步德胜 解忠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安排部署。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科技成果的重要集聚地、优势创新人才的汇集地和重要创新策源地,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协同做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及合理流动四个方面工作,不仅关乎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整体办学水平提升,也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抓手。

分类实施、一体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及时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大力培养牵引源头创新的拔尖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服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培养更多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从培养模式上来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非一时一人之事,需要学段之间衔接、学科之间配合、育人资源整合、教育主体协同合作。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从发现、选拔、培养和评价全过程中来理解和推进,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融合发展,注重本硕博贯通培养,充分利用校内外、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提升育人质量;要突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高精尖缺”导向,强化内部合作、外部协同,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原创性科研成果和重大技术攻关,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转化落在实处;鼓励高校和企业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企业课程、实施企业实践、改进结果评价,将学科特色融入企业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开源节流、引留并重,形成人才雁阵格局。高校要建立以学科为引领的引才机制,做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形成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为“头雁”,国家级人才、省部级人才和校级人才“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筑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基石。打破传统人才招聘模式,拓宽高校人才引进的信息宣传渠道,千方百计吸引人才。聚焦高校学科建设和科研攻关等人才缺口,采取以才荐才、以才引才、柔性引才等方式,因地因时制宜聘请更多国内外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参与学校教学、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引才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致力于形成党委领导、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的高校人才工作格局,在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近悦远来的良好氛围,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人尽其才、人岗相适,充分释放人才效能。一方面要突出人才的创新价值、服务能力和社会贡献,不论资排辈,不任人唯亲,坚持选贤任能、破除身份壁垒,开展分类聘用、分期考核、分级管理,努力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高校人才管理体系,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为优秀人才松绑减负。另一方面,选拔优秀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到合适的管理岗位上进行锻炼磨砺,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舞台,在发挥专家型干部作用的同时,保障其拥有足够的教学、科研时间。要尊重信任善待人才,拓宽人才建言献策渠道,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才治理制度。选派教师到地方挂职锻炼,精准对接地方和产业发展需求,帮助企业攻克关键“卡脖子”技术,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价值、成就自我。

灵活有序、合理流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高校要树立“大人才”观,减少因身份、学历、地域等对人才的约束;坚持“但求所用,不求所有”,畅通高校之间人才流动与合作渠道,保障人才顺畅有序流动,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立校企人才引育共同体,优化高校整体人力资源配置,不断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本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化工支撑体系研究”(19BYSJ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