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枣庄市2024年‘榴乡团结花更红’品牌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中共枣庄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虎作新闻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虎介绍说,为认真贯彻全省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大行动”,不断丰富“榴乡团结花更红”枣庄市民族工作品牌内涵,枣庄市突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构建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的工作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筹划开展了8个系列26项具体活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枣庄实践出新出彩。

理论阐释创新系列活动。开展“历史名人”民族形象特质发掘活动,高水平、高层次举办鲁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从科技、人文、社会、历史等视角深入挖掘鲁班文化内涵。开展“独有资源”民族符号价值深化活动,围绕“冠世榴园”特色名片,办好石榴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推动石榴产业与民族工作深度融合。开展“标志事件”民族精神力量凝聚活动,举办伟大抗战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深入阐释台儿庄大战是中华民族意识全面觉醒的标志性事件。

传统文化浸润系列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普及活动,融入村(社区)、企业、机关群众性运动会,发现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重点项目“传承人”,积极排练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展主题文创产品文艺节目展示活动,鼓励创作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作品,举办主题作品展,以“互联网+”等方式集中呈现。开展民族团结故事讲演活动,将史料和文物中的“三交”故事用现代文明重构时代价值,讲好各领域、各层面民族团结典型故事,分批组织巡回讲演。

多维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开展民族工作品牌发布活动,面向社会征集“榴乡团结花更红”枣庄市民族工作品牌形象,分区域、分系统培树子品牌,打造具有鲜明枣庄烙印的民族工作品牌矩阵。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枣庄实践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示范区示范单位、“筑基”学校等典型,全面展示枣庄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成果。开展枣庄市第24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举办启动仪式,采取布置宣传标语、海报,投射“灯光秀”、电子屏,发布定制彩铃彩信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宣讲活动,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教育培训夯基系列活动。开展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观摩活动,实地观摩全学段“筑基”学校,通报表扬试点工作先进单位,持续擦亮“三全筑基”工作品牌。开展精品课程展评展讲活动,组织教师不断说课、磨课、研课、评课,推出一批可学可鉴的精品课,提供教学示范新样板。开展“筑基”工程品牌学校培育活动,指导各学段学校结合各自特色打造品牌,力争实现“一校一特色”“一园一精品”的目标,形成具有鲜明辨识度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品牌矩阵。开展“金教材”推广使用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纳入各类教育培训,推动党校、青年发展中心、驻地高校用好教材、开好课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活动,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辅导讲座、现场教学和学习研讨,提升民族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开展“民族团结,同心向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枣庄市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学习培训、走访调研等形式广泛参与,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党员教育培训内容。

模范典型引领系列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活动,枣庄市创建总方案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后由市两办印发,部门分方案经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后实施,全力争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6+N”成果,持续拓宽示范创建领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选树活动,选树和培养一批各阶层、各领域、各民族的模范人物,做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申报推荐工作。

互嵌和融提质系列活动。开展“四籽同心”爱在山东融居活动,深化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打造一批各民族互嵌式社区、学校、企业等,擦亮“四籽同心”城市民族工作品牌。开展“榴花童梦”爱在山东融情活动,深化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组织西藏、新疆与枣庄中小学生同上“红石榴一家亲”民族团结主题课,开展“书信手拉手”等交往交流活动。开展“道中华·鲁南行”爱在山东融魂活动,深化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在展陈布设、展馆讲解、活动开展、作用发挥等方面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合。

社会资源汇聚系列活动。开展红石榴校车护航活动,将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延伸到枣庄市在运行所有校车,充分发挥校车“流动课堂”和“互动平台”作用。开展公益社会组织助力活动,筹备成立枣庄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制定协会章程,确定工作职责,引导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开展重点项目增色活动,在市驻地城市中轴线重要节点建设枣庄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在冠世榴园规划建设民族风情谷,丰富社会宣传载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抬头可见、驻足可观。

安全发展保障系列活动。开展民族团结发声活动,创新民族领域信息调研宣传工作机制,做好正向宣传和信息预警工作,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好声音”“正能量”。开展民族和睦守护活动,培育民族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开展好政策法规宣传,根据重点时段和特殊节点有关要求,开展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依法依规处置相关问题。

中共枣庄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局长袁伟,枣庄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宏杰,中共薛城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魏秀申,中共滕州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孙作怀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附:记者问答实录

记者:刚才提到了“榴乡团结花更红”全市民族工作品牌形象标识,请问是如何征集评选的呢,最后确定的形象标识有哪些深刻内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伟:枣庄市委统战部于2024年2月29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枣庄市民族工作品牌“榴乡团结花更红”形象标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踊跃投稿,共征集到作品85件。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作品的设计理念、美观性、创意性等为评判标准,经专家组初选、复审,评选出最佳设计奖1名,入围纪念奖4名,并于5月11日对评选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异议。

我们最终选用的民族工作品牌形象标识为最佳设计奖作品,作品整体由四种渐变色彩互嵌环抱形成石榴造型,寓意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向心凝聚、紧密团结。标识内部由枣庄地理名片台儿庄古城、京杭大运河分别构成“民族”的拼音首字母缩写(“m”“z ”),二者相连构成汉字“枣”,用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突出标识主题和地域特点。标识下部用中华民族传统书画工具毛笔呈现行楷字体“榴乡团结花更红”品牌名称,灵动连贯、平滑流畅,寓意民族关系和睦和美。

“榴乡团结花更红”形象标识的设计理念突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展现了枣庄地域特征、文化特色、历史底蕴,体现了我市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形象标识以图形为主,具有构思巧妙、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等特点,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便于运用和推广。

“榴乡团结花更红”形象标识正式发布启用后,代表枣庄市民族工作部门形象,用于全市民族工作领域相关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宣传报道等,我们将进一步挖掘文创资源,开发相关文创产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成为枣庄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

记者:听说枣庄市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传统武术比赛暨全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展演活动已于近期举行,请问,具体开展了哪些运动项目,近年来枣庄市是如何宣介和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

刘宏杰: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全民健身战略,6月26-27日,枣庄市体育局联合枣庄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举办了枣庄市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传统武术比赛暨全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展演活动,共有来自全市的34支代表队、近400名武术爱好者参加,既有民族健身操、八极拳等展演项目,又有传统拳术、器械、太极拳等集体和个人比赛项目。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兼具民族、竞技、娱乐、健身特色和艺术欣赏价值,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新征程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是我们宣介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们推广健身活动、提升竞技水平、做好融合文章,聚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持续发力,推动了全市民族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广民族体育健身活动,增强中华民族认同。依托“BRT干线+特色支线”民族团结号公交线路网和主题公园、微景观等视觉工程展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元素。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纳入民族村和民族工作重点村(社区)体育运动设施和健身广场建设,以趣味性、创新性、大众化的方式融入村(社区)、企业、机关群众性运动会。在全市学前、义务、高中、职业和特殊教育学校以及驻地高校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编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相关校本教材,将民族体育作为重要内容根据学段特点分层实施。

二是提升民族体育竞技水平,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重点项目教练人员沟通联络,挖掘项目“传承人”,助推“关键少数”吃透精神、把握主线、保持热情,建设一批高素质竞技体育教练员队伍。依托各级社会组织,自发组建押加、板鞋竞速、武术、民族健身操等项目专业队伍10余支,开展体能训练、动作训练和项目展演。组建代表团参加第十一届山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共获得二等奖11项、三等奖9项,参赛的59名运动员58名登上领奖台,代表团获体育道德风尚奖。选拔多民族优秀运动员参加全省珍珠球邀请赛,获得了亚军的优秀成绩。精心排练八极拳综合类表演项目,积极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山东省代表团参赛项目选拔,助力枣庄民族体育登上全国赛场。

三是做好民族体育融合文章,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依托优质特色资源,按照点、线、面打造“道中华·鲁南行”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行项目,相继推出5条特色精品线路,设置投壶、射弩、秋千等体验项目,推动民族体育运动与旅游有机融合。从碑刻、器皿、书画等文物古籍中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悠久历史和社会价值,梳理反映民族体育中的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和民族团结故事,让文物说话,展现民族体育的文化魅力。依托研究基地,设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各族群众“三交”等研究课题,力推形成一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成果。

记者:滕州市作为鲁班故里,在传承弘扬鲁班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孙作怀:近年来,滕州市深入挖掘鲁班文化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坚持文旅融合、突出特色,深刻阐释鲁班作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内涵,持续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与时俱进,在潜移默化中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一是多方面宣介,鲁班精神内涵深入人心。将鲁班文化融入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建设鲁班工坊10余处,开展浸润式教学、体验教学活动200余期。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鲁班文化体验空间项目,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以鲁班传说故事、亲子游戏体验、非遗产品展示等为主题,对鲁班形象进行多角度、立体式宣传阐释,唤起中华民族相融共生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共鸣。以鲁班为主题,举办摄影展、文创书画作品展、青少年书法大展、儿童剧《圣匠鲁班》首演、鲁班锁拆装大赛等系列活动,讲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鲁班故事”,激发民族团结进步的内生动力。

二是多领域推广,鲁班文化底蕴不断彰显。构筑“一核多点”文化矩阵,融合“非遗+旅游”“文创+旅游”“博物馆+旅游”等新旅游业态项目,打造“一塔六馆·到访班墨”——古滕文化探寻之旅精品路线,形成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理念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培育鲁班纪念馆、鲁班湿地公园等两个支撑点,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构建“文化讲堂+现场讲解+个人体验”的“三位一体”教育实践体系,推动鲁班文化贴近群众,让各族群众在耳濡目染和实际感触中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

三是多平台搭建,鲁班理论研究日趋规范。连续举办六届鲁班文化节,编辑出版《鲁班研究论丛》《鲁班传说故事精选集》等研究专著和通俗读物,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就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定期研讨交流等机制与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逐步实现校地资源共享。举办鲁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邀请各级领导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16位专家学者参会,征集鲁班研究成果28篇,推动鲁班历史文化研究转化为科研成果、教学实践,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内涵。四是多链条培育,鲁班文创产业方兴未艾。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将“鲁班锁”系列产品纳入“山东手造·善品滕州”品牌培育工程,以鲁班文创企业为核心,加快鲁班文创产业化、集群化发展,推动鲁班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走深走实。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共建“鲁班文化产业研究院”,实施“鲁班在我家”——中华传统木作文创产品研发与生态体系构建项目,深入发掘鲁班文化时代价值,从形式多样的益智玩具到鲜活时尚的赠送国礼,让鲁班系列产品全方位融入现代生活,在“润物细无声”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记者:去年枣庄市“三全筑基”工作模式得到国家民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薛城区作为工作先进区域,今年是如何继续深化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

魏秀申:今年以来,薛城区在“三全筑基”工作模式指导下,在8所覆盖全学段的学校试点基础上,全域推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持续创新“有形之举”,探索“有感之法”,力求“有效之果”。

一是坚持“全领域”统筹,拓展育人维度。区委主要领导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域推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任务举措,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各学校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围绕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同区、镇(街)两级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共享资源、共用载体、共办活动,形成了党委集中领导下,部门、镇街、村居、学校等多方联动、全域创建、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区各学校实现了“筑基”工程全覆盖。

二是坚持“全方位”嵌入,提升教学效果。一方面,聚焦教师队伍培养。以书记、校长为旗手,引领工作方向;以思想政治教师为主体,主抓实际操作;以其他学科教师为辅助,共同参与,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功能定位准确的育人队伍。负责在教学日常中,深入挖掘各学科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结合点,研发专题课程,定期深入学校开展示范授课、教研等活动。今年,我区推荐26节课程参加全市精品课程评选。另一方面,聚力打造教育品牌。各学校结合实际,打造文化载体、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特色活动,形成了以薛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凤鸣中学、枣庄理工学校等为代表的“筑基”工程示范学校,以及“榴心童结”“榴歌飞扬”等具有鲜明辨识度的“筑基”工程品牌矩阵,相关经验做法被山东晚间新闻、山东民族宗教订阅号等媒体推广,全市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三是坚持“机制化”落实,确保常态长效。探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和领导班子述职评议内容,将课程开发、课堂讲授等教学情况作为教师评先树优、职称评聘的重要参考,有效增强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将知识掌握、情感认同、行动自觉等情况纳入学生知识检验、自评他评以及学业评价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李子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