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医疗保障局聚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守门人”作用,通过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双向转诊机制等举措,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服务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务实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我市拿出“真金白银”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医保待遇,在政策范围内居民医保报销比例85%的基础上,参保居民连续缴费满2年的,每连续增加一年报销比例增加1%,最高可提高到9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无需复核或检查,整体纳入城乡居民“两病”专项保障范围,报销比例提高到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城乡居民普通门诊取消基层医疗机构定点数量限制,发生的符合条件医疗费用不设起付线,政策范围内医保报销比例达到60%(其中一般诊疗费按80%报销),每人每年最高支付200元。此外,我市统一全市居民门诊慢特病病种和认定标准,达到基础病种48种和单独支付病种18种,引导慢性病、常见病、康复期患者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助力构建分工合理、运转有序的医疗服务机制,进一步减轻基层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我市全力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合理下沉,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年度新增医保基金重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DRG支付方式改革,目前22家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DRG付费范围;将常见病、多发病纳入基层病组(种)范围,推行11个病种的同城同病同价,通过倾斜优势病组系数、提升特病单议比例等方式,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

在基层医保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我市持续深化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流程应用,支持医保电子凭证在身份核验、医保结算等业务场景的应用,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的费用占比逐步增加。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医保政策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保日常管理、费用结算、窗口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此外,我市积极开展“医保政策进万家”活动,实施“医保明白人”培育工程,在基层群众身边培育一批“一口清”“问不倒”的明白人,切实让惠民政策落地见效。(朱婷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