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读懂一座城市的历史,可以去博物馆,但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性格,就要去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民间收藏馆。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随着我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建设的推进和城市文旅事业的发展,城市文化收藏馆也在悄然生长,有的用珍贵的老物件、老影像再现城市历史变迁,有的凭借精美装置、艺术展陈成为热门“打卡”地,有的靠跨界融合玩出了“新花样”。

本期一线调查,让记者带您走进宁夏城市文化收藏馆,通过这些凝固了城市记忆与感怀的“宝贝”,寻找这座城市的文化之源、传承之根和发展之路。

宁夏黄河文化馆:讲好黄河宁夏段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委会关于治理黄河的文件。

“这是1951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后下发的关于治理黄河的文件,是我们的镇馆之宝之一。”6月11日,著名收藏家、宁夏黄河文化馆馆长马超群告诉记者。

黄河流域出土的4500年前的石斧、陶杯,汉代的鸭蛋瓶,明清时期的船舱油灯,清末到近代的水车,渔翁的蓑衣、斗笠,再到解放后黄河水利委员会1950年下发的关于治理黄河的文件,20世纪50年代至今宁夏治理黄河的各种文件和档案,宁夏水利事业建设发展中各个时期的票证、老物件,作出贡献的先进人物的奖状奖杯和用过的笔记本、陶瓷缸子……走进宁夏黄河文化馆,看着与黄河有关的数千件历史文物、革命文物、民俗农耕文物,记者仿佛能听到黄河滚滚不息的奔腾声,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那个火热的时代,真切地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流淌着的精神力量。

“这些文物展示了人类各历史时期治理黄河、利用黄河,造福宁夏大地的概况。”马超群介绍,宁夏是浑厚黄河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单元,拥有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山山水水,一物一景都呈现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门类体系齐全,风格变化多元,为鲜活地讲好黄河宁夏段故事提供了丰富资源。为更好挖掘黄河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大力弘扬黄河文化,2023年,宁夏文化产业投融资有限公司以企业原有的一处旧办公场所为基础,建成了宁夏黄河文化馆。

“在黄河文化馆参观,展厅里的老照片和实物让我看到了一部由黄河水流淌出来的宁夏水利开发史,也是一部伴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绵延不衰的黄河水利文化史。”一位正在参观的市民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宁夏黄河文化馆展厅分“黄河宁夏段厚重历史印迹”“黄河宁夏段红色传承印迹”等四部分,通过以黄河文化各类实物为主线,彰显出宁夏黄河两岸千百年来延绵不绝、不屈不挠的精神,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代代水利人在这片土地上可歌可泣、砥砺奋进的创业记忆。

黄河流经宁夏水势平稳,有利于引水灌溉,自古以来人们便治理和利用黄河水,宁夏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因此,黄河文化馆收藏了不少“珍宝级”的文物。

“这块砖是明代汉延渠水利专用青砖,是一位水利人20世纪70年代在吴忠发现的。”马超群说,汉延渠又名汉源渠,习称汉渠,因开挖于西汉而得名。明代汉延渠支渠在今天的青铜峡市,这块砖是明代宁夏水利官制大专砖,十分少见,对于研究治理黄河和研究黄河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在展厅,记者看到一架有着百年历史、长达4米的老水车。“这架水车是在中卫发现的,是一种踏板水车,也叫手摇水车,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下劳动人民的一种了不起的创造。”马超群说。

抚摸着水车,记者耳边仿佛响起了吱吱呀呀的水车转动声。

“目前,黄河文化馆同时融入展览展示、黄河文化大讲堂、文创产品开发、研学活动、文物修复和鉴定等多种业态,已经有不少单位、学校预约参观,希望黄河文化馆成为弘扬黄河历史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场所。”马超群表示。(记者 张 涛 刘惠媛 文/图)

和荣藏书馆:故纸堆中觅遗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国建在和荣藏书馆。

“我花了20多年时间,专门搜集和收藏与宁夏相关的书籍。”6月12日,陈国建说。

今年60岁的陈国建酷爱收藏旧物件,最喜欢旧书。“我想让更多的二手书重新发光。”陈国建说,与大家分享图书,是他最高兴的事。

陈国建是一名工程师,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去全国各地出差。2001年的一天,几本旧书打开了陈国建收藏的“开关”。“那年,我回家收拾东西,从母亲的老板箱里找出一叠年画和旧书。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收藏旧书以及其他老物件。”陈国建说。而能打开“收藏开关”,也源于陈国建自小的爱好:爱买书。在内蒙古长大的他从小酷爱读书,常常省吃俭用攒钱买书,然后跟小伙伴们分享。

20多年的收藏时光,让陈国建记忆最深的是一次回收图书。11年前,喜欢收藏旧书的陈国建在银川市已经小有名气,一位老先生慕名找到他。老先生酷爱书籍,家中存有1万多册图书,但随着年龄渐大,无力很好地保存图书,便想找一位爱书人。随后,陈国建从老先生手里“继承”了1万余册旧书,其中大部分是有关宁夏的。“有宁夏历史、地理、年鉴、文化、画册等。”陈国建说,他用了1年多时间对这批书进行整理、归类、保存。

随着收藏的书籍越来越多,也为了更好地跟书友交流,2018年,陈国建成立了“和荣藏书馆”,藏书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套光绪七年出版的《康熙字典》。“十几年前,一位老夫妻找到我,他们要去北京跟儿女住,家里很多老物件不方便携带,问我是否回收?”陈国建告诉记者,当时他花钱购买了1万多册图书,还有京胡、板胡等乐器,其中就有这套六函26册的《康熙字典》。“当时收回来后,很多同行见到都表示没见过这么完整、品相这么好的《康熙字典》,现场就有人出5万元购买,但我没舍得卖。”

让陈国建最费心的图书是“宁夏文史资料”。多年前,陈国建转古玩市场时,在一家书摊上用10元钱淘到一本20世纪80年代的《宁夏文史资料》,“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收藏到全套的《宁夏文史资料》,而且宁夏各地也编纂了当地的文史资料,所以我就想把它们都攒齐了。”陈国建说,从此他便多了一个“操心事”,到各县必定会去逛书摊,寻找宁夏各地的文史资料;或跟书友求助,让帮忙留心;或给书摊主叮嘱,帮忙专门收集此类图书……“慢慢地,周围人都知道我在收集此类书,目前,宁夏、银川的文史资料我收集了100多册,各市县的有80多册,大概还缺20%,尤其是我区早期的文史资料,很难找。”陈国建说。

截至目前,陈国建收藏的与宁夏相关的书籍有2万余册,年代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

“小时候物质匮乏,书特别珍贵,对书一直有份特殊的情感。现在上了年纪,看纸质书还是那么亲切,就想着书还得有个传承,得有人把它保管起来。”陈国建说。(记者 杨超 文/图)

21号库房:以古器书籍待客会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森君展示他收藏的梅瓶。

诗人杨森君的收藏馆名字起得很有意味——21号库房。这个面积不大的收藏馆位于灵武市中心的一座商场内,装修古典雅致,古器与书籍、书画占了大半个屋子,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有藏友,更有从各地赶来与杨森君品茗谈诗的文友。

2008年以来,杨森君收集各类古旧器物上万件,创办各类民俗文化展厅、展馆25座。21号库房寄存之物中,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各型梅瓶多达50余只。

“瓮是实用器,主要存放粮食。从仰韶文化彩陶抽象鸟纹瓮到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相对变体人纹瓮,中国史前陶器收录的瓮类器物延续发展了近2600年。”在一个说不出年代的陶瓮前,杨森君告诉记者,中国绘画艺术中留白的表现手法在远古先民绘制的彩陶上就有。

杨森君说:“我喜欢有时光感的古器,它们上面附着了太多的元素,看得见、摸得到,比如它们的沧桑、粗粝、残缺;甚至于其上看不见的,比如它们的经历、故事,它们的前世与今生。它们是会说话的。”触摸古器的肌理、呼吸着它身上年代久远的味道,似走进历史,似与时空对话,杨森君说21号库房里的藏品愈加给予自己祥和和安宁,创作的思泉潺潺而出永不干涸。

杨森君成名很早,作为诗人中的收藏家,他的收藏之路从2008年开始,那一年,作为中学教师的他为了给学校做文化展厅,足迹遍布宁夏山川和国内各地,寻访老村庄,光顾大大小小的古玩店。在收藏之路上奔波这么多年,花费了多少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而收藏过程中的艰辛让他有苦也有乐,也写了很多有关收藏的诗歌。

在21号库房,杨森君拿起一个造型精美的古器,“这是我特别喜欢的宋代梅瓶。梅瓶是宋瓷器型的典型代表,相比唐代瓷器的华丽多姿,宋瓷注重审美淡雅,和谐舒适,符合人们追求质朴自然的审美情趣,也很珍贵。一只宋代梅瓶,从出炉到摆放在某张条案上,始终是被人抱着的,抱起,放下,几乎听不到声响。”因此,杨森君说自己对待这个梅瓶以及其他藏品,养成了轻拿轻放的习惯,只因为收藏,自己也养成了听命于岁月的温和脾性。

“它们身上所藏的智慧、呈现出的美不应该被淘汰和忘记,这是历史的刻度、智慧的结晶、审美的传承,应该被展现出来,让见过他们的人能留存童年的回忆,让没见过他们的人能了解过去、感受今天的美好。”杨森君告诉记者,古玩收藏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广泛的社会效益,我们应珍视每一件器物。(记者 张涛 刘惠媛 文/图)

根雕艺术收藏馆:枯木重生朽化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自成在创作根雕。

走进同心县豫海镇草根根雕师马自成家的小型“根雕艺术馆”,两间不大不小的展厅里,摆放着数百件精美的根雕作品——老鹰、小鸟、家禽,窑洞、羊圈、碾盘、丝绸之路上的驼队……

马自成出生在同心县张家塬乡东梁洼村,自幼喜欢绘画的他从小学一直坚持到初中,其间尝试写生和临摹了许多花、鸟、老鹰作品,在初中即将毕业时,因为家里老人需要照顾,马自成选择回家务农,自此将绘画的梦想搁置了起来。

“20世纪90年代,因为家乡干旱,我带着家人到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三岔镇开了一家小饭馆,随后做起了牛羊贩运生意,因生意不好又改行做起了古玩瓷器。”马自成说,在做古玩瓷器生意过程中,他迷恋上了根雕。

“小小的根雕还能达到这样美的效果。”2018年,马自成在网上偶然看到福建人的根雕艺术,让他一下子开了眼界,深思良久后他决定做一个民间草根根雕艺术家。一边学习根雕技术,一边重拾起过去的绘画手艺,马自成向根雕艺术梦想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追求。由于有绘画功底,加上老师的指导,马自成的根雕手艺越来越娴熟,并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马自成的根雕多以老鹰展翅欲飞的造型为主,又扩展到了鸟类和鱼类以及家禽、昆虫。

创作中,马自成将传统的根雕艺术与黄土高原特色民居融为一体,创作出了许多体现丝绸之路沿线塞北民居的作品。作品《丝路人家》是马自成最得意的作品,窑洞、老屋、羊圈、碾盘等都是西北黄土高坡人们的住所场景再现。

“不同的根材在我眼里有不同的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刻画它的美。通过根雕艺术将黄土高坡上的塞北民居表现出来,就是想回忆过去珍惜今天的生活,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党恩,永远跟党走。”马自成说。(记者 马忠 文/图)

 黄河奇石收藏馆:这里的石头会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建武展示黄河麻浪石“中华龙”。

黄河流经宁夏平原时,水流变得平缓,许多卵石滩在曲折蜿蜒的河水中形成。卵石滩上的石头中不乏河水馈赠的奇石——宁夏黄河石。

“展馆里的黄河奇石从不同角度看,在不同光线下,都呈现不一样的风景。”不久前,一位游客在参观完中卫市后赞叹连连。

对此,中卫市黄河奇石收藏馆馆长、黄河石鉴赏艺术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石建武告诉记者,“黄河石不比玛瑙石的珠光宝气,也不似孔雀石的色彩艳丽。它粗犷里透着古朴,硬朗中不失典雅。中卫的黄河石会‘说话’,其独有的自然美受到很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

黄河麻浪石“中华龙”、黄河画面石“九曲黄河”、“一路(鹿)平安”……展厅里的黄河奇石以不同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石建武20世纪70年代出生于海原县蒿川乡,2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对石头有了浓厚的兴趣,并到外地拜师学习观赏石的鉴赏技艺。因对黄河石的痴迷,他又回到中卫市创业。2016年,石建武在中卫市投资设立了展览面积为1160平方米的民间收藏馆“中卫黄河奇石收藏馆”供人们免费参观。奇石馆除了展陈石建武自己多年来收藏的黄河奇石,还有各种化石、观赏石、贺兰石砚、翡翠、玛瑙、水晶、南红、和田玉、角类饰品以及革命文物和非遗文创产品万余件,同时还为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免费提供展区,展销产品,还通过举办如中卫市红色收藏展、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丝路文创旅游作品交流展等,并进行黄河奇石鉴赏艺术交流和培训等,助推中卫市文旅的发展。

“你看,这是黄河流域中卫段所产古生物化石黄河化石‘大力神杯’,也是奇石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是天然地质变化形成的,直径约15厘米,裂纹清晰潇洒,整体神似足球的形状,与下方底座合二为一,酷似世界杯的冠军奖杯‘大力神杯’。”说起奇石馆里的“宝贝”,石建武如数家珍。

作为宁夏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石建武目前正在从事观赏石艺术、珠宝玉石的创意设计和文创产品开发,他设计的作品有黄河石饰品系列作品“国画石”、黄河石鉴赏艺术之“东方八佛”、“黄河印象·水车”等作品,并致力于宁夏以及中卫民间工艺的实地考察、研究、保护和开发。在他的努力下,黄河奇石收藏馆里的奇石和矿物标本的收藏展示、知识普及,在推介中卫当地文化和旅游特色方面十分给力。

“奇石是黄河百万年不断演变发展过程中凝结的艺术佳品,收藏黄河奇石和传播‘石文化’,也是中华儿女珍藏黄河馈赠最有意义的方式。”石建武说。(记者 张 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