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历时7年建设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这条东起深圳,西至中山,全长24公里的通道,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在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的背后,有一位杭州人为此奋战了14年,他就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深中通道岛隧设计总负责人徐国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通当晚,徐国平驱车来到深中通道,发下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开通8个小时的深中通道,交通量爆满”,虽然只有短短两行字,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喜悦与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深中通道岛隧设计总负责人 徐国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开心!通过大家的努力,终于把实际的意图和创新的想法实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徐国平高中毕业于余杭中学,考入长安大学攻读桥梁与隧道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他先后主持建造了港珠澳大桥、杭州湾大桥等20多项国家重大工程。而刚刚通车的深中通道,则被他评价为,一生中干过最艰难的一个项目。徐国平表示,深中通道建造需要克服的技术难点很多,包括如何在海底极软地层上施工?双向八车道宽的通道如何严丝合缝地对接上?克服每一个难点都离不开创新与坚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深中通道岛隧设计总负责人 徐国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难的应该是在隧道,这个隧道有双向八车道,这个宽度造成了很多技术难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包括结构上的创新、设计方法的创新,我们现在用的是整体推出式的方案,就像抽屉一样,横向的位置是可以调整的,精度非常高,在25米水深的情况下,实现对接精度误差在一厘米以内,这种形式是世界首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攻克了一个个难点堵点后,今年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将深圳、中山之间的车程由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深中通道岛隧设计总负责人 徐国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天的交通量,24小时达到了12.5万辆,这在世界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修通以后,能够带动珠江西部城市经济的发展,平衡两岸的经济发展要求。”

深中通道项目也创造了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隧道、世界最大跨径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世界最大海中锚碇、世界首例高速公路水下枢纽互通立交等10项世界之最,为我国未来建设海峡工程做好了技术储备。今年是徐国平入行的第34年,他说小时候,自己曾无数次路过杭州的钱塘江大桥,也是从那时候起,他对桥梁产生了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深中通道岛隧设计总负责人 徐国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去六和塔玩,一下子就看见了钱塘江大桥,在我童年的印象里非常深刻,让我对桥梁有了很深刻的理解,让我很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萌发兴趣,到负责建设高速公路的小型结构桥梁,然后一步步成为主持特大桥、隧道设计的总负责人,再到现在成为业内公认桥梁和隧道领域“工程大家”。徐国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接下来他会一直干下去

杭州台记者 李晴洋、王鹏报道

值班编辑:史超磊一审:濮佳宇

二审:徐佳佳终审:沈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