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30多年上海市花的白玉兰

渴望“逆袭”并付诸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7月3日宣布,一项针对白玉兰的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计划将于近期公布,到2026年底,一座专为白玉兰打造的上海市白玉兰文化公园有望启动建设,同时,新建、改建20座1000平方米以上的玉兰属植物特色园。

回顾历史

白玉兰之所以力压群芳当选市花

有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市民的选择。市花是市民之花,所以由市民全程参与、做主,整个评选决策过程长达1000多天。”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慧敏介绍,1982年,著名花卉专家陈俊愉发表了《我国的省花和市花问题》的文章,引发了新中国城市市花评选的热潮。次年植树节,上海启动市花评选工作,历经三年多的协商提名、市民投票、专家论证、部门推荐、政府提议、人大审议等程序,白玉兰脱颖而出。

当时,参与竞争的花卉还有月季、桃花、海棠、石榴、杜鹃等。设在11座公园的投票点共回收选票十万多张,白玉兰居首,桃花次之。1986年9月《关于提请确定本市市花的报告》中列举了推荐白玉兰为市花的4个理由:群众基础、中国原产植物、上海春天开花最早、树苗储备充足。

二是更能代表上海城市的精神品格。第一,白玉兰是上海早春最早开花的树种,象征上海争先开放的精神。第二,与大多数先长叶后开花的树种不同,白玉兰是先开花、后发叶,象征上海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第三,白玉兰盛开时,每一朵花都是直立向上绽放的,象征上海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植物园初春绽放的首朵白玉兰。上海植物园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3月19日,陆家嘴中心绿地的白玉兰绽放。孟雨涵摄

然而,在上海作为景观植物种植的白玉兰遇到许多困难。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公园绿地处副处长许晓波表示,主要问题在于“水土不服”,白玉兰根系为肉质根,喜欢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而上海属于盐碱地,地下水位高,不利于白玉兰的生长。

白玉兰还有一项“先天不足”:花期较短,一般在10天左右,加上难以忍受上海水土气候的“娇气”,导致白玉兰在上海栽植的规模始终上不去,缺乏显示度,目前,上海公园绿地、道路栽植的白玉兰约有3万株

有关部门曾对上海272条道路的行道树种类进行了统计,白玉兰占比不到1%,远不及行道树“四大金刚”——香樟、悬铃木、栾树、银杏。其中,上海用作行道树的悬铃木多达30多万株,成为上海城市绿化的“无冕之王”。因此,上海绿化部门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就是增加白玉兰的存在感。

目前的初步计划是,至2026年底,完成“1+20+30+100”的任务。“1”是指启动上海市白玉兰文化公园建设,“20”是指新建、改建以白玉兰为主的玉兰属植物特色园20座,“30”是指新增白玉兰特色道路30条,“100”是指新增白玉兰栽植及观赏点位100个。

增加存在感,并不是简单追求规格和数量。许晓波表示,增加白玉兰的显示度,要充分利用和调整现有的绿化项目,原来“藏身深闺”、很难看到的白玉兰,符合移栽条件的,要移到公园的出入口附近或主景观区,全市重点区域路段、“一江一河”沿岸、五个新城,还有城市绿化和街区里的“网红”地标,也要优先考虑种植白玉兰等玉兰属植物

确定要新种的,优先选择小规格的白玉兰苗木,并控制栽植密度,还要选择地势高、排水条件好、土壤酸碱度适合的区域,给白玉兰留好适宜的生长环境。

去年2月,武康大楼周边花钵里提前怒放的十几朵郁金香成了“网红”。即使室外温度不到两位数,仍有大量市民游客不约而同地来到武康大楼前的岔路口排队,冒着冷风蹲下,举起手机,找到那个传说中的最佳角度,定格下大楼和鲜花的同框一刻,毫不掩饰自己对春天、美好的依恋与憧憬。

类似的“美丽花卉+经典建筑”的魅力组合,还有外滩的装置玫瑰、思南公馆的花墙、张园的粉色窗台花饰等。

如果说受限于城市空间和自然条件,上海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市花观赏地可以理解,但“可阅读建筑”周边的花卉创意中也难觅白玉兰芳踪,哪怕是含有白玉兰元素的人工装置也没有,就有些让人费解了。

“上海电视节有白玉兰奖,上海市建筑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是白玉兰奖,到2026年白玉兰当选上海市花将满40年……作为上海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公共文化资源,白玉兰的价值远未挖掘开发充分。”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朱心军表示,根据初步设想,上海市白玉兰文化公园优先考虑选址在中心城区,或者结合正在全力推进的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项目来实施,除了汇聚各类玉兰属植物资源,更重要的是“说好故事”,用时尚动人的方式向公众介绍白玉兰和上海的渊源、对上海的意义和价值,激活大家的文化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8日,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名单在上海揭晓,胡歌获最佳男主角。赖鑫琳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3月21日,位于静安寺下沉式广场的苹果静安零售店正式营业,图为含有白玉兰元素的苹果标识。海沙尔摄

增加白玉兰的存在感,根本用意在于增进市民与市花的接触、交流,进而建立情感纽带,对市花产生由衷的认同和喜爱。没有群众基础的白玉兰,就没了灵魂。然而,作为较为高大的乔木,白玉兰极难盆栽化,市民家的窗阳台可谓白玉兰的“荒漠”。

朱心军透露,经过多年技术攻关,适应上海立地条件、花期长、抗性好的矮化白玉兰品种已经培育出来,上海近期正在加强玉兰属植物苗源及选育养护人才的储备,为将来白玉兰“飞入寻常百姓家”打下坚实基础。

此前,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在望春玉兰的原产地、白玉兰种苗主产地河南南召建立了玉兰试验基地和资源圃,科研团队还建立了玉兰新品种选育体系,相继选育出新品种千纸飞鹤、红玉映天、玉玲珑、玉翡翠。

多措并举、齐心协力

或许这一次

白玉兰将迎来真正的“逆袭”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陈玺撼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晓川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