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邢台市信都区,太行山向平原过渡的区域,有一条浅山丘陵带。由于降水稀少、土壤贫瘠,这一区域树木难以成活,形成了绿化断带。

跟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郝景香,2009年退休后拉起一支造林队,立志“缝合”这条绿化断带。在摸索中,他创造了“郝氏造林法”,让浅山丘陵区种不活树成为历史。

2014年,郝景香的儿子郝文朕加入造林队,父子两人齐心再造青山。如今,大山披上了绿装,还造福了当地老百姓,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4日,在邢台市信都区黄店村造林队基地,郝景香(右)父子交流造林心得。河北日报记者魏雨摄

“郝氏造林法”

石头缝儿里种活树

6月14日,邢台市信都区黄店村。

早上5时30分,天已大亮。郝文朕和20多个造林队员匆匆吃过早饭,趁着天气凉快,从基地出发开赴16公里外的山场造林。

经过半个多小时山路颠簸,队伍抵达太子井乡东牛峪村后沟山场。植树点在山顶,通过索道将树苗运到山上,人只能步行上去。郝文朕和队员们穿过灌木丛,沿着蹚出的一条小路,曲曲折折向上爬,40分钟后,来到目的地。

越往上走,植被越少。行至山顶,只剩下荒草和稀疏的树木,大山好像“秃了顶”。

在大山里造林殊为不易。不仅山路崎岖、跋涉艰辛,树种下去,还很难成活,这曾是造林队最大的困扰。

“我们所在的是浅山丘陵区。从这里向西,是太行山深山区,降水充沛,植被茂盛。前南峪一带,被称作‘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向东,是邢台市中心城区,属平原地带,气候条件也不错。唯独夹在中间的浅山丘陵区,干旱少雨,土层薄,造林困难。”站在山顶上,郝文朕远眺四周说。

由于常年种不活树,浅山丘陵区形成了一条绿化断带。这条断带南北长51公里、东西宽18公里。从一张过去的植被覆盖图上看,像大地的一道疤。

造林队队员王爱军抡起铁镐刨坑,一镐头下去,几块碎石崩了起来。“这一带几乎没有土层,就是石头山,我们只能把树种在石头缝儿里。”郝文朕说。

石头缝儿里怎么种活树?郝文朕有他的办法。

郝文朕拿起一株柏树苗,把根部塞进有气孔的塑料袋里,再往袋子里填土。一个袋子填上10锨土,墩到树坑里,再把坑内、袋内都浇透水。这能让树的根部保持两个月湿度不减,是“郝氏造林法”的第一步。

“郝氏造林法”还包括埋玉米芯、盖石板片、靠育林板几个步骤。

郝文朕往塑料袋里填土时,放进去4截泡透水的玉米芯,这是保持土壤湿润的关键。玉米芯像海绵,土壤干时,释放水分;土壤湿润时,吸收水分。

“树木成长期内,一斤干玉米芯能吸放超10斤水。”郝文朕说。

树苗栽好后,接着是盖石板片、靠育林板。石板片,是山上捡的片状石头,盖在树坑上,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育林板是半圆形的白色塑料板,靠着树穴一部分埋在地下围住树的根部,一部分露在地面上护着树,能保持水土。

“用这种造林法,我们种了10万亩1170万棵树。以前种不活树,现在树苗成活率超过95%。”郝景香介绍,这种造林法延长了造林时间,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种树。

这一造林法的发明者不是郝文朕,是他的父亲郝景香。

2009年,郝景香退休后组织起一支造林队,专门在浅山丘陵区种树,并摸索出这套造林方法。

2022年,郝景香生了一场病,不能继续造林,郝文朕和队友们就用“郝氏造林法”接着干。

当天傍晚,造林队完成工作后从后沟山场返回基地。途经的山坡上,都是造林队栽下的柏树。柏树整齐排列,如同一条条等高线,白色的育林板点缀在线上。

“像不像纳在鞋底上的针脚?”郝文朕自言自语道,“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绿化断带一针一针‘缝’起来,‘绣’出大美青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4日,在邢台市信都区抗大路旁的一处山坡,用“郝氏造林法”种植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河北日报记者魏雨摄

对树的爱

变成了一种责任

“你信不信,别看我爸76岁了,要是不生病,现在肯定还在种树。他这个人,一辈子离不开树。”郝文朕说。

如他所说,郝景香喜欢树,就像喜欢自己的孩子一样。

“小时候,母亲让我砍一棵小树当铁锹的把儿。砍树,我下不去手,母亲的话又不敢不听。想了半天,我去找放牛的小伙伴,让他帮忙砍了一根,好回家交差。”郝景香回忆。

郝景香的老家在信都区太行山深处的东庄村。14岁时,他加入了村里的造林队。后来,他当上了乡里的护林员。再后来,郝景香辗转不同乡镇,当过林业协助员、农业站站长,一直在种树、管树、护树,从没离开过树。

2009年,郝景香退休了。儿女希望他能到县城生活,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同事们也说:“老郝干起活来就像头牛,这下卸了套,该歇歇了。”

可郝景香心里还有挂念。他退休的西黄村镇,正位于绿化断带上。“干了一辈子造林工作,山还是光秃秃的,心里挺难受的。”

郝景香想让这片石头山变绿。于是,只在城里待了几个月,他就返回西黄村镇,拉起了一支造林队——种树。

“猴嘴里掏枣、沙漠里种草,简直比登天还难。”当地老百姓的这句话,描述了在浅山丘陵区造林之难。

也因此,郝景香带着造林队上山种树之初,当地村民的反应是“这不胡闹嘛”。

“做一件别人没有做成的事,的确很难。但我觉得,我种了一辈子树,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造林方法。苦干下去,就算事倍功半,也是个结果。”郝景香说。

于是,郝景香带着被褥、锅碗瓢盆、铁镐镢头上了山。他每天吃住在山上,天亮开始种树,晚上看不见树坑才收工。

在石头山上造林,劳动强度很大,造林队仓库里的钢钎是见证。这些凿石头用的钢钎,长短不一,长的近2米,短的不到1.5米。

“钢钎本来都是2米长,短的那部分都磨损掉了。有时一个月就能磨掉10厘米。”郝景香说。

用钢钎凿石头,每砸一下,攥钢钎的手都被震得发麻,凿上几下,手就没知觉了。

努力逐渐开花结果。2014年,“郝氏造林法”基本成熟。好的造林方法加上郝景香苦干实干,当年栽下的树,几乎都活了。

如果说老郝造林是爱好和责任,那小郝种树,更多的是自豪感和成就感。

“有一次我和同事开车经过邢汾高速太子井段,同事赞许两侧山坡的绿化。我告诉他,这是我父亲种的。”郝文朕说,那一刻,一种自豪感从心底升起。

2014年,郝文朕开始跟着父亲上山种树。10年过去了,郝文朕体会到了种树的不易,也认识到做这件事的意义。

“在石头缝儿里种树,看着一片片荒山变绿,成就感十足。造林是造福千秋的事业,这样的工作有意义,值得做。”郝文朕说。

父子接力

打造“七彩太行”

距离黄店村造林队基地不到500米,是抗大路的入口。

抗大路长48公里,从浅山丘陵区一直延伸到太行深处。2022年,它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行驶在抗大路上,两侧山坡植被茂盛,满眼皆是绿色。这些树,很多都是郝景香父子种的。

对这一切,郝景香很欣慰:“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青山环绕、气候宜人,离不开树的贡献。我种树,就是想让秃山变成青山,回到小时候的样子。”

重现青山是郝景香种树的目的。在年轻一代造林人郝文朕眼里,造林还是金山银山,有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在信都区火石岗村的山坡上,4年前种下的柏树已经长到了近3米高。柏树枝上长满了绿色的小球球。

“小球球里面是柏树籽,能入药,也可以做成香薰或枕头芯。”郝文朕围着一棵柏树转了一圈,他估算这棵树能采十几斤柏树籽。“按照去年1.2元一斤的收购价,村民采上一天,赚200元不成问题。”

火石岗村人均两分半耕地,土地收入微薄。山上的柏树慢慢长大,村民采摘柏树籽就能增加收入。

为了更多增加农户收入,最近几年,郝文朕开始调整树种。以前,造林队种的都是柏树,因为柏树耐旱、好成活。今年,柏树的比例缩减到60%,其余种的是山桃、山杏等。

山桃、山杏的核有药用价值,也能为老百姓创收。

此外,造林改善了当地生态,浅山丘陵地带的旅游渐渐火了起来。

黄店村造林队基地附近,建起了天梯山野奢营地、嗨熊猫乐园等休闲娱乐项目。一到周末,就迎来众多露营、游玩的游客。基地门前的山间公路,甚至会堵车。

“如果全是光秃秃的山,估计游客也不会有这么大热情。”看着露营基地后面长满柏树的山坡,郝文朕很自豪。

姚平村也有郝文朕种的树。前往姚平村,汽车上坡下坡、左转右转,颇有“山路十八弯”的感觉。最终抵达姚平村观景平台时,大美山景扑面而来。

“眼前这片山上,除了柏树,我们还种了五角枫、黄栌等观赏树种。到了秋天,树叶变黄、变红,看上去会更美、更有层次感。”郝文朕说。

美景从不缺少欣赏它的人。如今,姚平村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打卡地,尤其受徒步爱好者的喜爱。

“刚才我们上山的这条路,被驴友们叫作‘小天路’。天气凉爽的时候,很多游客来这里徒步。”郝文朕说。

郝景香打算接下来要丰富造林景观,把生态林和经济林搭配起来,让常绿林与落叶林搭配起来,打造“七彩太行”。

“未来,我们还要种植海棠、樱花、山楂等。造林的同时,兼顾旅游资源开发,既实现生态效益,又实现经济效益。”郝文朕说。(河北日报记者魏雨)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