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人士来华支付“不见外”

半月谈记者 桑彤 丁汀

对于喜欢city walk的游客来说,上海武康路是一个热门打卡地。在这条网红路上,创意中国茶饮店“茶是一枝花”的老板薛先生发现,最近迎来了一波外国游客的小高峰,国内流行的扫码支付在外国游客里也流行起来。

移动支付成倍增长

泰国“00后”奥帕就是在中泰迈入“双向免签时代”后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次上海自由行,奥帕发现从浦东机场落地打车,到便利店买水、小面馆吃面、南京路购物,一路上都能用自己手机上的TrueMoney,消费起来很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国游客在中国扫码支付消费

在北京,不少小店将扫码支付和刷卡支付的标识并排摆放在柜台上。北京市东城区文创店主王京注意到,有些年纪大的外国游客习惯刷卡,不少年轻游客喜欢体验移动支付。外籍留学生益萨亚就使用扫码支付购买了心仪的刺绣品:“最近支付平台上线的多国语言翻译功能,可以轻松下单,让付款变得更加便利。”

在广东,为了让到境游客感受中国支付的友好和便利,中国银联在广州白云机场T2国际到达“境外来宾支付服务台”旁边打造了熊猫主题咖啡店,咖啡店已完成外卡外包支付受理改造,全面支持银联、维萨、万事达等银行卡、银联境外合作钱包等支付方式。

来自约旦的拉法特刚下飞机就看到了远处巨大的熊猫,非常欢喜地过来和熊猫合影留念,得知可以一元钱买咖啡时,拉法特更是惊喜不已:“现在竟然可以用约旦的银行卡直接支付,简直像在自己国家一样方便,我开始期待接下来的中国之旅了!”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点赞:“一部手机走四方,在中国支付很‘丝滑’”“多种支付方式,让我在中国的生活工作变得更加便利”。

数据显示,3月,境外人士通过支付宝在国内的累计交易金额同比去年增长近10倍,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近8倍,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近6倍;微信支付外卡业务日均交易金额对比去年7月外卡服务升级前增长过倍,日均交易笔数增长超4倍。

优化支付服务进行时

随着入境人士的不断增加,我国着力打通境外人士在境内工作生活的堵点。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出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进一步提升支付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便利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将从三个方面推出针对性措施:指导支付宝、财付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境外银行卡绑卡效率;在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同时,简化身份验证安排;指导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空港、海港城市,也是许多境外人士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第一站,正着眼于形成“以移动支付为主体、银行卡支付为重点、现金支付为兜底”的支付服务新体系,推动支付“上海方案”持续优化。

针对入境“最先一公里”,中国银联、蚂蚁集团已在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联合打造支付便利化示范服务点,配备中英双语服务人员,及时解答外籍人士关于刷卡、ATM取现、现金兑换、移动支付绑卡等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希望,上海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让更多的支付便利化举措落地见效。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方面,持续深化支付服务场景建设,统筹力量补齐短板弱项,让支付服务更有温度,让支付便利化更有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