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场

出于女性写作者的角度,本能地对艺术圈内女性生态有着更多关注。直至2024年年初,“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一段公开发言,让这一关注有了展开的新契机:“女性艺术家只有在百岁之后才会真正受到重视,所以如果我做到了,也许他们最终会认真对待我。”

近些年对女性艺术家的关注,毫无疑问与市场有着紧密的关联。市场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却是少数可以看得到的公开体系。因为市场寻找新热点,而被愈发关注的女性艺术家群体,侧面印证了长期以来她们所面临的困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自的阿卡迪亚”展览现场

2024.6.15-7.31 北京东艺六号艺术空间

2024年年初,阿布拉莫维奇公开提及女性艺术家“不受重视”“价格比同期男性艺术家低”等问题时,女性生态问题再度浮现。作为现今最重要的女艺术家之一,阿布拉莫维奇的“呐喊”颇值得玩味。

在艺术史的书写中,女性角色大多处于边缘或者附庸状态。那些被津津乐道的情感生活,成为女性更容易被记住的标签。尽管20世纪60年代后,女性地位已经得到很大改变,但无论是作品价格还是受重视程度,都处于被动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自的阿卡迪亚”展览现场

2024.6.15-7.31 北京东艺六号艺术空间

6月15日,在北京东艺六号艺术空间开幕的个展“各自的阿卡迪亚”,汇集16位女性艺术家作品。这是该空间第二次举办女性艺术家群展,3月的开馆展便是18位女性艺术家的群展。对于空间创始人李亚平来说,这是一种巧合,其中多少也带有同为女性互助的本能。

“阿卡迪亚”源自古希腊语,在西方文学中代表乌托邦式的人间天堂。曾经的北京主城区内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黑桥村,正是这样一个乌托邦。乌托邦总是稍瞬即逝的,依然会成为影响中国当代艺术进程的重要一笔。展览选取的艺术家,大多与黑桥,以及环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自的阿卡迪亚”展览现场

2024.6.15-7.31 北京东艺六号艺术空间

曾经聚集过近千名艺术工作者的黑桥村,在2018年被彻底拆除,最终成为一片公园。那个带着浓重城中村气息的黑桥,并不完美,甚至有些混乱。有工作室的艺术家以70后、80后居多,黑桥承载了他们最重要的集体记忆。当他们成为创作的中坚力量,并纷纷被重要画廊代理,黑桥这段历史成为一份宝贵的艺术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拆除的黑桥二道八号院 摄影:黄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迟群:男性与女性生理性、观念性和潜在分工性差异,势必会导致外在的差异,只不过当下表现得更加隐蔽。

戴丹丹:在黑桥的工作室开了为期一年的烘焙坊,由于生意太好而被迫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晶晶:男性主导的很多社交活动,女性很难融入,女性更愿意把精力放在生活和创作本身。

黄敏:现代女性面对的压力比过去更大了,社会要求女性在家庭和事业方面都要兼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笛笛:有男艺术家跟我说“参与和在场”很重要,但对于孩子“参与和在场”也很重要。

席丹妮:相较于男性艺术家,女性艺术家善于互相合作,联合共情的较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晓:女性有着天生的韧性和毅力,比如罗斯·怀利(Rose Wylie)、路易丝·布尔乔亚都是经历千帆后,终究大器晚成的绝佳例子。

*以姓名首字母排序

大量年轻艺术家自发聚集在一起,只有圆明园、东村和黑桥,黑桥是这段艺术史的绝响。在无数次回忆黑桥的采访中,可以看到很多艺术界炙手可热的男性艺术家身影。与艺术中女性的缺失相似,黑桥中有多少女性记忆?

朱赫是这次展览团队中少数的男性,早在2017年黑桥拆迁的同期,伍劲提议在Hi艺术中心举办一场展览,由朱赫策展,名为“黑桥一代”。此次选择以女性艺术家为主要面向,有着朱赫在策展工作中的独特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自的阿卡迪亚”展览现场

2024.6.15-7.31 北京东艺六号艺术空间

“作为一个男性策展人,我对于女性艺术家的关注还是偏少的。在这次展览的推进过程中,我意识到了女性艺术家需要付出远高于男性艺术家的努力,我看到很多优秀的女性艺术家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的艺术。”

画得好、会喝酒、会社交,这三要素一度成为获得展览机会的法门。过去,艺术界往往由男性主导,女性艺术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偏见。女性艺术家作品价格往往比男性艺术家低,她们在大型艺术机构和展览中的代表性不足,难以获得与男性同行相同的展览机会和资金支持。但这不意味着女性艺术家不能创作出有力量和深度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自的阿卡迪亚”展览现场

2024.6.15-7.31 北京东艺六号艺术空间

与7位参展的女性艺术家的对话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松弛感。她们分别是70后和80后,已经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同时有着对社会敏锐的观察。她们的回答犀利且理智,由此打开的不仅是黑桥的一段女性艺术家历史,更是艺术界的女性视角。

Q&A

栗子对话

艺术栗子:在中国当代艺术不能抹去的黑桥历史中,女性的声音并不多。您有特别的黑桥记忆吗?

戴丹丹:女性艺术家基数小,我跟朋友们回忆过在黑桥的女艺术家,没有那么多人。我的黑桥特殊记忆是:

a. 我是在黑桥开始正式走上职业艺术家道路的,被青年艺术100评选为2013年度入围的艺术家;

b. 在黑桥结交了迄今年头最长、最好的几个好朋友,那段时间里认识的朋友都成为以后一直关系最铁的知己;

c. 在黑桥的工作室开了为期一年的烘焙坊,由于生意太好而被迫停业;

d. 还在环铁开了一个月的餐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丹丹在黑桥工作室

关晶晶:我在黑桥工作室待过好几年,这段时间对我挺重要的。我不是很关心公共叙事,在黑桥期间跟别的艺术家也没什么交集,因为我不住在那儿。到点儿去工作室,晚上回家,去工作室就在里面画画,不串门。对黑桥的历史,包括艺术家们在那整体的生活状态,我没什么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晶晶在黑桥工作室创作大幅作品

黄敏:女性的历史,长久以来是被忽略的历史。现代女性面对的压力比过去更大了,社会要求女性在家庭和事业方面都要兼顾,养育孩子消耗了很多女性,能够坚持下来的是极少数。男性占主导的社会系统之下,女性依然处于弱势和被动选择,传统思维也影响了很多有才华的女性放弃了自己。女性需要团结起来,互相鼓励和帮助,这几年我看到很多女性在这方面的努力和进步。

在黑桥八年的时间是工作室持续最长的一次,恍如昨日。两条主路上尘土飞扬中的野狗和垃圾,与密集的打工人潮交织,刚毕业的年轻艺术家们构成了生机勃勃、开放包容、国际化、充满希望的黑桥,很像是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缩影。2014年我专门为黑桥做了一个展览,邀请了近20位在黑桥的艺术家,以及红旗小学打工子弟的20位五年级孩子的作品同时展出,和孩子们的交流至今难忘,希望他们一切安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黄敏和策展人魏星经过反复讨论,与“造空间”合作启动“红旗小学”艺术计划,以黑桥村作为焦点,持续展开围绕着红旗小学的关注和研究,探讨如何实现艺术和现实的某种对接。

吴笛笛:我的工作室在环铁会馆,虽然会经过一条永远尘土飞扬,从未平整过的土路,但只要稍一抬头就能看到绿荫蔽日。房东是李天元老师的亲戚,绝对价廉物美,一进院门别有洞天,每个画室门口有二十多平方米的菜地,中午下小面时随时摘些青菜和野菜总是够的。每到夏天还能吃到隔壁王兴伟老师的南瓜,金黄粉面,充满儿时的香甜。这里的邻居艺术家都自带热情,相互照顾,还总会找各种理由组织聚会聊天。我当时刚生完孩子,这简直就是现实之外的平行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铁会馆尘土飞扬的路 供图:吴笛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铁会馆内景 供图:吴笛笛

席丹妮:美术史上女性的口述不多,并不代表女性艺术家天生就少,或者是智力上面弱势,而是被发现的少,被定义的少,女性也习惯了被动地去表达自己的存在。在黑桥时代,艺术家在自己创办的“蓝房子”酒吧放电影,我比较主动地参与了进去,组织了一场电影活动,主题叫做“不化妆的女人”,放映的4部电影的女主人公都是不被主流价值观所接纳的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席丹妮在黑桥Off空间及蓝房子组织的活动

余晓:黑桥生活和工作的经历绝对是创作生命中最闪亮的记忆。2012年,因与北京现在画廊签约,开启我一头伦漂(伦敦漂泊),一头北漂的生活。遇见周洁前,我对黑桥是一无所知。抬头可见都市繁华,低头可见尘埃飞舞,鼻尖萦绕着水沟的“香气”,成排的工作室,居然还一室难求,转让费巨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晓在工作室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黑桥搬工作室 供图:余晓

2013年,我在周洁的二道8号工作室创作,夏天的暴雨几乎要把房顶砸塌,还只顾着撸着袖子干活。2015年,乔迁到最深处的1号院,转让费几万,斜对面是孙原彭禹。这种既没合同也没权益保障的转让,似乎是大家都默认的规则。在黑桥,除了熟悉的朋友,我几乎不社交。由于出入境限制,每次回京就是一轮工作倒计时,时间真是不够用啊,so我的存在很隐形。

艺术栗子:您是几零后?与您同期的同学,目前在艺术界比较知名的男艺术家有谁?在作品定价时,会参考同期男艺术家的价格吗?

戴丹丹:我算是80后。贾蔼力是我同期的艺术家里面,价位比较高的了。他出道比我早,但是年龄相近。定价的时候不会考虑性别,只会考虑同期出道、资历相当的艺术家的价格。

关晶晶:80后。我不了解他们的发展,当然也不会参考他们的价格。

黄敏:我是70后,同期前后届在校认识的同学比较知名的有马轲、韩勇、王光乐、仇小飞、刘商英、闫冰等。作品定价只是根据之前合作画廊定位,以及对自身展览作品进展的判断,完全不会参考他们的价格,更不会受影响。价格很多时候和价值不一定成正比,我希望作品不被资本控制和影响。

吴笛笛:上研三的时候我问过马轲,他上研究生之前当过天美老师,而且已经进入市场,比较有经验。后来还问了附中同学张发志的价格,我自己也做了相应调整。后来和前波画廊合作,他们的定价体系就很专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笛笛在工作室组织同学聚会

席丹妮:我是70后,同期的男艺术家有王光乐等。我会根据自身的艺术经历来定价,不会参考男艺术家的价格。

余晓:80后。好像很多在二级市场上的成绩都很好,这些名字大家应该比我更熟悉和了解。我作品一直有统一的价格体系,基于从前画廊定的基数。

艺术栗子:似乎普遍没有男艺术家活跃,而且还有着养育孩子的重任,这是否是不受重视的原因?

戴丹丹:我自己的感受是没有被差别对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黑桥戴陈莲工作室的艺术项目 供图:戴丹丹

关晶晶:这是比较明显的,大多数展览女性艺术家的比例很小,甚至没有。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的事务非常繁杂,这会消磨掉大量的精力,剩下的就尽量用在创作上了。艺术圈很多时候就是个社交圈,男性主导的很多活动女性很难融入,女性更愿意把精力放在生活和创作本身。

黄敏:我没有那么强烈感受到,但在一个大的男权话语系统中,女性基本上还是处于被动、被选择的状态。社交方面我认为没有那么重要,养育孩子是很多女性无法兼顾,或者是影响事业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敏在黑桥附近塑料三场在三空间的展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敏在黑桥的工作室

吴笛笛:孩子的确是女性艺术家少于社交的最重要原因,有男艺术家跟我说“参与和在场”很重要,但对于孩子“参与和在场”也很重要。

席丹妮:女艺术家在某些方面不被重视,我认为体力、家庭、生育等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做艺术也需要多人合作,例如做一个个展,至少需要和二十个人以上打交道。男性天生被社会鼓励要携手团结联合,他们很重视友情,知道求同存异。女性艺术家之间的共情是不够的,甚至少数是孤立和排斥。我希望这个局面会有所改善。

余晓:相比从前,我们这代女性艺术家受关注很多。我一直有带留学生,艺术院校也许是一个风向标,在校女生比男生的比例大,至少我们学校——皇家艺术学院是这样。以10年为周期来看,坚持做艺术的女性确实比男性比例小,现实原因包括生育牵绊、生理弱点、家庭倾斜、经济因素、伦理评断等。这是大部分人无法回避的,只能去平衡取舍。

艺术栗子:很多时候从作品中可以分出性别,女性气质是否会成为创作的壁垒或者屏障?性别会对创作有直接影响吗?

戴丹丹:思维模式和惯性的不同,想的角度、感知力也不同,比如女性相比会细腻、感性一些,这些因素会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女性气质不会成为壁垒,而成为独有的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丹丹工作室大门和门外的桌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丹丹:九号院艺术家黄杨家的猫生了一窝小猫,我与程颖颖各自领养一只,程颖颖不在家时寄养在我的工作室。黑桥拆除后我的猫一直跟随我,辗转数个工作室和住所。

关晶晶:因人而异。有些创作者会以女性特征作为便利,因为这是显而易见可以区分男性创作者的部分,有些则是不自觉地带入女性气质。我觉得性别对创作没有直接影响,女艺术家功利与目的性更弱,也更纯粹、更敏感。我的创作不会考虑性别因素。

黄敏:我经常听到别人对我作品的评论,觉得不像是女性画的,我个人认为性别对创作没有直接影响,很多性别特质都是相互交叉的,不需要过分强调。女艺术家的特别之处可能在于经历了生育后,对于世界和生命体验比较男性来说,更为敏感和柔软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敏拍摄的黑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敏《黑桥系列》之一

亚麻布油彩 210x170cm 2014

席丹妮:性别因素在作品中出现是很自然的事情,女性特质有时也是一种优势,女性在感性、耐力、直觉方面都有明显不同于男性的表达方式。女性不被寄予“养家糊口”的重任,从事艺术会更自由、纯粹。到了一定年龄,女性不会像男性那样把尊严、地位看得那么重,领地意识没有那么重,反而能够踏实做事。

有一次被男性采访,他提到在北京较艰苦的生存环境中,男艺术家也未必能坚持,而我坚持下来了。这似乎有一种性别的先入为主,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往好里想,至少,他此刻看到了我在创作。

余晓:本身所谓的女性和男性气质就是一种固有标签。我刚看了白教堂美术馆的艺术家加文·詹杰斯(Gavin Jantjes)的回顾展,最后一个房间是他在沙迦基金会驻留时完成的作品,你会很惊讶,如此柔美的线条、甜美的颜色(粉色系)是出自生理上男性的黑人艺术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文·詹杰斯《自由猎人》 1977

回到创作,本我的影响自然会留在作品中,接受艺术转换中身份的流动性和变化性。最终观众面对的是作品,当它成为我,而物质的我是消失的。就像欣赏卡拉瓦乔的美少男时,有谁的脑子里会冒出这位暴力画家的形象呢?

艺术栗子:从您个人的创作实践出发,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题材、形式?您希望解决绘画中的什么问题?

迟群:用线的形式是一直以来我去创作的方式,在层层交叠的线条中,体会冷静克制的内心的状态。使得在制作的过程中达到作品与内在的一致性。剥离掉叙事性和冗杂的技法,回归本质的纯粹,这样可以直接把自我状态带入,实现自我的呈现。对我而言,绘画不是解决问题,作品和自我是一个平行的关系,是一个真实的自我显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迟群《草绿色的波浪线-浅蓝》

布面油画 150x100cm 2024

戴丹丹:抽象和概括具备的难度更大,比具象的内容更不容易。我希望解决的问题是自由是有限的,只在规矩之下。如何突破而获取自由,这是作品的关键。这些漂亮的经纬线,就像机械化了的艺术、生活、社会,看似井井有条,其实死气沉沉,打破常规是作品的核心价值。每做一幅作品都是在挣脱限制(线制),获得自由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丹丹《条纹6》

织带 100x80m 2016

关晶晶:我没想解决绘画的问题。艺术对我来说是种生活状态,我以这种方式来体验、度过我的此生。大多数人看待艺术还在具体的作品上,用已有的二手概念去归纳比照,或者是否炮制出新的概念。说二手,是因为很多人没有真切无伪的艺术的受用,他们关于艺术的理解,只是书本上学来的概念。生命说到底是自修、自证、自受用,那些比量出的观念、他人的观点,并不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晶晶《借象·四时-05》

综合材料 140x100cm 2024

我新的系列是“借象”,如果抽象艺术是对终极发问,“借象”便是对终极的逆向探索。“借象”的每一笔都是动作,是向本心全体的进发。它的路径不同于抽象,穿透抽象,或从抽象出发,或逆行于抽象,是生命不止的迁转与行进。

黄敏:我一向认为艺术是对于自身以及所处社会、自然环境的表达,题材和形式都是从内心、画面需要出发而自然选择的。目前我还停留在表达的内容上,希望未来可以解决绘画的语言、本体方面的问题。

吴笛笛:我近年来的创作主题主要是竹子、石头、藤蔓……我希望通过全新的语境让它们各自从形态、质感、材料中发生转向,形成熟悉的新鲜之物,以对应当下人的现实处境。悖论式的转向总能让我们以更多的角度来看世界,让我们更多地“看见”。让它们在新的表意中产生联想漂移,建立复调动力,呈现多层语意指向,在被观看、被言说下成为确凿的“新实体”。新的它们是对尚未存在的事物发出的集体邀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自的阿卡迪亚”展览现场

2024.6.15-7.31 北京东艺六号艺术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笛笛《林中空地》

布面油画 120x120cm 2021

席丹妮:我选择的创作题材是在社会边缘、城乡结合地、社会动荡迁徙变化中,一些带有人性温度的景物。我不是抽象艺术家,没有必须向经典学习的意识。我更重视艺术的在地性,艺术要诚实地表达此时的生存处境,要直面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我也重视语言的重要性,在艺术家和表达的内容之间,要用自己形成的语言去说话。

余晓:我总想寻找新抽象的可能性,当与西方大师作品对话时,总问自己,绘画还可怎样?绘画本身是平常不过的一个对象,由布、木框等物质构成。那么,除了表面那层被艺术家的劳动艺术化的皮,剩下的岂不是很无可“聊”?意外划破的画作,以及身体的创伤经历给我启发,丰塔纳提供了不破不立的勇气。因此,开始割裂、撕开、折叠无数层颜料叠加完成的画布,原有的作品被改像、隐藏,空白的背面被暴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晓《四十乘三十的30度》《四十乘四十的0度》《二十五乘四十的60度》 60×60cm/幅 2013

之后,双面绘画装置《海拔》在伦敦、华沙和迈阿密巴塞尔的公共项目单元展出。其实从我每次个展的主题“方位”“绘画的细小差别”“绘画的可能性”“看不见的绘画”,到去年的“腹地”上可以看出,我一直在讨论跨越抽象至上绘画本质的问题。

艺术栗子:从材料/形式上,有什么个人的特殊手法/表达?

戴丹丹:材料是因为我从小对服装的偏爱,希望从边边角角的材料里面获取灵感。这也是对创作的限制手段,看似有无限空间却非常难控制的材料。

关晶晶:之前的“剩山”系列用的是坦培拉,我在已有的技法上做了一些改变,结合传统水墨特性,加大了水性的比例。层层罩染,有氤氲的气息,也有半透明的玉质感。这不是刻意去寻找某种创新,而是骨子里对山水精神的亲近感。2012年北京早春还很冷,画室没暖气,我就在家里卫生间画着玩,每天有一搭没一搭地涂两遍,“剩山”系列就这么来的。新的“借象”系列,材料使用比“剩山”更丰富,表达上更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晶晶《剩山13-05》

布面坦培拉 50x50cm 2013

黄敏:我喜欢尝试各种材料,包括各种布料、纸本、陶瓷、木头、纤维等。无论何种材料和形式,都必须是为了以艺术的方式关于所处荒诞世界以及价值观的表达。

吴笛笛:我看似空白的基底其实是由无数彩色小点构成,为此我投入大量时间,把丙稀调得相对稀薄,层层叠染,少则二三十遍,多则四五十遍,最后会呈现极度密集的各种颜色的小点构成的“空”,类似汝瓷的均质质感。以密集的“有”构成“无”,它们会因观看视距的改变而刹那转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笛笛环铁会馆工作照

席丹妮:在材料上,我主要运用的是布面油画棒,这个材料我用了10年。油画棒之前多被用于纸上,而我青睐于油画棒因为蜡质而产生的哑光、粗糙,以及层层堆积而产生笃实厚重的效果。当它与干透的油画颜料结合,又能产生丰富且不可知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因为很少被人用,我可以发明它的规则,而不是别人来告诉我它的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席丹妮《帷幕》

布上油画、油画棒 100x100cm 2022

余晓:艺术家David Medalla提出“我们都是自己的谜团”。为了探索谜团,通过绘画实践,逐渐发展我抽象创作的独有观念——Underbelly。字面意思是“下腹”,暗指隐藏和弱势的领域,有点像中文里的软肋。我着迷画布被忽视的背面(弱势)和边缘(女性地位),如腹部的那层分隔表皮和内脏的皮肤,它被解构、重构,到生成画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晓在黑桥的工作室

我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空间和时间的重新规划,利用绘画寻找两种身体之间的关系:抽象的身体和女性的身体,一个中间态,这是一种“生成”(德勒兹)。也许,它就像一个事件的实体(entity),产生了艺术与理论协商的“第三空间”。

艺术栗子:个人比较喜欢的女艺术家是谁?

迟群:艾格尼丝·马丁。

戴丹丹:希拉·希克斯(Shelia Hicks)。

关晶晶:路易斯·布尔乔亚。

黄敏:珂勒惠支、游击队女孩、弗里达、黛安·阿勃斯、路易斯·布尔乔亚、马琳·杜马斯、巴巴拉·克鲁格、施林·奈沙(Shirin Neshat)、瑞秋·怀特里德(Rachel Whiteread)等,还有很多记不起来的,她们的作品很有力量。

吴笛笛:奇奇·史密斯、瑞秋·怀特里德(Rachel Whiteread)、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妹岛和世。

席丹妮:我比较喜欢战后流亡美国的德裔女艺术家伊娃·海瑟。她用短暂而强悍的一生的工作,为极少主义这个流派增加了一些性别的温度。极少主义在当时以男艺术家为主,多使用直线、理性,海瑟之后,极少主义有了性别。

余晓:卢宾娜·希米德(Lubaina Himid),她是一位大学教授,跨学科学者型黑人女性艺术家,2017年特纳奖得主。她的作品同样探讨边缘、忽视和不见的文化历史和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字|张火火、罗自立

监制|顾博

图片|东艺六号、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