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到科技带给我的好处之外,也要注意科技带来的坏处,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我们许多个人信息好像都是公开透明的一样。

最近就出现了一个新型词语“人肉开盒”,指的就是一些人利用非法的手段曝光他人隐私的行为,事情恶劣到,都惊动了央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视就在最近转发了关于网络个人隐私的视频,提醒普罗大众要注意自己的隐私安全问题,可能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会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肉开盒”呢?像这种案例都有哪些,我们又要怎样的去防范这种问题的发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视揭露“人肉开盒”

“人肉开盒”其实就是早期“人肉搜索”演变过来的,有时候在网络上发表一些自己的言论,照片稍不注意就会被人给扒出来之前发生的事情。

而现在演变到仅仅只靠一个手机号,就能将大多数的个人信息给扒出来,而近日央视转发的视频就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提醒。

视频的主要内容是,来自安徽警方的提醒,自己在换手机号的时候一定要将用这个 手机号注册的各种软件的账号注销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像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等这种严重的涉及到个人隐私以及财产安全的软件,若是不进行注销,那么这个手机号的新主人就会轻易的登录自己的账号。

广东省的一位女士,给自己的儿子办理了一张新的手机卡,就在准备使用注册微信使用的时候,发现这个手机号竟然已经注册过微信了,而且能很方便的登录进去。

不仅仅微信这种主要以聊天为主的软件以外,还有像支付宝,淘宝这类的付款消费的软件也可以轻轻松松的登录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女士带着好奇心登录了原本手机号持有人的微博,不仅知道了他的居住地,日常生活以及其他个人信息,可以说是只要原持有人发了什么,黄女士就能看到什么。

幸好,黄女士没有什么坏心眼,要不然流入坏人手里,那么原持有人的个人隐私就会得到侵犯,严重的情况自己的财产安全也将受到威胁。

这种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一位北京的张女士就遇到过,她用自己的新手机打车,结果进入页面,弹窗竟然弹出来说她有两百多元的打车费没有支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女士就纳了闷了,自己明明是第一次使用手机号进行打车,而且自己没有去过上海,为什么会出现一个上海的未支付账单。

后来才知道是手机号原来持有人的未支付账单,我们都知道在现在这个网络发展的大时代,无论是老年机还是智能机,要想正常地使用,必须需要一张手机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面对这么多人,甚至有的人并不是只持有一张卡,可想而知对于手机卡的需求量是多么的大,这时候手机号运营商就会将长时间停用的卡投入一轮新的使用。

自然而然这种情况就会层出不穷了,要是有心之人用了去,对自己的隐私安全十分不利,这种情况也频繁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件频发

现在“人肉开盒”的产业链发展的十分恐怖,只要有上网行为,就可以将个人信息给扒出来,就连中午吃了什么,点了那些外卖,在社交平台上观看了什么都可以查到,真的是细思极恐!

自从网络开始发达到现在“人肉开盒”的现象频发,早在2007年就发生过一场事故,北京的一位女士跳楼自杀身亡,并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将自杀原因指明是丈夫对感情的不忠心。

并且将第三者与丈夫的照片发到了网络上,一时间就有人将丈夫的个人信息,单位信息以及各种私人信息曝光了出来,给这位丈夫生活上带来了许多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种情况并不是只会给当事人带来生活困扰,严重的时候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问题,在2013年 一位高中女学生,原本在花一般的年纪,被诬陷偷东西,被网友人肉,这位女学生的家庭住址,学校住址全被扒了出来,一时间受不了舆论压力的她,选择了跳河自杀。

对于这种令人伤心的后果,并没有让这种违法犯罪行为停止,反而手段越来越精明,事件越来越多的发生。

在原本信息不发达的时代,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更何况是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呢,特别是一些网络从业工作者,自己的在大众面前仿佛就是在“裸奔”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李是一位网络主播,虽然吃的是这口饭,但是为了自己的私生活不被影响,在直播的时候,小李从来没有露过脸,而且对于自己的个人隐私问题,她保护得也是十分严丝合缝。

谁承想即使是这样了,小李还是难逃被“人肉开盒”的魔爪,在一个群聊当中自己的真实姓名,年龄,手机号甚至是自己刚刚补办的身份证都有高清的照片。

自从自己的信息泄露出来后,她的生活就受到了很大的困扰,每天的骚扰电话,恐怖骇人的邮件,若是说自己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这些人为了所谓的“正义”来声讨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她并没有做什么,可以说自己被“人肉开盒”没有任何原因,现实中也有许多人,没有任何原因就发生了和小李同样的事情。

可以说,这些扒别人隐私是心理扭曲的,在网上看到自己不喜欢的言论就进行“人肉开盒”,看到不符合自己审美的就扒人家的隐私,甚至是羡慕嫉妒别人也会进行“人肉”。

除了这种“人肉开盒”的行为,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而且泄露方式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隐私泄露

今年四月份,杭州市公安局侦破了关于隐私泄露的案件,其中就有一个利用境外网站曝光网络主播来吸引粉丝的案件。

这些人为了实行犯罪行为,以免费提供主播私人信息的噱头,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受到威胁的主播已经达到了两千人之多。

除了主播之外,还有许多的普通民众的信息被泄露,这个团伙从中获得了将近十几万元的利润,连这种“黑心钱”都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网络如此的发达,购物平台物流公司也层出不穷,我们购物都会填写自己真实的手机号以及收货地址,这时候一些黑心的商家以及物流公司就会把个人信息卖给一些销售公司甚至是一诈骗公司,来获取利益,而这种行为无疑是犯法的。

还有一些科技公司,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去非法获得用户的手机号,个人信息等等,在去年二月份,福建厦门警方就查获了一桩案件。

某科技公司的信息系统被攻击,导致大量的用户信息泄露,只警方的侦察下,发现犯罪嫌疑人指示一些计算机从业人员非法入侵该公司系统,获取了大量的用户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通过获得个人信息,进行打电话销售,进行诈骗行为,涉案金额高达两百多万元人民币,虽说这个科技公司在这起案件中也是受害者,但是它依旧有自己的错误行为,没有按照自己的义务对客户的个人信息做好安全保障。

案件层出不穷,尽管在我国相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下,仍然有人顶风作案,欲行不轨之事,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做到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护自己隐私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保护自己隐私,对于一些来源不明的网站不要去访问,在公共场所的不明不白的二维码也不要去扫。

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含有自己个人新信息的纸张,一定要做到即使销毁,例如外卖单,快递单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作为公司,一定要做到保护客户的信息,毕竟客户选择了,就要对客户负责,不要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去出卖客户信息,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

同时我们国家也在法律法规上做出了一些规定,严重的情况下是可以判处有期徒刑的,所以告诫一些想要违法犯罪,或者是正在违法犯罪的人员一定要适可而止!

总结

虽然说,现在科技发展那么快,我们可能在稍微不注意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但是我们一定要加强防范,保护好自己的隐私,毕竟“防患于未然”。

不要因为一些小小的利润去下载访问一些未知的软件网站,同时相关部门也要严厉惩戒这种行为,做到“以儆效尤”!

如果你喜欢我的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参考资料

新余网警2020年8月14日《一言不合就“人肉搜索”?这是刑事犯罪!》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年8月10日《公安部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十大案件公布》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