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写下这首诗,第二年,在醉酒醺醺里,落水,离开了这个世界。诗仙成了后世人心目中的仙。

我们终其一生,都要面对生命的孤独。李白的一生何其风光啊,呼朋唤友,诗名满天下。但最终,“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好友会离开,名声会离开,热闹会离开,乃至于清灵得肉体会离开。

拖着沉重的步伐和有些苍老的躯体,李白来到了敬亭山。这是他第七次来宣城,每一次来宣城,少不了登敬亭山。因为在这里,他要和一个诗意的灵魂相遇。

那就是南齐谢朓。南齐谢朓任宣城太守,赞美敬亭山:“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在失意的时候,他的疗伤港湾似乎就是宣城,他像一个失落的孩子,在这里是他温暖心灵的家。

公元753年,53岁的李白在其从弟李昭的相邀下来到了宣城。初来此,他写道:

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

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从此,李白与宣城与敬亭山结下不解之缘。

在宣城,既有亲友,也有众多的友人。《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族叔李云的。《赠汪伦》是写给朋友汪伦的。他在宣城写下了八十多首诗,多是赠送给朋友的。

而如今,那些朋友何在?“众鸟高飞尽”!只剩下悠闲的孤云,那云也离作者远去。“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却是“一生低首谢宣城”。在敬亭山,有一个诗意的灵魂,永远不会离开他。

两看相不厌,这种不厌,是李白内在的和解。他不折腾了,不怨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乱,一次错误的站队,他失败了,被流放夜郎西。最终幸运的是赐金放还,他跌跌撞撞,醉意惺忪地回到了宣城,今时不同往日。

一切都不同了!

一直在云端的李白,终于啊,终于踏踏实实地行走在大地,艰难地跋涉。这是损之又损,剥到最后那一颗纯然的本心了!

我是谁?

他像敬亭山倾诉,像敬亭山发问,在这两相坦露与敞开中,太白照见自性。

在如如的观照中,照见自性,故不厌。这个当下,诗仙真正地安顿了,安和了,也和他一生低首俯拜的谢眺相知相遇了。

诗,打通了古人与今人,远方与当下。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岂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

两看相不厌,和解了,放下了,也就超越了,生命在这一刻化入了永恒,化入了空,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太白,干净。

在这一刻,化成了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