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 王宁)“近年来,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已成为上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期间,‘腰部’医院(区级医院)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经过多方探索,目前已形成“市级医学中心-区域性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格局。”

7月4日,上海市医院协会区综合性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院长孙万驹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表示,截至目前,区域内慢病防治体系已初步形成,覆盖三级卫生体系的信息化网络也已基本建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医院协会区综合性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院长孙万驹。受访者供图

“顶天、立地、强腰”是“十四五”期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的三级诊疗体系新格局。形象地说,上海的医疗不仅要让大型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顶天”“立地”,还要让区级医院“强腰”,而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被视作上海的“破题之举”。

加强社区联动,全力打造区域慢病防治体系

“以慢阻肺患者为例,其患病周期长、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预后和生活质量。”6月伊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团队又一次来到周家桥街道长宁新城居委会,开展慢阻肺科普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院长马骏介绍,作为一家“腰部”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是最早加入上海市区域性医疗中心的一批医院。该院长期致力于与社区联动,以慢阻肺为例,依托“市、区、社区”的网络体系,该院建立起了一套工作规范,从居民签约到风险评估,从高危筛查到健康教育,每个环节都被有效覆盖。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辐射带动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慢性病信息化管理服务。”马骏表示,对于已经确诊的慢阻肺患者,重点则会放在随访管理、药物干预等方面。

在马骏看来,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强腰”是关键。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也要有效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医院正推进长宁区域医联体2.0版本建设,和社区全科医生构建慢病防治联盟,建设高血压达标中心医联体、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中心等。

发挥“枢纽”作用,加快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这里环境好,医生护士也很贴心,还有五院专家来查房,很放心。”89岁的钱阿婆因股骨颈骨折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手术后,转至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进行康复治疗,原本还有点顾虑,但到了之后,钱阿婆的家属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原来,这是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五院·江川一体化服务病房”,由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胡世红康复医学团队进行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患者通过分级诊疗平台转诊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医院供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吕飞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作为一家“腰部”医院,要充分发挥好“枢纽”作用。基于闵行南部科创中心医疗集团的建设,在五院住院治疗后需要早期康复的患者,可以直接转诊到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在病房康复的患者有需要也可上转至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在吕飞舟看来,信息化也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环。“近年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高度重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截至2023年10月,医院基本建成了涵盖全部室藏档案文件级、案卷级目录数据库,共计85万余卷(册),数字化率为95%。”

今年5月,该院成功创建全市卫生系统首家“上海市数字档案室”。“利用信息化系统,我们创设了闵行区各社区医院的糖尿病远程管理中心,医护人员可以远程监控慢病管理和防治,实现了糖尿病的同质化管理。”吕飞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