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按:2024年巴黎奥运会进入开幕倒计时。从报名1924年那届巴黎奥运会开始,中国人走过了漫长的逐梦之路,并生动展现或隐匿在各个层面。即日起,南都、N视频推出“百年奥运的广东印记”专题报道,通过对历史的深度挖掘,讲述这一百年来,奥运赛场内外不为人知的广东人和广东缘分。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前夕,奥运圣火的火种采集仪式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举行,象征和平的火炬一路传递,最终在美国洛杉矶纪念体育场上空燃起。鲜有人知的是,在这届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上,曾出现华人身影,祖籍广东东莞的任丽娟正是女祭司之一。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全面参加奥运会。亮相即惊艳世界的中国队,共夺得金牌15枚。1984年7月29日,成为中国队的奥运金牌“突破日”:许海峰斩获中国奥运首金,之后不到四个小时,来自广东东莞的曾国强在举重男子52公斤级的比赛中,赢得了第二枚奥运金牌,也是中国举重首枚奥运金牌。

40年后,曾与那届洛杉矶奥运会结下不解之缘的任丽娟和曾国强,向南都、N视频记者讲述了1984年见证奥运圣火采集,中国实现奥运金牌“零”突破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

亲历圣火采集仪式

奥林匹克火种自古以来就是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现代奥运会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采集火种和火炬传递的概念,由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成员卡尔·迪姆提出,并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首次实施。此后,火种采集和火炬传递成为现代奥运会的传统。

每届奥运会临近时,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前,美丽的女祭司会使用凹面镜汇聚太阳光,点燃圣火,放飞和平鸽。这一悦目而庄重的仪式,是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的最明确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的奥运圣火采集仪式。

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个起源于古希腊文化的传统仪式上,曾经出现过华人身影。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祖籍广东东莞的任丽娟作为女祭司之一,参加了在希腊雅典举行的奥运圣火采集仪式。

40年后,巴黎奥运会开幕在即,任丽娟向南都记者回忆起了当年往事。几位年轻女孩身着白裙,在古希腊风格的音乐伴奏中翩翩起舞,这一幕,仍历历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希腊雅典,任丽娟(左三)被选为圣火采集仪式女祭司之一。

1980年,二十岁出头的任丽娟只身从香港到雅典。初来乍到的她,在这个陌生的国度举目无亲,她说,当时身上仅有100元美元,一度只能睡在海边。漂泊了一段时间,任丽娟向中国驻希腊大使馆寻求帮助。恰好,她掌握中英文两种语言,得以在大使馆从事翻译工作,度过了初到异国最困难的那段时光。

当时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对她关怀备至,向她提供了很多生活上的援助。她对南都记者说:“我很感谢时任中国驻希腊大使和他的夫人,他们在我落魄的时候照顾我,亲自教我中国文化历史,带我了解外国文化习俗,栽培我成长为一个爱国侨领。”

后来,任丽娟凭借在雅典一场大学生运动会上的舞姿,被当地模特公司相中,开始接拍一些广告。据她回忆,那个年代,雅典的华人很少,自己这副独特的东方面孔,很快在圈内变得小有名气。这也是后来,她被选为奥运圣火采集仪式女祭司的契机之一。

1984年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时隔32年重返夏季奥运会的赛场。

为了欢迎中国的回归,也为了体现下届奥运会将在亚洲城市韩国汉城(现首尔)举办,时任圣火采集仪式总编导、希腊著名舞蹈艺术家玛利亚·霍斯,委托演员工会在雅典寻找一张年轻的亚洲面孔,来出演国际女祭司,27岁的任丽娟被幸运选中。

她向南都记者回忆,当时采集圣火的女祭司分为两类,一类是国际女祭司,穿着希腊传统服饰,参加圣火传递仪式;另一类是负责取、传圣火的女祭司,只能由希腊当地人担任,选拔则更为严格。

“从来没想过,我的这次经历会跟如此重要的历史时刻联系在一起,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第一位参加奥运圣火采集仪式的华人女祭司。”任丽娟坦言,在现场,她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丽娟。

“当时觉得自己很幸运,能作为中国人的代表参加这种活动。很多雅典市民都很喜欢我的出场,还邀请我一起合照。”这段奇妙的奥运经历,成了永恒的回忆,镌刻在任丽娟心中。

奥运金牌“零”突破

巧合的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中国在奥运会金牌榜上“零”的突破,写下中国参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史的崭新一页。

这个历史性的“突破日”,是1984年7月29日,洛杉矶奥运会开赛第一天。

许海峰以566环的好成绩,斩获男子自选手枪60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得主。

在许海峰拿下奥运首金不到四个小时,赛场上又传来了好消息。

年仅19岁的小将曾国强,在举重男子52公斤级的比赛中,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第二枚金牌,成为中国举重奥运首金得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曾国强(中)夺金。

奥运金牌“突破日”背后,有着不浅的广东缘分。

许海峰后来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在那届奥运会前参加的第一个冬训,正是在广州,成为教练后,基本有三分之二的冬训都在广东。曾国强则来自广东东莞石龙镇。

40年后,再谈当年参加奥运为国争光的经历,曾国强仍记忆犹新。他向南都记者回忆道,为了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水平,1984年2月,国家举重队选派了包括他在内的六名运动员,前往苏联的举重训练基地进行跟练。

一个月的跟练,曾国强进步明显。“我观察到苏联国家队训练的秘诀,他们练习时更加注重运动员抓举、挺举的有效训练组数,而不是训练强度。这就要求运动员要不断坚持,拉长训练时间。我当时跟着坚持下来了,所以收获就比较大。”

回想当年刻苦训练的时光,曾国强感慨道,“我们用来激励自己的话都是‘一定要为国争光!’那个年代什么都没有,大家的思想都很淳朴,心中都憋了一股气,是为了国家的荣誉在吃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国家举重队的曾国强。

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前一周,中国代表团包机从北京出发前往洛杉矶。曾国强告诉南都记者,“当时北京到洛杉矶还没有直达的航班,我们先从北京飞到上海,再从上海飞到旧金山,最后从旧金山飞到洛杉矶。”

抵达洛杉矶后,曾国强等人被安排住在南加州大学的学生宿舍,当时的奥运村基于大学校园而设。在他的印象中,运动员们都会吃奥运村提供的自助餐,餐品很丰富,也有一些中餐菜式,“一般都是提供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这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派出了225名运动员,参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击、马术、现代五项以外的其余16个大项的比赛。“举重队派出的运动员中有3人来自广东,当时广东的举重属于优势项目。”曾国强说。

比赛当天,曾国强和队友赵培顺抓举和挺举的总成绩都是235公斤。比赛前,赵培顺比曾国强多吃了一点东西,导致原本比曾国强体重轻的他,在称重时反而比曾国强重了一两(0.05公斤)。

就这样,在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二人相差的这一两(0.05公斤)体重,使曾国强获得了冠军。他直言:“比赛的成绩很难预测,我的表现还是可以的,当然运气也少不了。”

回忆起登上领奖台,听到国歌奏响的场景,曾国强依然非常感动。“能代表国家升国旗,为国争光,谁能不激动?虽然我当时年龄不大,但那种激动、骄傲的心情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

“举重之乡”的传承

这届洛杉矶奥运会上,曾国强和另外两位老乡,同样来自东莞石龙镇的举重选手陈伟强、赖润明,为中国队拿下两金一银的优异成绩,让世界看见了广东举重力量。

那一年,石龙镇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举重之乡”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石龙健儿从洛杉矶奥运会凯旋。

“那届奥运会是广东乃至中国,举重成绩有史以来最辉煌的一年。”石龙镇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党支部书记、中国举重博物馆顾问、国际一级举重裁判员陈苏媚告诉南都记者。

历史上,石龙镇走出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举重名将。最为人熟知的,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纪录创造者陈镜开。

1956年6月7日,年仅20岁的陈镜开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了美国运动员1955年创造的最轻量级挺举132.5公斤的世界纪录,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6月7日,陈镜开打破世界纪录。

陈镜开先后十破世界纪录。曾经有人问陈镜开,是什么力量让他把这么重的杠铃举起来的?他自豪地回答,“我是用6亿人民的力量举上去的”。

虽然陈镜开未能踏足奥运赛场,但他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突出成就,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表彰。

1987年5月11日,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向陈镜开颁发“奥林匹克银质勋章”,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获此殊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5月11日,国际奥委会授予陈镜开“奥林匹克银质勋章”。

陈苏媚从事举重事业数十年,见证了石龙举重的变迁与发展。据其介绍,当年陈镜开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后,石龙镇上许多青少年自发地拿着一些简单的器械,在大街小巷练起了举重。

“我们在石龙生活和训练,从小就受到这些前辈的影响。”曾国强亦表示,陈镜开、叶浩波、陈满林都曾打破过世界纪录,“他们在中国举重界的分量很重,其中有两人都做过我的教练,这也是一种传承”。

直至今日,石龙举重依然砥砺前行。

今年10月,2024年全国举重冠军赛将在石龙举办。陈苏媚透露,同样位于石龙的中国举重博物馆或将借此契机正式开馆。这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举重项目专题博物馆,目前已进入试运营阶段。

“全国各地的举重前辈们都把这个博物馆看作是‘举重人的家’。希望他们可以常回来看看,共同维护、传承和推广中国举重文化和精神。”她对南都记者说。

博物馆内保留了石龙旧体校建筑的基本原貌,包括曾国强在内的多位举重奥运奖牌获得者,都曾是这所体校的学生。

37年前陈镜开获颁的“奥林匹克银质勋章”也将于此展出,向后人讲述当年的故事。

“百年奥运的广东印记”专题报道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张倩寒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 何嘉慧 实习生 余昕红 李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