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单脚站在码头快十分钟了,连个人都没有,脚都站麻了,眼泪已经忍不住了。”小杨站在涠洲岛的岸边,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在香港生活了五年的小杨,早前趁着端午假期,回内地游玩,结果不慎跌倒扭伤,小杨暂时变成了“行动不便的人士”,正是这次机会,让她感受到香港对于残疾人出行的关怀。

“一下高铁,就有工作人员推着轮椅等着我,一路陪我过海关,直到将我送上的士才走。”小杨告诉记者,“到了目的地,的士司机把我扶下车,安置好轮椅,才开车离开。”一般而言,香港的士会收取后备箱行李费用,但免除轮椅或拐杖的费用。

“来香港五年了,第一次体验被抬进香港!”小杨说道。

在香港,似乎比在其他城市,更容易见到残障人士。2020年,香港的残疾人士共有534200名,占全港总人口7.1%,该数字并未包括智障人士,估计全港智障人士数量介乎77000人至90000人之间,普遍率为1.0%至1.2%。

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水,而知天下之寒。残障人士的出行便利性,影射出一座城市发展的利民性,当残障人士走在街头,他感受到的是社区的安全和舒适。

实际上,留意观察的读者会发现,香港处处可见“伤残关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香港地铁站的出入闸机分成两种,一种是常规使用的窄闸机,另一种是提供给携带大件行李或行动不便乘客使用的宽闸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坐地铁通勤时,经常看到港铁员工拿着“轮椅坡道”在月台等候,协助轮椅人士安全进出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港铁内专门为电动轮椅充电的装置

巴士也一样,和内地的大部分公交车不同,香港巴士是超低地台的设计,车身离地面仅只有25厘米,车门口不设置楼梯,轮椅斜板就设置在巴士入口处,随时可方便反转供轮椅人士使用。

除此之外,电车、公共小型巴士及渡轮在内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均有提供专门区域,以配合残疾人士的需要。

为香港的交通服务点赞!

来香港玩的小伙伴也会注意到,香港不少观光旅游景点、交通工具、酒店和餐馆,甚至路边的电话亭和商场的洗手间,都设有专用的辅助设施,以方便残障人士出行,例如公共场所的台阶扶手边,悉数安装了触觉警示标志、触觉平面导览图以及专为轮椅设计的小型升降装置(轮椅升降台)。无障碍体验香港各处的风土人情与社会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的升降电梯配有盲文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处可见的触摸地图

另外,香港的盲道到处都有,可以自如的穿行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甚至商场内都会设置盲道,不会出现“突然消失的盲道”,以及占用盲道的车辆、树木或电线杆,甚至还会有人定期更新和维护盲道,给独自出行的残疾人士“满满的安全感”。

在社会中流淌着的涓涓暖流,彰显着城市文明化程度日益递增。

除了硬实力,还有软关怀。

街头上,随处可见的关爱残疾人宣传海报,力争为残疾人士提供平等的社会环境。政府也大力支持残疾人士及慢性病患者就业培训,令他们能自力更生。比如香港社会向残疾人提供了学前服务、日间服务、住宿服务、优化服务、自力更生服务、社区支持服务等全面而系统的社会康复服务,帮助残疾人尽量发展本身能力,以全面融入社会。

近五年,特区政府推行的“就业展才能计划”均帮助近千名残疾人士再就业。自2020年9月后,公司每聘用一名有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士,可获得最高6万元的补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2月,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宣布,政府会透过关爱基金拨款1.3亿元,从今年下半年起推行为期3年的实行计划,向领取综援而又工作的残疾人士每月发放额外500元补贴,以鼓励就业。

2020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96900名可就业的残疾人士中,约有86300人有工作,失业率为11%(同年全港整体失业率为5.8%)。

文 | 刘妍伶

香港经济导报新媒体部主任

此文为香港经济导报出品原创稿件

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来源

欢迎订阅香港《经济导报》实体杂志

热点资讯不遗漏

在经济导报联系人一栏填写“公众号”

可享9折优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