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深情演唱的怎么有点像沈腾?”

“这不是沈腾吗?他居然会唱纳西语?”

“什么沈腾,这明明是戴着假发的徐峥嘛。”

视频里像沈腾又像徐峥的男子是妖魅创意工作室的马涛,人送外号马金涛,曾经的马涛以各种幽默的方言在幕后进行配音工作,如今的他用纳西语翻唱各类神曲、经典歌曲,为大家传播纳西语,这也正是妖魅创意工作室的转变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妖魅,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2013年纳西语版《唐伯虎点秋香》让丽江人民看到了“说”纳西话的周星驰、巩俐等明星,“妖魅”这个名字也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之后随着《食神》《九品芝麻官》《河东狮吼》等一众集合了丽江一区四县方言配音的幽默短剧,在丽江逐渐被人熟知。

2012年,因为热爱,马涛、杨不知(杨兆鹏)、和青峰、光嘶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走到一起,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把母语更好地传播出去,做一些共同热爱并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并在古城区金甲村一幢出租房内成立了工作室。

妖魅工作室的创始人脱胎于丽江最早一批搞原创音乐的小圈子,大家因音乐和性情成为好友,时常在一起纵酒放歌、交流互怼,在长期唇枪舌剑、嬉笑怒骂的友情岁月中,对周遭的市井生活与语言文化有了很多独特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不断加深了自身对纳西母语的热爱与坚持。逐渐地,仅仅创作一些纳西语歌曲已不能满足这个群体使用纳西语来表达自我、表现自我的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起:光嘶 杨不知 马涛

一次聚会,大家越聊越投机,一拍即合,决定组建一个纳西语影视配音工作室,运用鬼畜手法对经典影视台词进行二次解构,融入纳西族人生活中的记忆与点滴,充分弘扬纳西语言的精髓与价值。因当时工作室的五个发起人中有三个来自妖魅乐队,大家不假思索,就把工作室的名字取成了“妖魅”。

后来,风靡丽江的妖魅工作室就这样诞生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当时妖魅工作室的作品是在没有预期和考虑任何收益的情况下,完全是因为热爱而创作出来的。“大家都有工作,作品都是用工作外的时间完成的。就是因为热爱,所以做这些事情就变得理所当然。”马涛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妖魅创意视频号的主页上,有这样一段介绍:妖魅创意工作室隶属于丽江麦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对于不知道详情的人,可能会误以为妖魅被收购了,但其实现如今的“麦纵”就是曾经的“妖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不知告诉读本君,以前的妖魅创意工作室只是一个平台,并不是一个严明的机构,“2022年,我们有一些改变,我从原先的单位辞职,把事业重心转移到工作室里,同年底,我们注册成立麦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式进入到一个民营企业阶段。”

关于为何要把大家耳熟能详的“妖魅”改名为“麦纵”,杨不知这样说道:“以前单纯玩的阶段,妖魅这个称呼也无所谓,还有点另类,到公司运营阶段,也要经常参与社会上的一些文化活动,还要与其他合作客户签订协议,感觉妖魅这两个字有些不上台面,会让人误认为是一个发廊,感觉有点不正规。”杨不知解释到,“麦纵”取自纳西语“接着、延续、继承”的谐音,也希望公司能一如既往地延续以前的风格跟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立至今,他们已迈入第12个年头,杨不知告诉读本君,以前成立工作室,搞电影配音纯粹是爱好,凭着一腔热血在做,不是在做生意。

“那时我们是凭着一些民营企业和部门的资金支持走下来的,可能刚开始做的那几年收入会多一点,但后来不要说10万、3万,甚至1万的合作单我们都做了,一分钱收入都没有的也做过,那时候完全没有想过收入这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在配完最后一部完整电影《摇滚柯尼若》(汉语电影名称《摇滚藏獒》)后,整个团队就沉寂了下来。经过三年的沉淀,2021年当团队重新启航时,短视频已经成为主流,对于妖魅工作室来说,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适应新的传播方式,创作出更符合现代观众口味的作品。

在抖音平台上,他们面临着版权问题、内容创作等方面的挑战。“我们很多纳西语片子在抖音里是不能放的,因为在抖音上传播涉及版权内容问题。”杨不知说,在当前的自媒体时代,传播渠道的选择对于信息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至关重要。视频号,作为一个私域传播平台,其优势在于能够建立起一个相对封闭但高度精准的传播环境。对于丽江纳西语这种地方性和区域性较强的地域文化而言,视频号的传播效果尤为显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做视频号后,虽然初期有些不适应,但经过不断调整节目方向和尝试不同的内容形式,团队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传播路径。他们更加注重地方文化属性的挖掘,通过方言进行剧本和小短剧创作,将纳西语的魅力和特色展现给更多的人。

杨不知说:“配音也是一种表演,经过多年的表演后,我们对演员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现在我们也不断地练习表演,接下来也会在情景短剧上做一些尝试,目前也有一些样品,但不是很满意,既然要出手就一定要成功,至少做到自己看着不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麦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工作室脱胎换骨,正式步入商业赛道,怀揣着梦想与激情,团队踏上了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旅程。在公司成立之初,团队恰好遇到了司法部门策划普法活动的契机。“当时司法部门正在策划普法内容,需要一些比较接地气、喜闻乐见的题材,当时我们帮他们做了一两期,没想到普法效果还很好,播放量和点赞都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一般的影视剧配音不同,普法短视频更具挑战性,“以前配音,我们只需要根据线索加些我想加的东西,一些接地气的东西。但做普法的节目就不一样了,对方给你一个主题,然后你需要去找无数的片源,通过混剪的手法制作成小短片,然后根据对方需要的内容进行配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23年2月份开始,团队共制作了婚恋纠纷、护林防火、债务冲突、酗酒闹事、邻里纠纷、有组织犯罪等各种类型的20多期普法视频,并在不同的视频号上发布。这些视频不仅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还取得了显著的普法效果,并被省学习强国及省政法系统的平台选用,进一步地扩大普法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司成立一年多以来,在完成合作单位片子的同时,杨不知他们也没忘记初衷——传播纳西文化。然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要让纳西文化,特别是纳西语言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必须找到一种与他们同频共振的方式。

马涛说道:“00后的青少年群体要怎么接受纳西语?要以他们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做,所以现在我们改编网络热梗,比如说这首歌这段时间在抖音里比较火,我们就会尝试着去翻唱,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他们先后用纳西语翻唱了印度神曲《燃烧的爱火》、俄罗斯神曲《DADADA》、英国天后Dido的经典歌曲《Thank you》、迈克·杰克逊的《BEAT IT》、哈萨克斯坦热曲《Zhuerk》等。歌曲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开来,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有一点我们要声明,我们这样做不是在做音乐,不然对音乐不尊重了,我们只是在翻唱。我们做翻唱其实是我们想做一个系列剧,听歌学说纳西话,用比较流行的元素去传播纳西语。”杨不知补充说道。

在翻唱网络热歌的同时,团队也在积极创作和积累原创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融合了纳西文化的元素,还融入了他们的情感和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深度,力求让每一首作品都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杨不知说道,只要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就一定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纳西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贡献一份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麦纵团队不仅是一个有理想、热爱音乐的团队,更是一个拥有社会责任感的团队。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声乐表演专业出身的马涛忙得不可开交,每天穿梭于各个学校之间,参与学校的艺术节策划与制作、为孩子们排练合唱节目,整个五月基本没在公司里待过,都是在外面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都是以公司的名义在做,只要我们能做的、能指导的我们都在做的,我们还帮他们拍摄视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团体只要有需求,我们都会免费地去帮忙。”马涛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公司成立以来,麦纵团队每年都会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主要从专业上帮助一些学校及老年团体指导、策划、排练、录制节目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杨不知看来,一个公司的成立不仅要有长久的规划,更要有适合公司文化的定位。而麦纵文化从公司的实际出发,确定了传统纳西文化的传承、录音棚建设、短视频制作三个定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纳西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麦纵文化团队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一直将纳西文化的传承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他们通过制作文化类节目、语言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喜爱纳西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录音棚建设则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通过录音棚的建设他们不仅可以录制传承纳西文化的音频,还可以为各类活动提供高质量的录音服务。

在短视频领域,麦纵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从成立之初,他们就一直在不断地整合摄影、制作、剪辑等各个环节,力求打造出高质量的短视频作品。“现在的短视频完全是在玩创意,内容为王。对于短视频的创作、内容上我们也是有信心做好。”杨不知说道。

从爆款影视配音到爆火网络翻唱

从妖魅到麦纵他们一直在改变

唯一不变的是热爱

对生活的热爱

对音乐的热爱

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播着纳西文化

同时给我们带来快乐

对这样的乐队,你喜欢吗?

对他们的未来之路,又有什么建议?

文末评论区,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