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琪

“这是我们今年刚投用的百亩净化池,经过沉淀、过滤、生物净化,大大降低了水中的氮、磷含量。”日前,在绍兴滨海新区沥海街道海涂新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负责人杨一介绍,占地近1000亩的养殖基地,通过自然沉淀与生态池的双重净化作用,处理过的水质已符合排放标准。

绍兴市现有规模以上养殖池塘面积近11万亩。近年来,面对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尾水问题,绍兴市持续开展治理行动,从“三池两坝”到“人工湿地”,从“流水槽+”到“工厂化循环养殖技术”,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近日,绍兴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力量对全市规模以上养殖池塘尾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检查表明,绍兴市规模以上养殖池塘已全面建设尾水处理设施,水产养殖尾水基本实现零直排。

有了处理设施,各地还通过创新尾水治理办法来推动水产养殖绿色转型。绍兴诸暨市山下湖镇在探索珍珠蚌投喂新方式、珍珠养殖规范化改造的同时,建设集中处理点提升尾水治理效果。绍兴柯桥区在南美白对虾养殖集中区域新建了两个集中治理中心。这些集中治理的方式,不仅有效提高了治理效率,还便于统一监管。

前不久,绍兴荣获了2023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奖——“大禹鼎”金鼎,这是绍兴再度获此殊荣。这其中,也有水产养殖尾水有效治理所作的贡献。

2024年上半年,浙江省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设施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种养结合和工厂化处理。这为绍兴进一步推进尾水治理指明了方向。

“尽管尾水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调查走访结果来看,部分前期投用的设备已经趋于老化并亟需维护。”绍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绍兴市各地在继续深化养殖尾水治理工作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设施设备的运维与监管,创新协同治理模式,推动水产养殖业向更加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此外,还将积极探索养殖尾水治理与乡村振兴、生态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