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山西这波旅游热度的爆火,王家大院、云冈石窟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看着宏伟的建筑群,让人们再次提起了大同市的前市长耿彦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中这个被带娃折磨得生无可恋的老人,谁能想到这是名震整个山西省,让群众跪地挽留的领导干部耿彦波

古语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然而被群众赞不绝口的耿彦波却差点搞丢了自己的乌纱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次被列为市委书记考察人选,却直到退休都未能顺利接任,被称为“现实版达康书记”的耿彦波,凭什么能让人对他又爱又恨?

曾被“送花圈”驱赶

1958年,农民的儿子耿彦波出生了,作为从基层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草根官员,耿彦波比别人更明白,基层更需要的是什么。

1995年,耿彦波任职灵石县县长,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大手一挥从财政拿出5000万元,重新修缮这个比故宫还大一半的“王家大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上任的头头大手一挥,一个县大半年白干了,这下面的人能愿意吗?

2000年,耿彦波一纸调令要去新地方上任,当时王家大院还没有如今年入三千万的经济效益,当地人觉得花了5000万搞了个名不见经传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耿彦波即将离开之际,更是有偏激的人拿出花圈送行。不知道现在看到成为灵石县旅游名片的“王家大院”,当初出言不逊的人有没有后悔呢?

耿彦波再出奇招却险些丢命

刚接受过灵石县人民的“炮火洗礼”,耿彦波又迎来了榆次人民的“千夫指”。

耿彦波来到榆次的第一件事就是炸楼,他刚来就要把这里的地标建筑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彦波的新同僚们虽不理解,但是该让干的事儿是一件没少干。

耿彦波在视察了整个榆次后发现,这个地标建筑除了一个“路障”的作用,实在是有点多余了,不妨炸了重建一座榆次古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0”到“1”的过程注定是不平凡的。身为榆次的“父母官”,耿彦波风雨无阻的穿梭在榆次老城重建的施工现场,几乎没见过他穿干净的皮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想重建就要拆,耿彦波凡事不肯妥协的性格也给他招来了祸端—被当地某些团伙盯上险些要了命。

在耿彦波在榆次的这几年,老百姓发现,家门口的臭水沟子不见了,土房子消失变成了砖瓦套房,小土路也变成了大马路,小小县区也有了自己的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同人民跪留耿彦波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耿彦波出任大同市市长前,他“耿拆拆”“耿指倒”的大名就已经让人如雷贯耳了。

曾经以历史文化出名的大同,到如今竟只剩下“煤炭”著名,这让致力于干实事,谋发展的耿彦波不能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拆拆”又不负众望的开始了“拆拆拆”工程,这次更是拿出500亿准备打造一个全新的“大同古城”。

不是每一个领导都愿意干这种大兴土木的费力不讨好的活儿,首先跟耿彦波一个办公室的同僚就先提出了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造一整个市和打造旅游景点是不一样的,首要解决的就是拆旧,没了家的百姓又该住哪呢?拆完怎么安置也是一个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彦波的同僚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办不了这件事。没想到耿彦波直接发火,不能干就走人,打辞职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人直接傻眼,新来的这个领导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自觉别人靠不住的耿彦波,还是觉得这事儿得自己来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同市人民也发现,这个领导很不一样。他基本天天在现场办公,群众有啥问题,他直接就在现场解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解决人文问题,耿彦波对工程质量也看的尤为重要。

当时的大同人民都说,“哪里有工地,哪里就有耿市长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彦波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来盯工地,一直到凌晨一两点还在和工程队探讨。这一盯还真让他盯出来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竟然有施工人员在耿彦波眼皮子底下“偷工减料”,这让眼里容不下沙子的耿彦波怎么忍,直接当着众多人的面破口大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防止此类事情再次发生,耿彦波在工地更为频繁,恨不得每天吃住都在工地,这种玩命的做法,也让他的妻子为他提心吊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睡眠时间不足五个小时,一日三餐毫无营养,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耿彦波不止一次晕倒在视察的现场,更是高烧也不脱岗,凉水一洗接着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人对他如此拼命很是不解,而耿彦波只说了一句“如果不努力冲一冲,历史就不会给大同第二次重来的机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转折就是来得这么突然。2013年本该升为大同市委书记的耿彦波,却被一纸调令调至了太原任市长,并要求他立即就职。

此时的大同市才改造了一半,看到这半壁古城,年过半百、身形瘦弱的耿彦波,在接下这纸调令的时候,终是没忍住红了眼眶,落了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同人民舍不得这位好官,当听到调任消息时,成千上万的人民在路边自发送行,大同男儿为能留下耿市长,更是甘愿屈膝跪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网友所言:“一个地方的官好不好,要看当地人如何评价他,而不是不知道从哪些地方跑来的键盘侠,通过自鸣得意的妄加猜测和推断,散布阴谋论的恶意诋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居二线后,耿彦波遭受口风大反转

自调任到太原的耿彦波,也没有丢掉他“耿拆拆”的名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凡是有工地的地方,耿彦波都会亲自在现场督导,只要有他在,就没有任何一个施工队敢偷奸耍滑。太原人民更是说“50年没修成的高架桥,耿市长5年就建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干实事的好市长却在退居二线后,却迎来了口风大反转。

耿市长大刀阔斧的“拆迁”在提高当地效益的同时,也引来了文保专家的质疑。“云冈石窟”的修复更是让耿彦波被叫去谈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耿彦波拿出17亿,在云冈石窟景区新建了不少设施,甚至还挖了一个人工湖,虽然景区的各项设施变好了,风景变优美了,但也被不少人质疑了,这些建筑真的没有对古迹造成破坏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冈石窟一度被专家贴上了“文物造假”的标签,项目不得不叫停,这让耿彦波很是着急上火,亲自跑到国家文旅局解释。

在经过专家的考察过,云冈石窟的项目终于被重启,不然也看不到如今令人流连忘返的云冈石窟。

然而争议还没有结束,2020年大同又被点名批评,因为大拆大建,把古建筑抹平建成了仿真的,又让人跳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想要保护真迹就不能谋发展,想要谋发展就不得不舍弃一些东西。谁又能真正做到“两手抓”呢?

信息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造城市长耿彦波》;
三联生活周刊—《大同古城复兴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