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属于新华社以及相关记者,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斋”所有。备注引用于新华社,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转载需经本人同意方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朱云风摄

衡山县大浦公社供销部在石桥生产队组织青年社员学习使用新农具——水陆两用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殷本岳摄

湘潭专区积极推广醴陵二号插秧机。这是在醴陵县召开的新工具评比竞赛大会上,各县女插秧机手们在比武,交流插秧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龙治安摄

沅江县南大膳人民公社黄栗塘大队土质不好,易旱易涝,粮食产量不高。为了改变低产面貌,大队党组织领导全队社员鼓足干劲,修渠引洞庭湖水灌田,用湖泥、草皮改造低产田,大力积造肥料,力争高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长永摄

正在湘江岸边建设中的株州化工厂,1960年第一季度已经有部分工程提前建成并投入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刘振国摄

双峰县水府庙水库是1958年9月动工的,由于贯彻执行了勤俭办水利的方针,采取了就地取材、工地办工厂等办法,荣获全省水电系统“勤俭办水利”红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省代表团 顾德华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在朝鲜前线负伤失去双脚的一等残废军人——长沙县民办牌楼师范学校先进工作者谢炳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湘潭县青山桥小学教师龚梅珍在1958年宿舍失火时,为了救3个小学生而光荣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胸腔手术上取得出色成就的外科医生谢献(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省代表湘剧演员张福梅握手,左为湖南省代表团团长张孟旭

1960年6月1日至11日,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李涤湘摄

著名的益阳凉蓆,已由手工生产变为机织。工人们创造了一种风琴式织席机,一个人每10小时可织33平方米,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龙治安摄

在盛产木材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各采伐场的工人们,大搞技术革新,用勤劳和智慧改变了过去的笨重体力劳动,使产量大幅度增长。1-8月份,各采伐场已采伐的木材相当于1959年全年的总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刘振国摄

南县长厚公社新建大队在抢收早稻中,注意细收细打,做到颗粒还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云风摄

永兴县马田公社大城大队1960年种植的680亩夏红薯,普遍推行了高垅、双行、短苗、平插等先进技术,红薯普遍生长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龙治安摄

1960年入秋以来,在开展“小秋收”和大力收购农副产品的运动中,道县仙子脚公社供销部模范采购员熊仁池主动地深入到沙田大队,与13名社员一起上山采集野生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朱云风摄

常德县全美公社聚宝大队朱湖生产队每个月男社员休假两天,女社员休假四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王平摄

沅江县万子湖公社嘉禾大队2年来坚持实行定额评工记分和按劳分配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龙文明摄

古丈县巨龙人民公社建立的茶叶中学,开办两年来,全校已有8名教职员和118名学生,共有茶田100多亩,并修建和扩大了校舍,新建了一个制茶厂和许多采茶、制茶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龙治安摄

桂阳县太和农业中学是1958年办起来的,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全校已有14位教职员,285个学生。学校除了耕种六百亩土地外,还办了农药、木工、缝纫等八个工厂,师生们在1959年为公社创造四万多元的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常德县全美公社南湖大队“三八”生产队队长李翠珍,领导的这个妇女水稻生产队,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中做出了优异成绩,连续两年获得水稻丰收。1960年3月,李翠珍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三八”生产队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