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楼市快速下滑,国家频频出台支持政策却难见成效。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市场信心不足。在连续数轮"催买房"未果后,国家终于要动真格了。透过5月17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释放的信号,我们可以预判,明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将呈现三大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房难见成效的原因

为何国家三令五申,楼市却无动于衷?根本原因在于购房者信心不足。一方面,解决刚需的购房者担心房价继续下跌,宁愿多等一等,也不敢贸然出手。毕竟,动辄数百万的买卖,稍有闪失就是血本无归。另一方面,投资客担心房产价格持续波动,资产升值无望,观望情绪更加浓厚。毕竟炒楼赚钱的逻辑,就是低买高卖、价升者得。

而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前车之鉴,更是让市场谈"楼"色变。上世纪80年代,日本房价一路狂飙,百姓倾其所有,纷纷加入炒房大军。然而好景不长,泡沫终究破裂,房价一泻千里,无数家庭因此而倾家荡产,经济也遭受重创。这段惨痛历史,至今仍在国人心中挥之不去。

国家将出手干预楼市的三大信号

面对楼市的持续低迷,国家终于坐不住了。5月17日的政策吹风会上,国务院连发三大信号,预示着强有力的调控措施即将出台。

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将再度下调,各降5个百分点。将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刺激改善性需求入场。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被取消。这意味着贷款利率可向下浮动,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同时这一政策还允许地方因城施策,对商品房和保障房实行差别化利率,既满足刚需,又防止投机。第三,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支持地方国企收购积压商品房。这是化解房企风险、去化库存的重要举措。

种种迹象表明,国家将综合运用财税、金融、行政等多种手段,对楼市实施精准调控,力促其尽快走出寒冬。

楼市未来将呈现三大变化

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将显著增加。政府将通过回购商品房,加大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房的建设力度,切实满足刚性住房需求。

商品房市场的投资投机需求将受到抑制。商业性楼盘开发将更加谨慎。在需求不旺、融资受限的双重压力下,房企将主动控制拿地节奏,减少市场投放,去库存将成为主旋律。房价或将阶段性下行,但不会出现断崖式暴跌。

在需求端,各项利好政策将为市场托底;在供给端,房企主动收缩、去库存,将减轻价格下行压力。房价长期走势,仍将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房地产市场将告别非理性繁荣,步入稳健发展的新时代。在这场市场出清、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有形之手"将发挥关键作用。作为普通购房者,应理性看待当前的政策利好,既不盲从,也不犹豫,根据自身需求和承受能力,适时做出选择。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