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长期受间断性胃部隐痛困扰的患者王先生,带着不安与期盼,来到河北大学附属邯郸明仁医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希望找到胃部隐痛的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消化内镜中心,胃镜如医生之眼,深入患者体内,细致观察每一处细节。检查结果揭示了真相:患者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胃部隐痛不适的根源。然而,检查还意外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定时炸弹”——贲门区域出现局灶性病变。通过内镜取材活检,病理诊断明确了病变性质:重度不典型增生。这是一种虽不立即引发明显不适,但潜藏巨大风险的疾病。所幸发现及时,病变尚处于局限阶段。医生们迅速行动,决定采用先进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为患者解除隐患。在省级专家指导下,内镜医师精准操作,成功完成了“经胃镜下贲门病变黏膜剥离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长久以来的隐痛随着手术的成功而得以消除。

在日常诊疗中,许多看似普通的症状,为何发现时已是癌症晚期?若该患者没有溃疡症状,便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预后不容乐观,生活质量也将大幅下降。这正是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意义,因为无症状往往是早期癌症的“隐身衣”。而胃肠镜,则是发现消化道早癌的“火眼金睛”。关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和胃肠镜检查,河北大学附属邯郸明仁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专家作了详细介绍。

什么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SD流程图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在黏膜下注射后,利用各类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一种内镜微创技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有什么优点呢?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属于微创治疗,创伤小,费用低,无需改变解剖结构,能达到与传统开腹手术相近的治疗效果,且术后生存质量高。近年来,ESD技术已在国内及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成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此技术能实现较大病变的整块切除,并提供精确的病理诊断分期。

胃肠镜检查并不“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及胃肠镜检查,不少人内心会犯嘀咕:“我目前身体健康,毫无不适,体检的各项化验结果也都正常,为何还要进行胃肠镜检查呢?更何况,我听说肠道准备的过程相当难受,做胃肠镜会不会带来什么副作用?”正因如此,大家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拒绝检查,甚至多数人自信地认为,只要消化良好、排泄顺畅,消化道肿瘤就绝不会找上门来。然而,他们却忽视了,推迟检查可能会让潜在的消化道肿瘤悄无声息地滋生与发展,从而错失了早期发现癌症的宝贵机会。

实际上,这反映出大家对胃肠镜检查的了解尚显不足。一般而言,肠道准备的过程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痛苦难耐。如今,无痛胃肠镜技术已经广泛普及,使得检查过程更加舒适。因此,我们应该坦然接受胃肠镜检查,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哪些人群需及时进行胃肠镜检查呢?

1.40岁以上人群;

2.有痔疮、长期便血、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或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者;

3.直系亲属有消化道肿瘤病史者;

4.有慢性阑尾炎、胃肠道息肉、炎症性肠病、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者;

5.长期精神抑郁、近三个月体重明显下降者;

6.肥胖者、三高疾病患者,其患消化道癌的风险高于正常人;

7.有间断性消化道溃疡的患者;

8.生活在消化道肿瘤高发地区者;

9.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

10.喜食腌制食品、高盐、高脂、高蛋白、油炸等食品者;

11.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者;

12.消化道术后需要定期复查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