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无人机为何打不完?

在俄乌战场上,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武器——无人机,却悄然成为了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力量。面对俄军重炮集群的猛烈轰击,乌军似乎总能以源源不断的无人机进行反击,令人不禁好奇:乌军的无人机,为何仿佛永远也打不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俄乌冲突的广阔舞台上,无人机以其灵活机动、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特点,迅速成为双方竞相争夺的焦点。尤其对于乌军而言,在重武器匮乏的困境下,无人机几乎成为了他们手中的“杀手锏”。据统计,俄军虽已击落超过2万架乌军无人机,但这一数字并未能阻止乌军无人机如潮水般涌来,它们如同战场上的幽灵,不断给俄军制造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乌军的战术体系中,无人机不仅仅是简单的侦察工具,更是重要的打击手段。这些小巧灵活的飞行器,被赋予了“飞行炮弹”的角色,携带各种弹药执行自杀式袭击任务。从F1手榴弹到RPG火箭弹,甚至是改装的FPV自杀性无人机,它们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死亡弧线,精准打击俄军目标。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作战方式,让乌军即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对俄军构成巨大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国帮助乌克兰购买无人机

面对国际社会的制裁与封锁,乌军如何维持无人机的持续供应?答案在于其巧妙的第三方采购策略。据报道,乌克兰通过波兰等第三方国家的企业,大量采购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如DJI Mavic系列等。这些无人机不仅性能优越,而且易于获取和维护,为乌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火力支持。此外,还有众多私人企业家和慈善组织参与其中,为乌军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共同构建起一条隐形的补给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外部采购,乌军还积极发展本土无人机制造能力。据称,乌克兰一年内能够制造并消耗100万架无人机,这一数字令人咋舌。这展示了乌军强大的工业动员能力,也体现了其在无人机技术领域的快速进步。通过自主研发和生产线扩建,乌军正逐步实现无人机的自给自足,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战场上的优势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乌军无人机的持续威胁,俄军也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应对。一方面,俄军加强了电子战系统的部署和运用,通过干扰和压制敌方无人机的通信和导航系统,降低其作战效能。另一方面,俄军还升级了防空体系,增加了高射炮和霰弹枪等防空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以应对无人机群的密集攻击。尽管如此,俄军仍难以完全切断乌军无人机的供应和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