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激发非遗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绵阳市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探索

周有燚

蜀道咽喉,剑门锁钥,逶迤涪江孕育五千年灿烂文明;天府沃土,川西重镇,汉羌藏回绘制八百里锦绣山川。中国科技城——绵阳,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和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是诗仙李白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出生地,黄帝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夏王朝的缔造者大禹的诞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绵阳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深厚的人文历史、多民族繁衍生息孕育了绵阳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截至2022年12月,区域内已经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7项,省级名录57项,市级名录174项,县级名录300余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29人,市级177人(以上数据去除已故和放弃传承的人数)。区域内同时建设有国家级羌文化生态保护区、省级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成非遗工坊17所。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年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非遗的身影显得特别活跃,文化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力,其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以非遗工坊建设为抓手,扩大就业,促进产业发展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加大对脱贫地区的非遗保护支持力度,以非遗工坊建设为抓手,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乡村是非遗生存发展的土壤,乡村振兴非遗不能缺席,非遗工坊能够直接让民众实实在在的受益,能够提升民众的自信。尤其是乡村留守的妇女,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益,切实提升了家庭地位,增强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北川非遗工坊——振兴茶叶合作社,在代表性传承人、工坊负责人吴红的带领下由最初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104户,其中在脱贫攻坚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9户。合作社与周边的岩羊、景家、海元村等签订合作协议,先后建成大水、景家、岩羊茶叶示范基地3处。依托合作社,2018年29户贫困户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每户增收1.2万元。随着振兴茶叶合作社的发展,以非遗羌茶技艺传承授徒培训制茶学员累计886人,带动农户共增收25万元,大水村1500亩老茶园,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基础”。2022年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今后北川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辐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川非遗工坊——羌族草竹编研学体验培训,在代表性传承人、工坊负责人黄强的组织下,带领团队从2012年开始,开展羌族草编野外调查和羌族草编技艺的编织流程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影像资料,形成近10万字调研总结,完成《羌族草编培训教材》。工坊在市县文广旅局、扶贫局、人社局、工会、残联、妇联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开展非遗扶贫培训200多期,培训留守妇女和残疾人朋友1万多人次,带动当地就业超过5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超过60人,在北川各个乡镇利用当地文化站,建立羌族草编传承保护和生产基地20余处。同时,在文化输出上为凉山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及贵州镇远县等地的彝族、苗族、侗族、傈僳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同胞开展草编培训,在传承、推广民族文化的同时,增进了民族团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培养优秀带头人,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非遗是活态传承的,具有传承能力的带头人显得尤为重要。推动将优秀非遗工坊带头人培育成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乡村工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研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利用高校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帮助非遗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通过优秀带头人去帮助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甚至零技能的乡村群众,帮助他们通过技能实现就业,充分调动了脱贫地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带头人,推动在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羌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云珍,常年开展羌绣技能培训,帮助北川周边残疾人员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工坊在2020年共开展羌绣培训4期共200人,其中免费培训绣娘30人。当前在工坊就业人员100人,其中脱贫户40人,残疾人7人。为了传承羌绣,陈云珍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全心投入羌绣发展,把羌绣作为终身事业追求。前后累计培训学员10000余人,包括留守妇女、残疾人、单亲妈妈等。创立北川羌族自治县云珍羌绣专业合作社、北川伊珎羌绣有限公司,通过建立的公司,将绣娘的所有产品进行回收,并将订单提供给绣娘加工,逐步形成了生产、回收、销售一体化。因为突出的贡献,她受邀参加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言;2015年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2016年6月获首批“羌山英才”骨干人才称号;2019年7月获“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10月1日受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观礼;2022年,当选为中共二十大代表,在民族地区非遗的传承、培训、经济转化等方面切实起到了引领作用。

三、强化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非遗蕴含的文化价值得到广泛传播,社会认同感明显增强,人民群众欣赏、购买、使用非遗产品的意愿日益强烈。让传承人群通过参与生产实现收益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强化品牌效应的基础上,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展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

北川禹珍非遗工坊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镇,工坊既是北川禹珍实业有限公司的腊肉生产加工厂,也是北川禹珍老腊肉技艺传习所。工坊现有手工技艺师6名,电子商务培训师4名,在相关乡镇开展技能培训500人次,年销售额近亿元。工坊的建立带动坝底、贯岭和禹里等地数千农户增收致富,其中建卡贫困户80余户增收885.32万元,带动县内外6个贫困村增收1280余万元。工坊带头人王华祁被评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和“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1999年,王华祁创建北川禹珍实业有限公司,坚持守正创新、匠心打造“禹珍”品牌系列产品,以北川老腊肉为载体,从黑猪原材料的原产地保护、产品工艺、羌文化推广等多方面入手,发展产业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促进北川老腊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产品通过了ISO9001、HACCP和ISO14001等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形成了北川生态黑猪生鲜、老腊肉、菌类山珍、粮油等独具羌乡风味的系列产品。2018年1月禹珍公司在成都举办“2018腊味节暨北川腊肉新品发布会”,扩大了北川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将“羌族腊肉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助推“大美羌城,生态强县,小康北川”建设。通过多年努力,“禹珍”商标被评为绵阳市知名商标;“禹珍”北川老腊肉获评第六届四川省农博会最受欢迎“四川扶贫”产品;“禹珍”北川黑猪腊肉荣获“四川优秀旅游食品”称号。品牌的逐渐推出,产品包装的设计,产品品质的提高,让“禹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了独特优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得到良性循环发展,为今后的产业扩大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项目特点互补,扩大对外宣传,推动整体性发展

非遗形态丰富多彩,各项目展示方式和特色差异较大,产业化进程参差不齐。需要在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地域文化特点、尊重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各非遗项目的自身特点和魅力,叠加“非遗+非遗”“非遗+旅游”“非遗+民宿”等多元思维,促进各项目间的相互成就,提升整体发展能力。多年来,绵阳市努力打破“盆地思维”,推动非遗整体走出去,让外地群众走进来。

近年来,形成了国际非遗节、文化遗产日、非遗“四进工程”等常态化展示、展销、展演。在这种综合性活动中,依托具有产品化项目展销,主管部门以补贴形式采购民间文艺进行展演,形成“非遗+非遗”的局面,促进非产品化项目的发展。同时达到了区域文化的宣传作用,为引导社会大众深入乡村体验“非遗+旅游”“非遗+民宿”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2022年,绵阳市委市政府推出“绵品出川”重要活动,将科技、农特产、文旅三大板块分别打造并推向沿海城市,为的是“走出去”打响“绵阳造”区域品牌,“引进来”打开人才、项目的“合作之门”。当前已经开展了厦门、东莞、苏州、衢州站的活动。在文旅板块,非遗是重中之重。其中除产品化项目外,手工、民俗活态展示(如跳曹盖、擀花腰带、羌绣体验等),以及羌族、白马藏族歌舞,成为“绵品出川”的一大亮点。以这种活态展示展演的方式,吸引当地市民的目光,推介绵阳的景点、民宿、非遗活态体验,向当地市民发放套票和优惠券。其根本在于让更多的人走近绵阳、走近民宿、走近非遗。通过“绵品出川”活动,产品化项目销售、签约金额近亿元,为后续生产、就业提供了保障,极大地促进乡村振兴。

激发非遗活力,助力乡村振兴,二者之间不是单向助力,而是非遗和乡村振兴相互赋能,相互助力,良性互动。在乡村振兴中,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精神的载体,使乡村有了灵魂。另一方面,一些经济价值突出的非遗项目又在乡村产业发展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长点,形成了特色产业,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兴旺,为村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有效途径。绵阳的潼川豆豉、马槽酒、羌族水磨漆艺、民族服饰、非遗工坊、特色村落等,在乡村振兴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化与经济互动中,使得传统非遗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以更新的面貌、更多样的方式、更迷人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使今天的乡村更有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更加多彩和美好,使乡村振兴更加有持久的动力和支撑。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有燚(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编主任)

整理:《巴蜀史志》编辑部 天下志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