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在当时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在这场战役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惊人之举,永留在五圣山。当英雄的遗体运下来之后,是谁为英雄装殓了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继光油画

黄继光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完的情况下,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当他的遗体运下来后,他那高高举起的双臂僵硬着怎么也放不下来。四位女护士费尽心思,为黄继光整理遗体,同时,也揭开了人们心中的一个谜团——是谁装殓了黄继光的遗体。

1930年,黄继光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小山村。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因身高不够没有被选中。但来征兵的营长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最后破格录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年7月,他被分配到第十五军一三五团二营任通信员。由于黄继光工作出色,人又机灵,营长点名调他到营部当通信员。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了。营部的几个通信员便日夜在炮火下奔跑,送信、传达命令,接电线、背伤员。黄继光在战斗打响后的4天4夜中,都是在敌人炮火封锁的道路上度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甘岭

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空前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在当时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联合国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航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志愿军也陆续投入兵力4万余人,发射炮弹40万发。阵地上草木荡然无存,岩石构成的山头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

在这样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火海弹雨中,志愿军能够打退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主要原因在于有无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

黄继光牺牲之时,敌我双方还都处于激烈的对峙阶段,“拉锯” 式的战斗还在不断进行。这样,前方英雄的遗体一时运送不下来,约在黄继光牺牲后三四天,黄继光的遗体才运送到后方的卫生所。卫生所里最早看见黄继光遗体的是卫生员王清珍、官仪芝、何成君和张向珍四位女卫生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清珍

刚刚运下来的黄继光烈士的遗体整个人看上去像刚从冷库里搬出来一样,两手仍高举着,保持着趴在地堡上的姿势。他左肩斜挎着挎包,右肩挎着水壶和手电筒。他的胸腔被子弹打烂,到处是子弹孔,似蜂窝一般,胸前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血洞,就连他身上背的手电筒和水壶也挨了不少敌人的子弹。衣服上的鲜血早已凝涸了,紧紧贴在身上。

在整理黄继光的遗体时,让这些卫生员们费了不少脑筋。由于血流的时间较长,加上天气又冷,血衣紧紧贴在他身上无法脱掉。师卫生所设在五圣山后边的几个坑道里,条件十分艰苦。野战医院卫生员王清珍和战友们,先将黄继光脸上的血迹洗干净,再用温水把衣服烫软了,使衣服离开皮肤后再用剪刀一块块剪掉。但在给黄继光的遗体穿新军服时,他那高高举起的双臂僵硬着怎么也放不下来。

四个女卫生员和另外三个男同志一合计,便找来四五个小汽油桶用铁丝串起来,多烧些热水给他用热毛巾捂,这时候关键要把握好水的温度,太热了,容易烫坏他的皮肤;稍冷些,毛巾又凉得快,没多大效果。于是王清珍她们先把烫热的毛巾放在自己手背上试温度,一旦稍凉后,赶快再敷到黄继光的手臂上。第一天效果不是很大,但她们几个信心很大,白天悟晚上悟,一直到第二天,黄继光僵硬的双臂才稍稍能有一点点活动,敷到第三天,黄继光的双臂及整个身子都软下来了。当四肢也能活动时,她们才给他穿上一身崭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然后,将遗体装进了从祖国运来的棺材里。

时隔不久,黄继光烈士遗体转运回祖国,安葬在沈阳烈士陵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