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要带上高校毕业生一起来探岗的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弘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闵行区七宝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就业指导员林颖化身"主播",走访有招岗需求的企业,通过短视频,求职青年跟着就业老师和企业HR浏览企业环境、感受职场氛围、了解福利待遇。类似于"带人看岗"这种全新的求职模式,吸引了不少青年关注。

在与青年接触的过程中相互启发,七宝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打造了"青藤"系列特色就业服务品牌,让企业和求职者"屏对屏"互动、"零距离"沟通,助力青年就业成长,攀"藤"而上,也由此获得"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越来越多青年参与‘探岗’了。"七宝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专职副主任姚晓清介绍,自推出该就业服务新模式以来,共为273名青年提供就业服务,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人数135人。

七宝镇对于就业服务的探索是一个缩影,今年上海将"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市人社部门在全市推广"将服务阵地延伸到家门口,将服务队伍沉入网格里,把就业服务及时送到社区居民手中"的理念,推进350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建设,这些"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点也因地制宜创设新模式,"小七探岗"正是其中之一。

摸清底数,建立就业需求信息库

7月,上海弘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人事找到七宝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寻求帮助,他们亟需招聘行政和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人才。根据需求,该服务中心筛选出专业匹配的应届毕业生,为他们优化简历,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指导,最终有6名毕业生以及青年报名参加了"小七探岗"。

"企业觉得这种形式很适合年轻的团队,后续也会持续关注。"弘连网络人事经理介绍,企业在互联网、服务器等电子数据取证领域中拥有70多项软硬件知识产权和专利,对人才的选拔也比较严格和全面,而"沉浸式"的探岗增加了相互沟通,提升了面试效率。

姚晓清扎根基层就业工作十余年,她认为一直以来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做出巨大的努力,但是很多时候得到的反馈却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某个服务环节的缺失或不到位,导致就业服务链条的"中断", 精心开发和挖掘的岗位和宣传政策无法在各个环节及时"推送"给求职者。她见证了就业援助员们从手翻厚厚一沓的摸底调查和就业服务记录,到如今各种信息化系统平台操作,这无疑是从繁到简的过程,但就业服务却越来越精细化。

七宝镇导入人口众多,如何高效地帮助广大社区居民实现就近就业、高质量就业?姚晓清和团队科学谋划智慧就业管理模式,建立了七宝镇就业情况底数信息库,针对重点企业和重点群体开展需求排摸3万余人次,在此基础上,团队建立就业问题服务需求的全链条、闭环式工作流程,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推荐,并进行专场招聘会、面试会,挖掘提供了7112个岗位,加速人岗双向奔赴。

就业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如何通过新的服务机制、新的工作模式、新的呈现方式,助力求职者早日就业?团队年轻人拥抱互联网,走到镜头前用"青言青语"讲述就业政策、面试技巧、直播探岗。通过打造"创享七宝"创业特色服务品牌,更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积极作用,去年创业带动就业企业共有86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扩展空间,打造需求、培训、就业创业的服务"闭环"

小崔是2023年的毕业生,去年在七宝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参加见习。尽管他做事认真负责,但在与陌生人交谈时还比较缺乏自信。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服务中心职业指导老师推荐小崔到吴宝社区就业服务站参加"求职技巧""模拟面试"等体验式自我评估,并邀请市就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导师,对其同步进行岗位匹配和现场面试。两个月后,小崔成功与一家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此后顺利通过试用期,迈入职场之门。

目前,七宝镇已建成4个社区就业服务站。这也是"青藤一小时"系列职业指导课程的有效载体。自去年10月首批就业服务站建站以来,七宝镇已在多个社区开展了13场"创+求职集市"活动,为1052位求职者提供就业创业帮扶。求职集市还融合了多种创业服务元素,无缝衔接企业岗位需求,提供精准供需匹配,打造需求、培训、就业创业一体化的"闭环服务圈"。

七宝老街蒲溪社区就业服务站是全市首家"景门口"就业服务站。"这里人流量大,结合古镇作为4A级旅游景区的优势,为求职者挖潜。"姚晓清介绍,他们挖掘老街的商圈资源,拓展出不少零工岗位需求。

"在传统就业无法覆盖所有群体的当下,各种新的就业形态不断涌现,相关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她透露,将在七宝镇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中嵌入就业服务站的功能,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以服务入手,着力构建全过程的公共就业服务支撑体系。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正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就业优先"战略,科学筹划、提前部署,打造全周期就业服务链,更高质量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

作者:祝越

文:祝越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顾一琼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