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在北方农村的玉米地里吹奏西洋乐器的画面吗?
位于河北省中部的武强县周窝村,是一座被音乐包围的村庄。走在村里,你会发现,无论街头巷尾还是田间地头,到处都能听到西洋乐器发出的动人旋律。
得益于当地乐器产业的发展,周窝村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让音乐融入村民生活,建成融乐器生产、音乐研学、观光旅游、文艺演出于一体的音乐小镇,带动3000多人就业。音乐产业使村民的物质生活更富足,音乐也改变了大家的精神气质。茶余饭后、农闲之时,村民们不再喝酒、打牌,而是三五成群练习演奏乐器,自发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时光回到20世纪50年代,那时的周窝村,农民缺吃少穿,农业生产基本上靠天吃饭。因为缺电,副业也搞不起来,日子过得紧巴巴。吃饭问题尚未解决,遑论文化生活。今昔对比,同样一个周窝村,“换了人间”。而周窝村的文化变迁,正是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
75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乡村文化建设实现从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的“送文化”,到构建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村民在家门口“种文化”“兴文化”的根本性转变。农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充实,乡亲们精气神持续提升,农耕文化传承发展更富活力,乡村文明绽放出新时代的瑰丽华彩。
建章立制,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文盲率高达95%,一场全国性扫盲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各地农村在完善正规化学校教育体制的同时,积极开办农民业余文化学校、记工学习班、识字班等,翻身做主的农民群众学习热情高涨。
随着扫盲运动的深入开展,不少掌握了文化知识的农民主动行动起来,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如地方戏曲、快板、秧歌等,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生产生活的热情。
乡村一直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场域和母题。20世纪50年代,一批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批文学作品问世,比如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赵树理的《三里湾》等,展现了中国农民的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
响应毛主席号召,1958年,全国范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民歌运动”,农民积极参与其中并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出现“如今唱歌用箩装,千箩万箩堆满仓”的生动局面。农民在自己熟悉的文化语境中实现了自我教育,改掉了不良习气,增强了自信心、自豪感,农民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精神粮仓不断丰盈,曾经被批判的民间艺术、戏曲曲艺等得到传承弘扬。1996年,国家启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逐步完善乡村文化服务体系。1998年,国家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乡村文化信息传播渠道大幅改善,村民文化生活日渐丰富。
进入新世纪,国力进一步增强,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向农村倾斜,补齐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内的民生短板。伴随着“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文化民生”等文化发展思路的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
在云南省大关县玉碗镇何家坡村,“流动图书车”吸引了很多村民和孩子,志愿者们陆续为村民和孩子们发放图书、文具等,领到书的孩子脸上洋溢着喜悦。
大关县地处乌蒙山腹地,很长时间以来,由于交通闭塞、经济滞后,山里的村民文化生活贫瘠,他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县图书馆工作人员便背着背篓,装满书籍、文具,沿着蜿蜒的山间小道,走进村村寨寨,将“精神食粮”送到大山深处。受益于“背篓图书馆”,如今也是“背篓图书馆”志愿者的刘向群说,“现在,我在镇上工作,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正在读书的孩子们:读书有用,读书可以带你走出大山,去更广阔的天地;也可以选择回到大山,用学到的本领建设家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在广袤乡村,一家家农家书屋改建提升,一项项民俗活动热闹非凡,一座座乡村文化礼堂亮了起来……农村文化建设扎实开展,不断提振群众精气神。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截至2023年底,我国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超过57万个,农家书屋58.7万家。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写入其中。
文化滋养,农民精神面貌持续提升
“红艳艳的太阳宁夏川,红丢丢的枸杞亮人眼,红彤彤的脸蛋笑开颜,红火火的日子好喜欢……”傍晚,在宁夏中宁县大战场镇红宝村文化站内,一首首歌唱农村新生活的歌曲通过一台大音箱,传遍村头村尾。
这支农民合唱团的成立,缘于2019年中宁县文化馆干部李震宏在一次“送文化下乡”活动中,被当地农民对文化生活的强烈渴望所打动,于是在此创建了农民合唱团,想让文艺真正扎根乡野。如今,村民越唱越舒心,唱出了文明乡风,还在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
“我们歌里唱的‘树高么千尺离不了根,宁夏人最念党的恩’,就是我们心里最想说的话。”团员敖志立回忆起昔日的生活,“一看见蓝天就害怕,不下雨,人喝的水都缺乏,生存全靠国家救济。那个年月,人们连饭都吃不饱,哪里会有闲钱去搞文化活动呢。”
三十多年前,大战场镇曾是一片“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沙石跑”的荒滩,在国家帮扶政策下,部分贫困群众从祖辈生活的西海固地区离开,千里跋涉到大战场镇,战风沙、拓荒地,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起“干沙滩变金沙滩”的新生活。
如今,出彩的文化文艺活动,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充实,精神风貌不断提升。经常登台,村民们变得越来越自信开朗;经常互动,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融洽;经常比赛,村民们在深度沉浸的赛事体验中,与本土本村产生了更牢固的情感联结……
近年来,“村BA”“村超”等“村味”体育活动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大放异彩;律动在村头巷尾的广场舞,越来越有艺术范和时尚感;接地气的特色“村晚”,不断与特色节庆节日、民族文化传承、旅游产业发展相融合;农民阅读量不断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知识力量;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让城乡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更丰盈;艺术乡建用美的力量点亮着乡村,让乡村更美好。同时,各地着力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古镇、古村落、古建筑、农业遗迹等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
移风易俗,文明新风遍吹广袤田野
彩礼源于我国古代婚姻习俗中的“六礼”,是缔结婚姻过程中男方送给女方的一份寓意喜庆的物品。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家庭必需物品“4合1工程”,即桌子、凳子、柜子、床和衣柜;到七十年代的“三转一响”,也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再到八九十年代的“4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进入21世纪,彩礼金额火箭式上升,出现“万紫千红一片绿”“九斤红”“金山绿水”等现象……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彩礼一步一个台阶涨上去。
天价彩礼让部分群众对婚姻望而却步,损害了社会正常的婚姻秩序,往往还会为婚姻生活埋下“定时炸弹”,成为夫妻婚后吵架等不和谐事件的导火索。有的家庭举家负债,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因此返贫致贫。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天价彩礼,如何才能告别“天价”,回归“爱”与“礼”?
2022年,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印发了《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强调要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创新治理方式、形成长效机制。
今年年初,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的魏丽华与丈夫完成了结婚登记,没有收彩礼,而是为父母缴纳了养老保险。
“县里倡导‘不送彩礼送保障’,女婿可为岳父、岳母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满15年后,岳父、岳母每月可领取一定数量养老金。”大田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桂珍说。当地通过征求意见,还提出了彩礼的倡导性标准,即彩礼不应超过近3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总和,切实减轻了人民负担。
推进移风易俗,治理“高价彩礼”,理应兼顾社会效益与传统的人情理念。河北河间,23对新人参加低彩礼集体婚礼,领取新婚文明家庭证书和新婚贺礼;江苏苏州,“乘着地铁去结婚”成为城市新品牌;重庆涪陵,一对新人用公交车当婚车……婚恋新风尚,日益在城乡年轻人中流行 。
多年来,各地多部门联合发力系统化施治,通过细化村规民约、规范红白理事会章程、建立“新风食堂”、给予礼遇嘉奖、提升农村养老保障力度等方式,培育红白喜事“适度办”的文明乡风,引导农民参与其中,农民的人情、宴席、彩礼等支出负担明显减轻,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逐渐发生改变。
走过75年,中国农村逐渐告别了封闭落后、陈规陋习,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激荡在广袤田野间,获得感、满足感洋溢在亿万农民的笑脸上。
1949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文盲率高达95%。国家开始扫盲运动,各地开办农民业余文化学校、记工学习班、识字班等,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1958年
全国范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民歌运动”,农民积极参与其中并表达出自己的心声,他们在自己熟悉的文化语境中实现了自我教育,增强了自信心、自豪感。同年起,全国先后有100多个县开展了有组织的农民画创作,典型者如江苏邳州、河北辛集、陕西鄠邑、上海金山等。
1996年
启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逐步完善乡村文化服务体系。
1998年
国家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乡村文化信息传播渠道大幅改善,村民文化生活变得丰富。
2017年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2018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目标和任务。
2019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推动数字文化在农村普及,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
2022年
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一个个有力举措破除陈规陋习,一项项重大部署厚植新风正气。
2023年
我国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超过57万个,农家书屋58.7万家。
2024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写入其中。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崔现芳
图片:新华社
设计:刘念 崔鹏家
监制:王岩 编辑:刘漪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