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
许多著名的艺术家都是在北京扬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所谓的“京圈”。
一晃几十年过去,当初的“京圈”如今也历经了三代的发展。
只是大多数却一代不如一代,压根没有延续祖上的才气能力,简直是浪费得天独厚的家庭资源。
怪不得被调侃:原本出生在罗马,之后走的每一步却离罗马越来越远。
陈大愚
陈佩斯一家人应该算是“京圈”内有名的人物,祖孙三代都在演艺圈内打拼。
父亲是一代老艺术家陈强,儿子陈大愚却有些不争气,只能依靠父辈的余荫谋求发展。
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勇于加入革命队伍,为了抗日救国四处表演节目鼓舞民众。
在延安的日子里,他们这些演员需要时不时下部队演出,可是谁都不想演反派角色。
只有陈强接过了这个苦担子,主动扮演起了反面人物,最著名的就是《白毛女》中的黄世仁。
因为陈强的表演太过传神,以至于许多战士都误认为他真是地主老财。
差点闹出要枪毙“黄世仁”的笑话,从陈强对这一角色的演绎就可以看出他的功底之深厚。
1961年,陈强又一次出演了大反派,这次是《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
这是一个不亚于黄世仁的角色,但是两者的“恶”又是不同的,为此陈强下了一番苦功。
抛弃了以往的公式化表演,将一个狡猾狠辣的南霸天诠释的淋漓尽致。
而身为陈强儿子的陈佩斯受到浓厚表演氛围和天生的基因双重熏陶,打小就热爱表演。
他的演艺道路上也多亏了父亲的帮助。
1979年,王好为导演正在筹备自己的家庭喜剧电影《瞧这一家子》。
电影中的父亲一角由陈强饰演,而儿子则是由陈佩斯来饰演。
这既是陈佩斯第一次主演电影,也是父子俩第一次荧屏合作。
此后两人接连在《夕照街》《父与子》《二子开店》等电影中默契配合。
除去电影外,陈佩斯从1984年开始就成为了央视春晚的“收视密码”。
他和朱时茂的搭档给观众带来了许多笑料,两人“一正一邪”的形象至今被引为佳话。
按道理来说,祖父和父亲都这样优秀,身为第三代的陈大愚应该继承家族的衣钵。
可是从他的表现看来,比起父辈祖辈来差得太远了。
今年已经35岁的陈大愚虽然也是一名演员,但是在娱乐圈中几乎是半个透明人。
形象上既不够帅气又不够搞笑,演技更是一般,完全被长辈光环所掩盖。
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跟着父亲陈佩斯四处演演话剧,出演一些无足轻重的角色。
或者是在短视频平台上利用父亲的名气出出镜,可谓一言难尽。
陈飞宇
陈凯歌和他的父亲陈怀皑都是国内地位举足轻重的导演。
可是他与陈红的儿子陈飞宇虽然也在娱乐圈发展,但是在导演上却没有半点成就。
就连身为演员都没有几部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只能演一些青春偶像剧。
先说说陈凯歌的父亲陈怀皑,他的经历堪称励志,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困的木匠家庭。
换做其他人或许会选择认命,接过木匠的传承,过着清贫的日子。
可是陈怀皑并不这么想,他心怀大志,想改变眼前的局面。
为此他坚持上学读书,中学时期他的父亲去世,家庭的重担压在他的身上。
为了照顾家庭,陈怀皑选择了辍学,在一所小学开始任教,一边教书一边研究戏剧。
抗日战争爆发后,更是带着一片赤子之心去各地宣传抗日戏剧。
1948年,当时的陈怀皑因为长期参加学生运动受到了通缉。
为了避难他来到了香港,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导演生涯。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陈怀皑得到了重用,在北京电影制片厂身居要职。
当时毛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艺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陈怀皑也拍摄出了《青春之歌》《小兵张嘎》等流芳百世的作品。
而他的儿子陈凯歌作为导演,毫不夸张的说在艺术成就上已经与父亲并驾齐驱。
1984年,陈凯歌的第一部作品《黄土地》凭借创新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内涵大获成功。
在国内外都斩获了不少奖项,可以说是“出道即巅峰”。
1987年,陈凯歌又将作家阿城的作品《孩子王》搬上银幕。
充满乡土气息的画面和富有哲理的语言使得这部电影入围了戛纳电影节,这在当时的国内电影界十分罕见。
这两部电影和《大阅兵》并称为陈凯歌的“三部曲”。
真正奠定陈凯歌地位的还是1994年的《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在华语影史上都是一座里程碑。
至今都是豆瓣评分最高的华语片,几十年来没有一部能够超越。
生在这样一个文艺世家,陈飞宇自然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但是从他的表现来看实在不咋地。
自出道以来,拍摄的都是像“学霸”“叛逆少年”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角色。
除了耍帅扮酷之外再没有其它看点。
更难堪的是,2023年陈飞宇还被传出“睡粉”,就连私密照都被曝光了。
这件事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艺人口碑也一路下滑。
巴图
巴图大概是“京圈三代”里混得最不起眼的一位了,这和他的家庭因素关系很大。
虽然父亲是著名导演英达,可是双方根本没有多少交集。
说起来,英家还是满清的皇族后裔,英达的曾祖母是正儿八经的“爱新觉罗氏”。
他的祖父英千里当年也是辅仁大学的教务长,一家子都是身世显赫的名流。
可是到了英达的父亲英若诚,家庭就遭到了大变。
当时的英千里多次参与抗日活动被捕入狱,而英若诚也接连三次被学校开除。
好在有才华的人终究不会被埋没。
1950年,英若诚就进入了北京人艺,可以说是人艺的元老级人物。
一直到特殊年代,他才离开了人艺,走上另一条路。
因为英若诚的外语极好,哪怕是和外国人谈话也游刃有余。
所以他后来去了外文局任职,既是记者也是一名翻译。
在他的努力下,将老舍的名著《茶馆》翻译成英文,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英达也没有落了英家的门风,大学期间就在北大创办了北大剧社,由他担任首届社长。
之后更是远渡重洋在美国密苏里大学进修。
1993年,一部名为《我爱我家》的电视剧一经播出就火爆全国。
这也是我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有着开先河的重大意义,也为后世起到借鉴作用。
而英达正是这部剧的导演。
不仅如此,在表演上英达也是颇有天赋。
电影《甲方乙方》《大腕》里都能看到他的精彩演出,还拿到了百花奖最佳男配。
而身为英家“第三代”的巴图,好像没有将父辈祖辈过人的天赋得以继承。
自小父母离异,他一直跟着母亲宋丹丹生活,为了捧儿子,宋丹丹的确付出了许多。
在宋丹丹主演的电视剧或者电影里,总是能时不时看到巴图的身影。
哪怕是上综艺她也会把儿子带上。
这样不遗余力的捧换做一般人早就红了,可是巴图依旧是默默无闻。
只能在一些影视剧里演一些小角色,至少在影视圈是没有地位可言的。
谢东
歌手谢东在京圈“三代”里是让人比较惋惜的一位。
曾经的他也是国内有名的歌星,只是后来逐渐没落,现在已经沦为“不知名人物”了。
谢东的父亲是一名小有成就的演员,真正不得了的是他的母亲。
母亲马增蕙是家学渊源的单弦表演艺术家,深得其父马连登的真传。
谢东的外祖父马连登是一位足以载入中国曲艺史书的人物。
当时的西河大鼓大多流行在河北地区,北京很少有人喜欢这门艺术。
可是马连登却对西河大鼓情有独钟。
他不仅潜心学习鼓书,还推陈出新,将京剧中的一些形式和西河大鼓融为一体。
开创出了一种新的形式,开创了后来闻名的“马派”西河大鼓。
马连登的女儿马增蕙继承了父亲的衣钵,5岁就开始唱西河大鼓,先后拜了多位名师。
融合了各家之精华,她的作品《一盆饭》曾经还入选过教材。
在那个年代,马增蕙还多次前往中南海为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国家领导表演,这是何等的殊荣。
2018年,马增蕙入选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名单。
她和她的西河大鼓都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在曲艺世家的谢东,对于鼓书倒没什么兴趣,偏偏就喜欢唱歌。
刚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只能做摄像撰稿之类的幕后工作,直到1993年,一首《笑脸》捧红了他。
之后谢东又为多部电视剧唱了主题曲,像什么《宰相刘罗锅》《一地鸡毛》都是其代表作。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坊间一个笑闻传得沸沸扬扬。
因为谢东和相声大师侯宝林长得太过相似,许多人怀疑他是侯家的私生子,显然是以讹传讹。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歌手涌现出来。
而谢东却已经江郎才尽,唱来唱去都是过去的那些歌曲,甚至一时糊涂还走上吸毒的歧途。
如今已经沦落在婚宴或者商场进行表演了,走在路上都没人认得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