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彭德怀在三线的苍凉岁月》

1959年7月,庐山会议后的彭老总离开了原来的岗位,他没有被安排留在北京,而是被放到地方上挂职。对于这样的安排,彭总本身没有什么意见,他一生为公,只要能给国家做贡献,在哪里都是一样。

只是,对于彭老总的安排,组织上还是进行了一番讨论,一直到1965年,才明确了他的挂职处——当时被任命为副总指挥,到西南大三线坐镇,负责那里的工业建设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安排,彭老总感觉有些不适应,和工业相比,他似乎还是更喜欢农村的工作。于是,彭老总主动写信,请求派他到农村去抓农业工作,那方面他比较熟悉。

工业领域,彭老总此前很少涉及,他对这些工作不熟,毛主席得知了此事后,特意找到了彭老总,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让其到西南抓工作。

当然,毛主席还是有别的考虑的,建国后西南方面一直不太平,需要一位能人镇住场子,声望高的彭老总无疑是最合适的,一旦发生战事,彭老总必然能迅速处理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彭老总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工业这些事情他怕难以入手,影响国家大三线的发展。可毛主席的态度十分坚决,于是他也服从了中央的安排,很快就来到成都,开始了自己在大三线的工作。

工作一开始,其实就和自己预期一样,他遇到了不小的阻碍。工业等领域,没有相关知识经验确实难以入手,彭老总空降到这里,一上来面对各地汇报工作,也是难以入手。

当时,在西南大三线,有不少彭老总在志愿军时期的旧部,他们听说老上司来了,都非常高兴,希望彭老总能到他们的厂子那里看看成果。可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知道彭老总的处境,有意在各种事情上制造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好彭老总对待工作十分认真,哪怕自己不够了解,还是坚持实地调研,他扛着巨大的压力,巡视了数十个县、市的项目工地,虽然1966年彭老总已经68岁高龄,但他还是坚持靠着自己一双脚,爬遍了西南的山沟沟。

在这趟漫长的旅行中,彭老总并不是孤独一人,早年间红军长征路上,彭老总与西南地区不少群众都打过交道,当时就有着很深的羁绊。

在巡视的过程中,彭老总经常能遇到自己的故人,有一次彭老总特意来到了大渡河畔,他听人说起曾经冒险为红军摆渡的老船工帅仕高,正在附近治疗眼疾。

得知此事后,他立马请老人来到他这里,见到帅仕高,彭老总再次浮想起了当年的往事。他握住帅仕高的手,高兴地说道:“你是帅仕高吗?我们是老朋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帅仕高认出了眼前的人,正是彭老总,他也非常激动,两人热情地聊了许久。得知帅仕高的情况后,彭老总十分担心,他在临别之际,特意将自己攒下的30块钱留给了老船工,还送给他三包大前门香烟。

对于重情义的彭老总来说,他认为自己理应感谢一下这位伟大的老船工,当年他救了无数红军将士的性命。因此,这件事彭老总没有想太多,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有人居然会抓住这件事,开始制造一些对他不利的言论。

彭老总在西南工作的过程中,那些一直制造麻烦的人,显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这件事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一般人估计都不会注意到,但却依旧被炒作成为“以小恩惠收买人心”,专门开了一个批判会。

得知此事后,彭老总感觉有些无奈,自己只不过是正常的善意举动,就成了这个样子。

1935年5月25日,帅仕高和其他几位船工一道驾驶红军十七勇士乘船,在火力掩护下,留着敌人密集的子弹、炮弹,在炮火连天和惊涛骇浪中,沉着勇敢的驶向对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木船颠簸地将要接近尖石包靠岸时,船突然被急流冲到桃子湾撞在一个大破石上,船马上就要翻了,在这千钩一发之际,帅仕高与三位船工勇敢地跳下船。

在水中,用背顶着船只,另外四个船工用船篱把船抵住岸边,十七勇士飞一样跳上岸去,一排手榴弹,一阵冲锋枪,把冲下来的敌人打垮了,占领了渡口工事。

红军取得了强渡大渡河的胜利,帅仕高和他的船友们立下了大功劳。如今,那些老人们仍然健在的已经不多了,彭老总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感谢他们,没想到事情会逐渐变成这样。

在西南发生的一系列变故,连老船工的事情都要利用,彭老总对这一切有了预感,毕竟他在这里很多糟糕的事情,都是遭到那些有心之人不顾一切的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