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生死总是牵动人心,但有些书店的消亡却是必然。
这类书店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网红心态。就想着怎么出圈,怎么吸引流量。这样的书店一般是“大牌”,不是创始人IP强,就是书店品牌盛名四海,再加上美轮美奂形式感极强的装修,网红目的就基本达到了。
第二,依赖补贴。补贴是好事,但过度依赖补贴且以补贴为商业利益转化,这事就变味了。一家书店的进驻,商务谈得好,在品牌落地,装修设计,日常运维,场地租金各个环节可能都有支持或贴补。但所有的支持都是为了获得一家好好运维的书店,为属地带来文化感。
但这世上最远的距离恰恰是:我把你当成宝爱你支持你,你却把我当成金主偷梁换柱。
当有一天,只要场地方说:这个啥,免租时间到了,要正常收租金了。书店方马上如临大敌,引发生存困境,自媒体四处传扬,然后江湖上就会类似有这样的标题:
“这座城市终究留不下一个书店。”
“短视频时代,又一家书店离我们而去。”
“又一家书店关门了,实体书店还有出路吗?”
人们似乎只关心书店开关这件事,但很少人关心,它为什么开,又为什么关?
第三,以书为形。就是那种流于表面的书店。无论在书店里要做什么跨界的业态,首先要尊重书籍。把书架做得高高地放着书壳,把书架做得大大的,一个格子一本书封面朝外,最可怕的书空间就是,他们以为只要有书就行,那书架上放着的书简直惨不忍睹。书店空间的构建看起来很容易,其实门槛很高,光这书品选择,就淘汰了多少以书店之名存在的空间。
所以,有些书店的死亡是令人扼腕叹息的,而有些书店的消亡是自然而然的。每个人的书心都是纯粹真切,但不能消耗在书店的游戏中。进一步看,这些书店的消亡是帮助行业更清醒地认识书店:书店不只是网红引流的工具,也不只是敷衍于形式的跨界空间,更不是纯商业变现的道具。
无论是大书店还是小书店,它们之所以还能生存,长久生存,唯一的秘诀就是专注于运维,这是最核心的造血之源。即便是后有资本靠山的书店,也经不起长期贴补。除非这家书店身份太特殊了,这是个例。
当你用运维的角度看书店之生存,一切就变得实在多了。书品之选择够不够好,文创之入驻能不能卖,沙龙组织可不可聚人气,定制服务是不是能创新?所在之区域有没有因为书店而增添文化氛围?思考这些问题,这才是正道。
这很难,但不走这样的路,消亡也是必然。
前几年,有个读书界的网红很火。一时之间,全国各地开出很多家以他为IP主题的书店。我也走访了几家,比较失望。从选书到陈列都显得敷衍,当初承诺的各类文化活动更是少之又少。慢慢的,招商的人也明白这其中的商业模式:第三方拿下品牌代理,通过网红IP拿到好的商务条件,然后开书店,至于运维,那是另一回事。
所以,这些年跟一些招商的朋友交流,谈及书店业态,我会坦诚分享:
不要迷恋网红,不要执迷大牌,有些商务条件根本匹配不了,即便匹配了,也要好好测算这样的付出究竟能带来什么样的回报。这回报可以不是物质,但社会价值是什么,必须好好盘算。
一定要找一家有客户基础且有运维能力的书店。没人的时候,他们自己可以找来人,有人时,他们可以用服务粘住人。不用“甲方”要求,他们永远都有源源不断的活动。
最后一定要了解每一家书店的内核是什么,再根据他们成熟的运维模式来匹配招商的需求。
今天我感觉讲多了,收!低调为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