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签 万明华
第7期《读书》版目录
江右书架
在人间烟火处书写山河远阔
——略评第七辑《南酸枣丛书》 盛孝源
书房茶话
读书为治学之舟 万明华
社长总编荐书
《鸢尾文库》:世界文学遗珠的另一种发现 陈波
百家品读
探寻千古之光:中华文化的璀璨之旅 张美伶子
江右书架
在人间烟火处书写山河远阔
——略评第七辑《南酸枣丛书》
□盛孝源
近日,第七辑《南酸枣丛书》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这也是江西省杂文学会向广大读者推出的12名作者的杂文随笔集。该丛书包括《指缝里的时光》(祝国华)、《岁月亦可随身带》(周晓霞)、《话说南昌话》(王治川)、《闲言碎语》(吴慕林)、《浪花拍岸》(徐建星)、《时光的侧影》(邹鹰)、《陶渊明辞职的猜想》(吴黎宏)、《缺的艺术》(吴敏)、《却话西山夜雨时》(程彧)、《赏心乐事》(张应想)、《县城简史》(张新冬)、《孤山夜语》(聂清荣)。
江西首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协主席团原委员、省文联原主席、省作协原主席陈世旭在该丛书序言《文章报国》写道:“江西省杂文学会多年来积极组织江西的杂文写作,并为其结集出版极尽努力,凝聚了一大批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心志高远、颇有成绩的杂文作家,开拓出江西杂文写作的宽阔而坚实的道路,成为江西文学队伍和文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敬可贺。”本套丛书的作者们怀着对社会现实民生的深情关注和对故乡、亲情、风物自然等的执着热爱,以敏锐的思考、鲜活的笔触,或质朴灵动、或深沉优美的语言,在人间烟火处书写山河远阔。
杂文在中国自古有之,而现代杂文(也称杂感),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侧重议论的散文。杂文大都篇幅短小,却又要表现出丰厚深刻的思想内容。因此,杂文需要写作者拥有对现实的关注与担当,有对人性良善和社会道义的寻求。只有对生活有最热切的关注,作者才能写出打动读者的优秀作品。本套丛书的多位作者都是业余坚持杂文创作多年,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与职业阅历,且大都有在行政机关工作的经历,始终保持内在精神上的独立,始终敏锐地审视和关注社会民生,在他们的笔触中或以小见大、举重若轻,或以史为鉴、映照当代,或幽默讽刺、直击本质。例如,祝国华的《学会做个普通人》《请勿热衷更改地名》,吴慕林的《大师何处觅》《一览古今话爱国》,徐建星的《且听贪官如何忏悔》《道德的血液》,吴黎宏的《陶渊明辞职的猜想》《讲真话须有真功夫》,吴敏的《网络用语,且“说人话”》《警惕“直播”背后的伦理失范》等,都是佳作。可以说,这套《南酸枣丛书》也成为他们生活与创作前行路上深深的足迹。
第七辑《南酸枣丛书》是一套杂文随笔集,除杂文外,还有随笔等文体。他们用朴素优美的语言,聚焦脚下最熟悉的土地,书写故乡、亲情、工作、家庭、旅行见闻等,这些都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让生命充满了色彩与温度。
《岁月亦可随身带》的作者周晓霞,退休前是上饶日报社总编辑、高级记者、上饶市作协主席。她在本书中设置“苦乐童年”“金色年华”“亲情相伴”“山水漫步”四辑,娓娓讲述着关于个人成长、亲情、友情与旅行的感悟见闻。她在后记中写道:“一辈子热爱文学,余年无多时,仍然可以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岁月,《岁月亦可随身带》,好好活着,有精力再写,不负人生。”这让我感受到一位温暖智慧的女性乐观向上的心态以及对生活的永远热爱。知名诗人、评论家王治川的《话说南昌话》与他过往出版的作品风格多有不同,但文集中不乏可读耐读之作。他经历颇多坎坷,退休后身体出现亚健康,为此四处求医。《长沙行》记叙的是他第三次到湖南省长沙市寻医问药的经历。尽管寻医之旅中颇多周折,但作者依然豁达、顽强,感受到的是身边人的真诚善良、和蔼可亲。此外,身为社会学家、省级民政杂志主编的邹鹰在《时光的侧影》中结合自己从事基层民政工作及社会工作的研究丰富经历,为我们带来饱含温度和思考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深厚的为民情怀及对社会工作的积极实践。
江西省杂文学会自1991年4月成立至今,已为会员出版7辑《南酸枣丛书》共计81册,难能可贵。除第七辑外,前六辑《南酸枣丛书》有不少作者是江西杂文作家的优秀代表,凸显了“杂文赣军”旺盛的生命力。例如,晏政、危仁晸、刘上洋、杨西璘、省三、赵相如、向尚瞰、褚兢、胡少春、马雪松、王自立、徐建文及作品多次入选丛书的孙建平、讴阳、岩泉等作家。祝愿该学会在江西这片底蕴深厚的文化土壤上不断开拓引领杂文作家创作出版更多精品力作,为赣鄱文化书写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作者系江西省杂文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书房茶话
读书为治学之舟
□万明华
我工作之初,有幸担任图书管理员,然后是语文教师、教研员,后来在传媒和出版领域工作。不负韶华,修得一朵朵“梅花”。读书是我的治学之舟,也引领着我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书本垫起了我人生的高度。
孜孜以求 初识学养
中国人的文化语境始终将“为学”与“立德”“树人”紧密相连,这也就构筑了我所认为“核心学养”的基石,即道德素养与学习素养以及这些素养的时代价值。
2012年12月,我拟定提纲,准备撰写立德树人之道方面的书,于是开始搜集材料,并大量研读。那几年,我读张世欣的《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读李建华、夏建文等的《立德树人之道》,读黄钊的《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上、下卷)等书籍,撰写了近20万字的草稿。
2013年,我决定转换方向,试图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角度着手,重点研究“仁爱、民本、和合、大同、公平、诚信”等主题。我认真研读陈来的《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张岂之的《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许嘉璐的《中华文化前途和使命》等图书。
2014年6月的一个深夜,我随手翻开哲学家牟宗三先生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3卷),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们老师(熊十力)的那一句话:‘为人不易,为学实难。’实在是慨乎言之。这里面有无限的感慨!”
这段话深深地让我感到震撼。顾炎武说:“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如果自己还想为社会、为国家更多地作一点贡献的话,还是应该继续做学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他们的境界不断激励着我,我的研究与写作还要继续。
厚积薄发 大道至简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引用了“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来说明这个道理:做研究,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
我赞叹不已,激动万分,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一个注定难以忘怀的周六,我随手翻阅放在案头上的几本杂志。其中,在几期《课程·教材·教法》中,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章格外醒目,有一期竟然安排了专题版面,我读后感慨万千。我以为新时代中国教育注重探究“核心素养”,可谓抓住了“牛鼻子”!
那天深夜,万籁俱寂,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最后,我索性起床,再次细读了那几期《课程·教材·教法》,又找来了朱永新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对照思考,猛然惊叹:我为什么不借鉴当前大家关注的“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从中国先贤的核心学养这一视角将前面的写作进行大调整、大修改,以期写就一部关于中国先贤核心学养的简史?
埋头专研 笔耕不辍
接下来,我集中精力调整、撰写以及完善书稿。手上有了上百万字的初稿,如何通过“为学之道——中国先贤的核心学养”这条线索重新建构,进行资料的整合、删减,提炼出有价值的素材,补充完善新的资料,特别是融入现代学习的新思想、新观点,融合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影响,这是颇费心力的。
为了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我坚持边读书、边写作。这些年来,我把准备撰写的先贤人物全集差不多买回家,也将他们这些先贤的传记、评论图书买回家。家中藏书越来越多,我就搬入新的房间,整了一层书房,斋号“明澜轩”。同时,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入学术期刊网络查询有关论文,进入“中国传统名著宝库”等数据资源库搜寻有关资料。经过6年时间,凝聚着我半生心血的60万字学术之作《为学之道——中国先贤的核心学养》,终于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回顾我这么多年的读书写作历程,心潮澎湃,其中《论语》《近思录》《传习录》等给我影响最为深远,其中的先贤人物一直是我学术的楷模和追求。无论在求学过程中,还是在生活工作历程中,即使深陷泥泞,我还是依然仰望星空。我始终感叹着司马迁瞻仰孔子像时的感叹:“《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是我心灵深处对读书、写作以及先贤人物憧憬的真诚呼唤!
■链接:影响自己成长的书单
1.韩兆琦译注,《史记》,中华书局1949年版
2.〔法〕罗曼·罗兰,傅雷译,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4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
4.《庄子》,中华书局1987年版
5.〔美〕莱曼·弗兰克·鲍姆著,童天遥译,长篇小说《绿野仙踪》,中华书局1991年版
(作者系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总经理、编审,江西省地域文化研究会会长)
社长总编荐书
《鸢尾文库》:世界文学遗珠的另一种发现
□陈波
回溯到20世纪80年代,不少世界名家名作是首先经《百花洲》杂志译介到中国的,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小说家海明威、杰克·伦敦、纳撒尼尔·霍桑、赫伯特·乔治·韦尔斯,以及传奇诗人泰戈尔、谢甫琴柯、史托姆等。在这种出版传统的重要影响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始终坚持经典阅读与流行阅读双轨并进,组织出版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外国文学佳作。
为了重新擦亮世界文学出版的金字招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以专注而沉静的态度精心打磨产品,于2023年推出了第一辑《鸢尾文库》。首辑《鸢尾文库》聚焦有着灿烂历史的法国文学,收录《大西岛》《花事》《第七朵玫瑰》《侯爵夫人》《贺拉斯》《笛师》《特维利诺》《魔沼》8种图书,涵盖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等体裁,受到了读者与业界的广泛关注。该文库制作精良、特色鲜明,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特色。
一是有精准的定位。《鸢尾文库》旨在联合国内翻译名家,重拾世界文学遗珠,充分体现了“致力于发掘不一样的经典,打开翻译家情有独钟的文学万花筒”的出版追求。首辑《鸢尾文库》加盟的译家既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郭宏安先生这样的学界巨擘,也有长期深耕法语文学翻译领域、阅读经验丰富的林珍妮教授,还有深受年轻读者喜爱的黄荭教授及知名诗人董继平先生。他们视野开阔、治学严谨、译文精准,侧重于发现法兰西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从而通过文库的出版呈现了类型丰富、层次分明的法国文学景观。
二是有经典的品质。不同于市场上同质化的公版图书,《鸢尾文库》所收录的作家可谓独树一帜,其作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时间的沉淀。如,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乔治·桑,她笔下同样探讨人性嬗变的小说《贺拉斯》可与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相媲美。而问世于1846年的《魔沼》在百年来数度被改编成不同版本的影视及舞台作品,足以见得人们对它的喜爱。法兰西奇女子——科莱特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散文作家”,她的《花事》以花喻人,以看似自由散漫的笔调回顾了自己充满考验与孤独的人生。博学多才的小说家彼埃尔·博努瓦,其创作的《大西岛》是西方近代通俗文学的巅峰之作,曾斩获法兰西学士院小说大奖。还有生活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诗人伊凡·哥尔,他以《第七朵玫瑰》等诗作深度探索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为现代主义诗歌气候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有脱俗的品位。除了编辑策划的创新外,《鸢尾文库》讲究艺术品位,极其注重在装帧设计方面出新出彩。这套图书封面设计的素材均选用了19世纪英国艺术家威廉·莫里斯经典的花卉纹式,视觉效果雅致大方。同时,在细节方面,该文库采用了不同肌理效果的环衬,代表不同时空的碰撞,体现了每部作品的文学个性。值得一提的是,该文库中的《花事》为纪念科莱特诞辰150周年的原创插图版,邀请了旅欧建筑设计师、插画家贾晶女士以水彩的形式创作版画,历时半年完成,其背后的创作故事亦为图书添色不少。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名著市场中,《鸢尾文库》以精品出版的定力、精心遴选的佳作、精美典雅的装帧,彰显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价值,引领大众读者尤其是青年一代的读者更好地观察、思考、触摸异域的文学风景。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便是出版人对文学经典最好的传承与致礼。此外,文库的出版是一项具有延续性、开拓性的编辑工作。目前,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正在精心筹备第二辑《鸢尾文库》的出版,编辑团队的眼光将不断延展,计划与更多知名译家携手,考察不同地域的文学圈,构成文明互鉴的独特纽带。
(作者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执行董事、社长,编审)
百家品读
探寻千古之光:中华文化的璀璨之旅
□张美伶子
悠悠五千年,铸就数不清的传统文化;漫漫中华史,道不尽其间非凡智慧。中华文化犹如夜空中的璀璨明星,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照见正在旅途中的行人。在这里,我为大家推荐三本梳理中华历史脉络、探寻中华璀璨文化的佳作——《中华文化公开课》《溯源中华文明》及《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
《中华文化公开课》立足于“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文化传承发展主题,通过邀请优秀的专家学者,以广博的文明视野和鲜活的史料,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包容。从红山文化的神秘图腾,到良渚古城的辉煌遗迹;从二里头夏都的青铜之光,到大运河的悠悠水韵;从敦煌壁画的飞天梦想,到云冈石窟的佛像盛景;再到故宫的红墙黄瓦,中华典籍的博大精深……该书的每一个章节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缓缓展开在读者面前,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些辉煌灿烂的历史瞬间。这本书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在多元中寻求统一、在包容中促进发展的独特魅力。这本书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翻开它,如同开启一段横跨五千年的时光之旅,让我们沉浸于厚重史实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启迪未来。
如果说《中华文化公开课》是中华文化的多彩画卷,那么《溯源中华文明》则是这幅画卷背后的坚实基石。该书围绕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考古实证的角度逐一深入探讨,呈现了一幅宏伟壮丽的中华文明全景图。从黄河岸边的早期农耕文明,到周礼铸就的社会秩序;从家族血缘的紧密联系,到天人和谐的哲学思想;再到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每一步都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壮大过程。《溯源中华文明》不仅让我们对中华文明的历史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更让我们对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和独特魅力产生由衷的自豪和敬仰。
“文化是生命与生活的永远的纪念碑。”《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从哲学与人生角度切入,深入剖析中华传统文化。该书以天地为背景,以人生为主题,通过十个章节的编排,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智慧娓娓道来。该书的每一个段落都透露出文化是生命在生活中的哲思这一理念,每一个章节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人生智慧。这本书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我们在品味经典、感悟哲理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以更加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与变迁。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寄托。
三本书籍,三种视角,共同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全面而深刻的中华文化图景。这三本书让我们在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读者朋友们,让我们翻开书本以史为鉴、以文化为魂,不断汲取中华文化的智慧与力量,让千古的智慧之光成为我们奋斗前行的不竭动力。
(作者系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文化广场分公司多元策划部主管)
本报《读书》版征稿启事
书房茶话
在江西生活、工作的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介绍成长过程中读书、买书、写书、编书、藏书、售书等所有和书有关的故事,注重介绍读书带给自己治学、工作的心得、感悟以及藏书的情况。需言之有物,给人启迪。配发在书房的照片。文后附“影响自己成长的书单”3至5种(列举书名、作者、出版社以及出版年份即可)。2000字左右。撰写本栏文章的作者,请用毛笔书写“读书”两字。
江右书架
江西作家、学者所著之新书及江西的出版社之新书的书评。工人、工业、工会主题图书尤佳,兼顾文学、生活、科普、教育等主题的图书。所涉及图书品质高,有一定影响力,体现江西地域特色,评论精辟、深刻。2000字左右首发文章(注明出版社及出版年份)。配图书立体封面。
社长总编荐书
立足江西的出版社,面向全国的出版社征集。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或者副社长、副总编辑推荐本社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新书。工人、工业、工会主题图书尤佳,兼顾文学、生活、科普、教育等主题的图书。1500字左右。配发推荐人照片、职务信息,图书立体封面。
会客厅
围绕某本书(某种报纸、刊物)、或者某一个热点读书话题的发言精选。配发约请的嘉宾姓名、职务、职称信息和书报刊图片。总字数3000字左右。
百家品读
阅读某本或者某一类书(报纸、刊物)的阅读体会,言简意赅,言之有物。配发所涉出版物的图片。800字以内。
书海快递
资讯栏目。省内外和书有关的活动讯息,300字以内。
文末请注明详细地址、账户等信息。
往期更多精彩
来源:本报消息
值班编校:龚玉磊、徐贵保
值班主任:齐菲斐
值班编委:邹晓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