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处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巨大机遇中的安徽,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难题:一方面要快速发展,发挥“火车头”作用;另一方面还得守住“命根子”,保护好耕地资源。

近日,自然资源部江淮耕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合肥召开。著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耕地的保护与修复,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然资源领域的科研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资源部江淮耕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由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作为依托单位,联合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省测绘总院共同组建。

此次会议旨在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实验室的研究进展,在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推动学科融合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实验室在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决策咨询研究方面对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会上,实验室主任叶新新教授作了实验室2023年度工作报告,合肥工业大学张春菊博士、西南大学刘艳博士分别作题为“基于图数据库的耕地资源知识表达与管理”和“江淮地区耕地质量保护协同机制与责任考核体系”的科技人才研究成果汇报,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们就实验室的建设和科研内容展开了讨论。

“我们实验室立足于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要求,开展耕地资源保护、生态修复应用理论与基础的创新研究、相关成果转化、政策咨询、科学普及和社会化服务等工作,希望能够为全国耕地资源保护提供江淮经验。”叶新新说。

“实验室对江淮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安徽省的节约集约用地、安徽省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等方面,都形成了对决策具有重大支撑意义的成果。”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二级研究员郧文聚认为,实验室的工作对自然资源决策有着积极作用。

“实验室要立足‘为什么建、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出什么成果’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国家宏观战略以及自然资源部门主职主责主业,创新技术方法,开展技术攻关,梳理江淮耕地资源现状,强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争取在创新发展上再上新台阶。”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军说,未来实验室要继续聚焦江淮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的三位一体保护,更好地服务国家的重大需求。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守好粮食安全底线,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安徽是重要支撑力量。

据了解,安徽启动“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全省粮食总产连续7年站稳800亿斤台阶,2023年粮食总产达830.16亿斤。“从长远来看,我觉得实验室还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千亿斤粮食还差大约200亿斤,这200亿斤到底怎么去合理挖掘出来?”郧文聚认为,还要从耕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着手。

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既关系到粮食安全,也关系到生态文明。“我们实验室的工作看起来研究的是江淮区域,其实也是在从国家层面探讨,通过我们的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来实现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南京大学教授黄贤金说。“我们要发挥好实验室的作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要能够形成‘智库’,更好地支撑自然资源领域对美丽中国建设的促进作用。”

“期待未来实验室的研究跟行业的需求联系更加紧密,理论和技术创新的成果能够转化为行业的应用。另外,如何加强对行业专家的培养,我们还要进一步思考。”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晓玲说。

值得一提的是,实验室对于科技人才培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安徽不缺人才,安徽也有力量动用全国的人才。”郧文聚说,“我们要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下一步,尤其在重点实验室领域范围之内,我们还要侧重对那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人才的培养跟政策支持。”

会议最后强调,实验室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江淮地区耕地保护与生态修复领域前沿问题和热点难点,厘清工作思路和举措。要紧密结合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和重点工作,编制好实验室“十五五”发展规划,做好相应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断强化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做到应用、实用、好用。要“请进来、走出去”,强化与江淮地区相关省份交流合作,致力将实验室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平台,为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记者 吕文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