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汕头监狱抓了一个8岁的孩子,两年后,监狱却把他扔了出去。历经几次生死后,他却成了国之栋梁。
他就是彭士禄,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然而,他的童年却是非常坎坷的。
彭士禄出生在1925年,他的父亲澎湃我国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母亲是革命烈士蔡素屏。
光是凭着父母的身份,就知道彭士禄的童年生活就是极其不稳定的。
3岁那年,彭士禄的母亲被杀害。4岁那年,父亲英勇就义。
就这样,4岁的彭士禄成了一名孤儿,由于祖母带着一家人去澳门逃难,彭士禄只好被奶妈带回家抚养。
然而,由于当地老百姓为了保护这个烈士的后代,革命的种子,他们舍命保护彭士禄,让他孤儿不孤。期间,彭士禄被转移了二十多家,最终,彭士禄住到了一位叫潘舜贞的家里,他称潘舜贞为姑妈。
这个姑妈对彭士禄特别好,只要有好吃的都会让彭士禄先吃,彭士禄也特别懂事,他总是和姐姐一起吃,而且还经常跟着姐姐一起去放鹅,拾柴。
周围的群众为了彭士禄能读书认字,他们凑钱把他送进了学堂,而他们自己的孩子却上不起学。
可是他的幸福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由于潮安县委书记的叛变,1933年7月,彭士禄和姑妈被抓进了潮安监狱。
无论敌人如何对姑妈用刑,她都不肯说出彭士禄是烈士澎湃的儿子,敌人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他们就把彭士禄一个人转移到了汕头,广州。
在汕头石炮台监狱,小小年纪的彭士禄承受了本不该是他这个年纪承受的磨难,吃的饭里满是沙粒和虫子,睡的是稻草、盖的是破麻袋。
在广州感化院,敌人经常虐待彭士禄,他们拿竹片吊起来抽他,放下来就踢他,踢完了,还不给饭吃,后来彭士禄生病了,发高烧,患疟疾,敌人觉得这个孩子没有救了,于是就把他丢出了监狱。
彭士禄凭着记忆,一边乞讨,一边连滚带爬,到了养父母的家。13公里的路程,彭士禄整整爬了18天,可想而知,他的毅力是多么的坚定。
彭士禄在受苦受难的时候,有一个人也一直关注着他的下落,那就是周恩来。周恩来一直在托人打听彭士禄的踪迹,几经辗转,彭士禄终于被带到了重庆,见到了周恩来。
此后,彭士禄流浪的生活也结束了,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彭士禄开始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他对同学说:“要是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对得起党?”
1945年,20岁的彭士禄加入中国共产党,因表现突出,他被破例免去预备期,一入党便是正式党员,不久后便担任党支部书记。
1951年,彭士禄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选派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
1956年,彭士禄以全优的成绩毕业。
那一年,正好遇到陈赓访问苏联,他把彭士禄叫到大使馆,跟他说:“中央已决定选派一批留学生改行学核动力专业,你愿意吗?”
彭士禄:“我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
很快,彭士禄被派往莫斯科动力学院原子能动力专业进修深造。为了能在最快的时间学到知识,报效祖国,彭士禄每天废寝忘食,甚至连上厕所都争分夺秒。
经过两人认真努力的学习,1958年轻彭士禄核反应堆专业进修结束,回国。
之后,他像核潜艇一样悄无声息地“深潜”,与共和国的核事业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当时,中国核动力潜艇工程项目启动后,彭士禄担任核潜艇的心脏——核动力研究室负责人。后来因为中苏交恶,苏联撤出所有在华专家,再加上当时,我国刚经历三年困难时期,我国的核动力开始变得困难起来。
面对种种困难,彭士禄和团队并没有退缩,他通过边学习边实践,逐渐掌握核动力装置的基本原理。
1965年开始,彭士禄携妻子儿女告别城市,走进大山,他要带领同事们建起中国第一座潜用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
这里条件非常艰苦,交通不便,就都吃住在工地上,180天不见太阳、毒蛇蚊虫肆虐,但是彭士禄他们依然干劲十足。
在这期间,彭士禄曾经因为胃病住院一个多月,住院的时候,彭士禄也没有放慢他的工作节奏,一出院,他就赶赴工作现场,他总是说:“党和国家给我的比我付出的要多得多。”
历经五年,1970年7月25日,反应堆发出中华大地第一度核电。18月30日,反应堆主机达到了满功率指标,核潜艇主机达到满功率转数,相应反应堆的功率达99%,核反应堆顺利达到满功率。
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并在随后的海试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
这一成就不仅仅是彭士禄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国核潜艇技术的巅峰之作。
1979年,彭士禄被正式任命为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
2017年,彭士禄获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彭士禄接受了奖项,却将百万奖金全部捐献出来,作为人才奖励基金。
2021年3月22日,彭士禄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他的一生,言行如一,正如他在自述中所言:“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