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是陆地的连接,桥是城市的连接。月是古今的连接,诗是心灵的连接。9月14日晚,《2024湾区诗话:共赏一轮明月》在宝安欢乐港湾举行。深圳宝安携手前海“为你读诗”,以“中秋”为名,以“诗歌”为纽带,联合深圳、香港、澳门等湾区城市嘉宾,创新展开湾区人文对话与岭南诗意漫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安是深港文化之根,随着“双区”战略加快实施,特别是在前海“扩区”、深中通道开通的新格局下,湾区文化大发展大融合正逢其时。来自深圳、香港、澳门、中山等湾区城市的知名文化学者、艺术家、音乐人,齐聚深圳宝安,于明月之下、海湾之畔,在前海—宝安世界级都市海岸风景的映衬下,吟诵中秋诗词,共话湾区文化,感受湾区文化同根同源的内在连接,抒发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传递湾区面向世界的未来与希望。

“人生不免崎岖/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作为湾区诗话人——作家、学者、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许子东,分享了他在香港望月的情景,并送出岭南诗人的杰出代表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作为中秋祝福。诗人、原澳门大学葡语系主任姚风,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带来了世界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名篇《明月高悬》:“月亮高悬。我想起你,我的内心变得完整。”复旦大学资深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则代表深圳分享了一首大学时就很喜欢的月亮诗“皓月在空,既远且高,驾驭火箭,同登月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也受邀来到了《2024湾区诗话》的现场。他从“共赏一轮明月”出发,讲述着明月于湾区、于中华儿女的古今人文意义。无论是南北朝文人谢庄的“隔千里兮共明月”,还是王阳明的“山河万里共清辉”——明月跨越古今和距离,寄托着人们的思念、希望和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本次湾区诗话中,不仅有岭南乐器如扬琴,岭南戏曲如粤剧,更着重讲述了岭南文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千古吟咏中,读懂湾区文化里的血脉相通、文脉相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湾区,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不容错过。那就是写下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学家文天祥。由湾区话剧影视演员李跃辉饰演的“文天祥”也来到了《2024湾区诗话》的现场,并带来穿越时代与岁月的经典中秋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文天祥的生命中,杜甫与苏轼是他的精神之光,如其所言“风檐占书读,古道照颜色”。如果他有机会来到当下之中国,当下之宝安,看到深中通道旁的伶仃洋,看到凤凰古村,看到绮云书室,看到滨海廊桥——这份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不朽气节,会化作幸福的慨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首经典诗作也呼唤出了湾区11个城市的诗意之声:“我是花样游泳运动员王柳懿、王芊懿,我是演员沈傲君,我是香港歌手、演员薛凯琪,我是诗人贺绫声,我是中山市文艺评论协会的主席阮波,我是佛山市咏春拳协会会长郭伟湛,我们是西乡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我们在佛山、在广州,在中山、在中国香港,在中国澳门,在深圳为你读诗,祝福大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一个湾区,同一轮明月,同一个未来”,这样的诗歌声音成为《2024湾区诗话》“同赏一轮明月”的生动注解和表达。王昌龄诗云“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朱淑真也写过“天意一夜别,人心千古同”。血脉相连的湾区,有着同俗共气的人文底蕴:粤语、粤剧、粤菜、醒狮、广府建筑、岭南音乐,更有着拥抱世界、面向未来的底气和生机之力。

采写:南都记者 潘莹瑜

摄影:南都记者 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