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发生家长做局陷害老师这一事件中,人们往往将目光聚焦在那个边送礼边录视频举报的家长身上,却忽略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那些为此拍手叫好的“键圣”们。他们带来的危害,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汹涌暗流,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教育的根基。
当一个人作恶时,我们或许可以将其视为个别案例。但当众多人对此行为拍手称快时,就不得不让人警惕起来,因为这意味着这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可能已经在社会中悄然蔓延。说不定,在我们的身边就潜藏着这类心怀恶意的家长。
就拿2018年朝阳市发生的那件事来说吧。一位老师因动用戒尺,结果被要求赔偿三万元。当时的家长、专家以及舆论都对这个结果表现出满意的态度。这看似只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却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到了一种新的“获利”途径。我当时就撰写文章《打一戒尺赔3万,有多少家长正在杀死老师的责任心?》来表达自己的忧虑,可文章发表后,后台遭到了大量的抨击,我被骂得几近麻木。
而这样的“示范效应”所带来的后果是,随后的几年里发生了多起敲诈老师的事件,只是真正被报道出来的只是极少数。许多老师在遭受这样的对待后,因为觉得丢人或者害怕进一步的麻烦,选择默默忍受。要知道,一个老师受到伤害,其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他所在的学校。临近的县区的老师会知晓,甚至相隔甚远的地方,也会因为老同学之间的交流而得知此事,进而所有的老师都会变得小心翼翼。
时光流转,五六年过去了,这种危害逐渐显现出来。不管国家出台多少政策来补救,来为教育的健康发展打补丁,老师们一旦看到类似的隐患,就如同惊弓之鸟,选择绕着走。于是现在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人开始指责老师变得佛系、不负责任。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正是之前那些对陷害老师行为的叫好。
这种为做局陷害老师而拍手叫好的行为,本质上是在支持以最大的恶意去对待老师,甚至不惜突破道德底线。当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老师就会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他们会不断地担忧身边到底隐藏着多少这样居心叵测的家长。这种老师和家长之间相互的不信任,最终的受害者却是学生。
原本,老师可以毫无顾忌地与家长沟通,比如坦诚地告诉家长,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学习习惯不好,甚至存在早恋倾向等问题。但现在呢?老师在说话之前,内心充满了担忧,担心家长会不会录音或者截屏,然后举报自己歧视学生、污蔑学生。所以最后说出口的话往往变成了一些看似积极但却毫无实际意义的话语,像“你家孩子成绩一直很稳定,课堂十分活跃,在异性中的人缘非常好”之类的。长此以往,大家都会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教育中的真诚交流就这样被破坏掉了。
然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伤害。最可怕的是,老师内心深处的委屈和不甘总有一天会像火山喷发一样爆发出来。当大家都在鼓励用最恶劣的手段去算计老师时,老师又何必坚守自己曾经的初心和操守呢?老师可能会想,我为什么还要因材施教呢?一旦老师有了这样的想法,那么谁会受益呢?
我们可以看看之前教培行业严打的时候,培训老师的选择就很能说明问题。他们会优先选择那些有钱有权的家长,因为这类家长往往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和声誉,不太可能做出补完课之后再举报老师的不道德之事。为了能招揽到这样的家长,培训老师甚至愿意适当降低费用。而对于那些拿不准会不会做出陷害行为的家长,哪怕他们给出再多的钱,培训老师也不愿意接受。
我自己是农村出身的老师,在2018、2019年的时候,就写了很多关于教育惩戒权的文章,当时真是痛心疾首,深知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将会给教育带来灭顶之灾。现在,我的语气已经相对平和了,但事实依旧严峻。那些总是指责老师的人,往往是最需要老师好好教育他们孩子的人。很多人的认知水平就决定了他们会陷入这样的困境。我真心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要等到最后出现无法挽回的局面,因为历史无数次地告诉我们,人们总是难以从教训中汲取经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