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消息也让我们重新审视国内其他同样蕴藏着丰富文化和历史内涵的城市中轴线。
梁思成曾说:“无论东方、西方,再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线对称如此钟爱与恪守。”
说到衢州的中轴线,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会是上下街延伸到荷花中路与新安路,南到衢州火车站,北到风华学校的一线。它见证了衢州城市框架的不断扩大,也见证了诸多时间节点的大事。
然而衢州的中轴线不止这一条,诸如衢州文史学者刘国庆考证过,历史上的衢州中轴线大抵为现今马站底—东武街—忠烈庙前—北门街一线;而随着智慧新城的不断开发,西进的步伐也让衢江主干道逐渐担负起城市中轴线的使命。
今天要讲的这条古城中轴线,不同于南北走向的纵轴,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横轴,它西起水亭门,通过水亭街、县学街、钟楼底、迎和中路、迎和东路,收于衢州东门遗址,串起了衢州古城文旅资源的精华所在。它也是城市的脊梁,文化的纽带,联结着这座城数千年生生不息的文明,也指向着未来之路。
古城挺直的脊梁
有人说,中轴线是一座城市的脊梁,街巷肌理犹如砖瓦次第铺开。这条中轴线之于衢州古城,更是精神层面的脊梁。
位于钟楼南侧的忠烈庙前是一条与中轴线垂直的小路,虽说忠烈庙早已不复存在,地名中却留有它的一方空间。忠烈,是唐朝忠臣张巡的谥号。据记载,张巡为官期间,关心百姓疾苦。安史之乱发生后,他招兵抗击叛军,亲自智慧,最终被叛军所俘,以身殉国。后来,张巡成为了一种民间信仰,忠烈庙也成后人纪念张巡,传承英勇、忠烈品质的地方。
与忠烈庙前一楼之隔的是赵抃祠,这也是中轴线上的一个重要文化地标,纪念的是与包青天齐名的“铁面御史”赵抃。他勇于直言、刚正不阿,为弹劾北宋当朝懒官、庸官、恶官连上奏章“死谏”;他广施仁政、宽严相济,任职过的四川、湖南、江西、福建等地都流传着他的故事;他清正廉洁、不徇私情,一琴一鹤赴成都就任为后人所歌颂……
赵抃祠紧挨着北门街,徜徉不久便见到了都御史牌坊,最上层有“恩荣”二字。它是为表彰明代进士王玑而立。王玑是一代宗师王阳明的门下高徒。任兵科给事中时,王玑曾上疏论时政,大胆请求分内阁重权,以防朝廷受蔽。无论是为人还是为官,王玑最看重的都是“忠信”。
折返回钟楼,东侧一幢宏大的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孔氏民居了,这里还哺育了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方志学家、书画家余绍宋先生。先生最令人崇敬的,在于他的爱国情怀。抗战爆发后,余绍宋多次拒绝了汪伪政府的威逼利诱,回到故乡衢州,用各种方式尽自己之力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向东走,去庄严的孔庙听听扈跸南渡与孔洙让爵的故事,你会领悟何为家国大义;向西行,去杜立特行动纪念馆与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展览馆见证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你能感受这座英雄城市压不垮的品格。
三衢文脉的纽带
谈到衢州的教育史,坐落在这条中轴线核心的县学街是一条始终绕不开的街道。
根据衢州本地文史研究者徐寅波考证,近代历史上,县学街一带书院祠寺、学校公所云集,从新驿巷口到钟楼底,不足四百米的街道上,先后有过定志书院、文公书院、鹿鸣书院、求益书院、西安县学、校士馆、三衢试院、贡院等科举时代的教育机构,鹿鸣小学、皖江小学、豫章小学、淑德女校、省立第八师范学校(衢师)、衢师附小、衢州一中、卫生学校等现代学校也曾先后在此办学,堪称是衢州城“第一代文教区”。
县学街正是因为明清时期的西安县学坐落于此而名。县学,是古代供生员读书的学校,也是衢州读书人们梦开始的地方。举办科举考试的贡院,就在今天树兰医院的位置。明代初期衢州没有试院,衢州考生需“调考”至金华。为避免乘舟劳顿,在知府张文达努力下,此地建了座像样的校士馆,集文武考试、办公、休息于一体。
县学、书院、贡院,科举时代衢州城里的主要教育机构大都在这条街上,县学塘畔弦歌俯仰、乡饮祭射,雅韵绵延数百载。
民国时期,学堂统一改学校,县学街上至少办过六所学校。其中,鹿鸣小学是县学街上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院士方光焘、力学家叶开沅、教育哲学家卫士生、音乐家张曙、原外交部副部长徐以新、作家阿章以及血洒黎明六烈士中林维雁、江文焕、郑南轩等,都是从县学街上的鹿鸣小学毕业后,再就读于衢州中学(省立八中,衢州一中前身),最后走向更阔的历史舞台。此外,开创新学后,衢州师范学校在坐落于此,《新华日报》第一任总编辑华岗就从此走出。
讲舍街、进士巷、黉序巷、旗杆巷、文昌阁……围绕着这条中轴线,诸多地名至今依旧在诉说着这座城的悠悠文脉。
诗和远方的抱拥
这条中轴线的东端就是大名鼎鼎的菱湖,旧日的菱湖烟波浩渺,占据了古城东北角,面积近百亩。宋时,烟波浩渺,桃红柳绿,湖中有岛屿和芙蓉堤,沿岸亭台楼阁,与府山相依,是衢州城东一大景观。
风光明理的菱湖也成了逐雅而居的文人墨客筑宅首选。在唐代便有宰相陆贽、白居易父子、杨炯、于邵、李岘等文人先后设园,菱湖以北的金紫坊便是由于陆贽的金紫光禄大夫身份而命名的;宋时更有朱熹、陆游、李清照、杨万里等文坛大宗在此留下足迹。正如南宋诗人周密所言:“绿净池台,翠凉庭宇。醉墨题香,闲箫横玉尽吟趣。”
而另一端,水亭门外,则是衢州最大的码头,过尽千帆,也让这里成为衢州与远方联系最紧密的区域。无论是昔日作为“徽骆驼”们精神家园的徽州会馆,集中着操浙东口音宁波绍兴商人的宁绍巷,还是凝聚着福建商人的天妃宫,无不记录着一个个远方的故事。
一位位先辈从这里走进来,一代代后人又从这里走出去,抖不去的却是这里永久的烙印。“不见天王塔,眼泪滴滴答。”作为古城昔日最高建筑的天王塔,也成了远行衢州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乡愁符号。“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千百年来,诗和远方就在这里抱拥,造就了衢州的专属浪漫,静静流淌。
续写城市的传奇
时光如白驹过隙,衢州城市的面貌也随着时代不断更迭。当菱湖缩为点点池塘,不同年代的宿舍楼错落交叠,这条“古城中轴”也一度寂寥,甚至梗阻。
直到近年来随着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脚步,古城中轴被逐步打通。而随着历史街区风貌衔接工程的推进,中轴线两侧的风光将更加和谐统一。市民游客能“一轴看遍古城景”,无忧地穿行于水亭门、北门街、孔庙等地标景点,领略南孔古城的无限魅力。
从舟楫往来,繁华时代走来的中轴,依旧以它独有的方式,续写着属于这座城市的传奇。
当然,如果你想深度体验这条古城中轴,触碰它的前世今生,这个国庆假期不容错过。
10月1日晚,“我们的节日:千人国风秀古城 万民同欢庆国庆——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国风LIVE秀”将在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拉开序幕。
你可以来古城中轴,观看NPC走秀,欣赏国风艺术表演,品味中医药养生文化,品味三衢茶叙、沉浸式参与国风摇滚live秀……
此外,沿着古城中轴还设置了10个活动盖章点,集到其中7枚还可以兑换隐藏版印章哦。
在活动当晚,与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的6处地标合拍照片或视频打卡,并在小红书、抖音、快手、微博等任一平台带话题 #穿汉服游古城 #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 #衢州旅游 #水亭门 #北门,发布相关内容,即可获得衢州古城定制版透卡一张,集齐一套透卡还可额外获得一本衢州打卡本,送完即止。
10月1日,让我们一起唤醒古城千年脉动吧。
作者:周洋
编辑:蒋舒晗
一审:祝金林
二审:童炜来
三审:姚宏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