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地理概念吧?”2024年9月10日,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习近平总书记于何尊前久久凝思。“中国”二字,最早见于何尊的铭文。
9月11日,总书记来到甘肃天水花牛苹果基地,和几位农民唠起了嗑。果林里笑语欢声。总书记叮嘱大家,要“走适合自己的振兴道路。”
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溯古言今,最早的“中国”和现代中国,穿越时空交相辉映。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从建设到改革,从脱贫到振兴,一路行来虽有艰辛而初心不改,虽有跌宕仍步履坚毅,虽有风狂雨骤却不改从容气度,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阔步迈向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复兴目标。
何以中国,何以农民!新中国为什么能用75年的时间走出自己的路?这是从孔孟老庄、汉唐盛世文明底蕴中长出来的路,这更是从大国小农、广袤乡村国情农情里闯出来的路。当我们理解了中国“三农”这75年来走过的路,才更能感受“中国式”道路的不易和宝贵。
农民与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
——当国家政策呼应了农民选择,巨大的发展红利开始喷薄涌流
1949年的新中国,5.4亿总人口,4.8亿是农民。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自带与农民血脉相连的底色。
到了2023年,14亿多人口中,“农民”又有多少呢?作为“农业劳动者”的农民不到1.7亿人,作为“农村常住人口”的农民不足4.8亿人,而“农村户籍人口”还有7亿多人。
两组数据对比,背后是75年“三农”发展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现代机械让农业告别“人拉牛耕”,社会化服务让小农户也能搭上现代农业“快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史无前例,支撑起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新时代以来,我们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
与看得见的成就相比,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把握农民与国家关系的时代特色,厚植了中国共产党人与历朝历代截然不同的国家观、农民观……
秦朝“上农除末”,农民却因走投无路,不得不揭竿而起;明朝宣扬“不亲农业者不许”,农民反而陷于“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窘困……之所以事与愿违,是因为统治者重的是“农”,而非“民”。
数千年循环往复,直到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历史怪圈才被打破。土地改革中,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得7亿亩土地,在“耕者有其田”的喜悦里体会到“翻身做主人”的实感。亿万农民成为自己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时代的主人,满怀激情地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来。
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极度匮乏,产业百废待兴。中国农民付出辛勤汗水和巨大牺牲,支撑国家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放眼古今中外,在这样薄弱的基础上、这样复杂的国情下、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发展成就,仅有中国。亿万农民以满腔家国赤诚,哺育了年轻的新中国。中国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快速实现工业化,并在改革开放后成为世界工厂、城镇化率大幅跃升,中国农民居功至伟。
中国农民不仅甘于奉献,而且敢闯敢试,他们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事实证明,农民出自切身利益作出的抉择,没有任何力量能将其逆转。
小岗农民的18个“红手印”令人感慨,让人振奋。改革之所以先在农村突破,是因为农民过好日子的愿望最强烈。他们迫切盼望,有更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更符合农业自身规律、更符合国情农情的新的农业经营形式。而当国家政策呼应了农民的选择,当农民的创新得到尊重和肯定,改革的突破口由此打开,巨大的发展红利喷薄涌流,一个世界瞩目的改革大时代,由此开启。
这个时代里,农民是先行者。1980年,广西合寨村村民用卷烟纸做选票、竹米筒做票箱,选举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开启了自治的新路;上世纪80年代初,摆脱土地束缚的农民渴望拓宽就业空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短短十余年后的1997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3、全国税收的1/5都来自乡镇企业。
一个个改革事件的背后,有着共同的内生逻辑:农民率先试水,国家政策肯定农民创新,继而在更大范围深化和推动这种创新。这种“上下结合”的特有方式,是尊重农民意愿最直接的体现,也是中国能在短短70多年时间打破路径依赖,走出一条中国式道路的制胜法宝。
75年来,党心和民心血乳交融,国家与农民命运休戚与共,是不变的主线。而交织其间的,是立足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制度变迁。特别是在2006年取消农业税以后,建立和完善新农合、农村低保、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多向乡村覆盖,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先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全覆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到发展成果。
而这当中最为浓重的一笔,无疑是新时代以来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近1亿人,年均减贫100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放眼人类历史,与贫困作战虽久已有之,但这样空前的规模、这样巨大的力度、这样深远的影响,前所未有。
从脱贫到振兴,农民与国家的关系翻开新一篇章。但不论到什么时候,正确处理国家和农民的关系,始终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小农的国度、这样一个农耕文明悠远绵长的国家,必须深刻把握的重大课题,也必然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大主题。只有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才能在新征程上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前行路上偶有颠簸,政策重心或有不同,但回望75年来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一条主线始终未变,那就是“人民至上”;一个准则日益坚定,那就是“在经济上切实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充分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把好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正是我们走出中国式道路的基础和锚点。
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结合
——在“放得活”和“管得住”的平衡中,中国的大农业和大市场初见规模
市场的力量有多大?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朝,身处北方的统治者,劳师动众地“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就是为吃上一口荔枝鲜果。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广东荔枝一天时间就能“飞”上黑龙江餐桌。现代化市场催生技术、物流等各项变革,让“舌尖上的新鲜”能够天涯咫尺。
今天我们能享受到市场的便利,其实经历了一个艰难又曲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主导下,农产品由国家统一收购、统一供应,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并不是从市场需求出发。
在那个粮食供求矛盾尖锐、国家建设的艰难阶段,这是从国情国力出发的现实选择。但其弊端也很快开始显现,一方面,越“统”粮食越短缺,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增长几乎停滞。
面对问题和矛盾,农村最早引入了市场机制,农民率先进入市场。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随着“大包干”在全国推广,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有一部分可以拿到市场上交易。从1978年到1987年,全国农村集市从3.33万个增加到6.97万个,翻了一番还多,集市交易额则从125亿元增加到810.8亿元。这些数字现在看或许不够醒目,但在那个卖鸡蛋都可能被指责“违法卖蛋”的时期,却是农民率先闯市场的生动写照。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的松动也在发生。从粮食购销“双轨制”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农产品的价格在小步地放活,市场化的范围也在一点一点扩大。
在这种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的交织中,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交替加强中,中国农业的市场机制以一种渐进式的步伐建立起来,发展至今。
新引入的市场机制,对身处其中的各方主体都是全新的课题,也带来一些新的困惑。增产为啥不增收了?价格周期怎么平稳过渡?中国的问题,只有中国能回答。
亿万农民以弄潮者的姿态拥抱市场,从“提篮小卖”到言必谈“品牌”重“品质”;政府部门积极适应“管理”到“服务”的转换,学着用市场规律办事。
短短几十年间,中国的大农业和大市场初见规模——大农业是大市场繁荣的基石,我国谷物、肉类、花生、茶叶、水果产量居全球首位;大市场是大农业发展的优势,在中国,每24小时,就有350多亿元商品在网上售出、3亿多个包裹快递寄送。
大有大的优势,也要有大的考量。立足特殊国情农情,中国农业市场发展,蕴含更多统筹的哲学和平衡的智慧。
我们统筹市场和政府,在基础产业、薄弱环节用好“有形之手”,同时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文章。统筹效率和公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也照顾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意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持续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今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何谓“高水平”?那就是,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激发全社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正是这些立足国情的平衡之道,确保我们在应对挑战、转型转轨时不仅能平稳度过,还推动农业农村,乃至大局全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乡村与城市相融互促
——从封闭隔绝到互通互融,深刻塑造着中国的面貌
有学者说,中国很大,只有两块地方:一块叫城市,另外一块叫乡村。这形象地说明了城乡关系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乡村与城市,二者以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相处共存,深刻塑造着整个中国的发展面貌。
新中国成立之初,与一系列制度相应,乡村与城市是两个封闭的空间,彼此间的联系只有简单的供求关系。直到改革打破了束缚,市场机制开始建立完善,城乡二元隔绝的局面也开始出现松动。
1979年夏季,在每月几十元工资的吸引下,3万多农民工涌进广东深圳的蛇口工业区,助力这个荒僻渔村短短几年就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缔造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奇迹。随后,一批又一批农民工来到城市,“安徽10万保姆进京城”“江西10万斗笠闯天下”……他们胼手胝足打拼,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支撑起了几十年来快速的城市发展。然而此时,更多是农村资源要素向城市的单向流动,而且是以城市发展为重点的流动。
新世纪以来,城乡关系有了转机。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开启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进程。随后,打通乡村与城市两个空间,一系列政策频频发力——
2003年,城市收容遣送条例废止;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求,城市政府要把“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预算;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006年,取消农业税,国务院出台文件清除对农民工不合理的政策和限制……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城和乡统筹考虑,并且推动城市对乡村的反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的“失血”“贫血”。但在明显加快的城镇化进程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中,也出现了“摊大饼”“玻璃门”“城市病”等问题,亟须通过升级版的城乡关系理念来指引。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强调“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指出“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强调“在这样一个十分关键的路口,我们一定要牢记,正确的方向就是新型城镇化”。
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到“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在于从理念上彻底打破城乡壁垒,在于是遵循规律的因势利导而非强力硬推,在于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还在于是观照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的城镇化。
以此为引领,新时代以来,乡村与城市开始融合发展。城市不只是城市人的城市,乡村也不只是乡村人的乡村。城和乡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优势,这两个空间不仅要打通,还要互相融合,成为相依相生的命运共同体。
在城乡融合的新视野中,人的需求被放在首位。从建设外来务工人员保障性住房,到保障随迁子女入学,新型城镇化不是城镇化率“赛马”,而是要更好满足“在城”“在乡”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需求。
新视野中,乡村的价值更为显现。从“千万工程”让浙江乡村愈发亮眼,到贵州“村BA”“村超”火到国外,新型城镇化不是“以城吞乡”,守住农耕文明、乡村文化的根脉,乡村在新时代大放异彩。如今,在“千万工程”理念和实践的引领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发展路径日趋成熟,必将造福千万村庄、亿万农民。
新视野中,城乡布局更为合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同步推进,仅2012年到2022年这十年,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到1220万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抓住县域切入点,城市与乡村,正在更为顺畅地“双向奔赴”。
新时代以来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方向,如大河奔涌势不可挡,浩荡前行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方向愈发清晰、步伐愈发坚定——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中国道路行稳致远
——守道而行、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中国式”生动诠释东方智慧
倾听75年大国崛起的铿锵足音,“三农”乐章雄浑激越,奠定了“中国式”的基调。
在物质层面上,农业平稳发展是整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农民在各个时期都作出了无与伦比的伟大贡献,乡村是我们创新探索的“蓄水池”和大后方。在文化层面上,千百年来农耕文明顺天应时的智慧、中正平和的理念、讲信修睦的品性,凝结提炼为“中国式”的智慧,75年来我们对“三农”问题的理解和把握,集中体现着这种智慧,生动诠释着东方文明的原创性贡献。
中国式道路给世界带来什么?她贡献着中国智慧,“一带一路”为沿线100多个国家描绘出共同发展之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关系提供新的思路,中国提供方案和道路,却不强行输出价值观和制度模式;她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国担当,在全球粮食市场动荡时,中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全球减贫形势严峻背景下,中国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东方大国始终为人类美好愿景贡献力量,展现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国气度。
中国传统哲学讲究道、术、势。道是方向,走出多远都不能变;术是方法,需要与时俱进、迭代更新;势是趋势,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调整“术”的依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守道而行、因时而变、顺势而为。
守道而行,要始终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始终把农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时而变,要立足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实际,把握改革时度效;立足城乡融合发展要求,破除要素双向流动壁垒;立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创新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路径,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顺势而为,既要尊重“三农”本身的发展规律,在认识规律基础上有序推进振兴;也要以大历史观看待“三农”,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还要看到“三农”与大局全局的联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山河尽染,丰收在望。75年豪情岁月,75年坚韧前行,大国“三农”迎来现代化的新一程,为强国复兴奏响更为壮丽的乐章。在这个充满希望的金秋,在这个欢庆喜悦的日子,让我们共祝愿——
祖国好、农民富、民族兴!
(执笔:李竟涵)
原标题:何以中国 何以农民——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图片:新华社
监制:高雅 编辑:刘漪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