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照,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雾气缭绕,一群群水鸟们在滩涂上或沼泽间觅食,海水涌来,不时会形成“鸟浪”奇观。

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位于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处黄海生态区北端,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保存最完好的区域之一。今年7月26日,该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时下,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即将迎来秋季候鸟迁徙大军。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美国阿拉斯加等地南迁而来的不少候鸟们,将在这里补充首餐。肚扁扁而来,圆滚滚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鸟儿们为什么要来这里补餐?

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洋介绍,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有鸭绿江口完整的潮间带体系,充沛的底栖动物和各种渔业资源,为候鸟提供了关键的能量补给来源。

“现在还不是最震撼的季节。”刘洋介绍,每年的3月至5月,数十万只鸻鹬类水鸟自澳大利亚、东南亚等越冬地飞往俄罗斯远东地区和美国阿拉斯加等地繁殖,鸭绿江口湿地便是这些迁徙涉禽北迁最后的停歇地和补给地。

作为候鸟春季北迁繁殖的最后一站,也是秋季南迁越冬的第一站,鸭绿江口湿地成为全球观“鸟浪”最好的地方之一。最新调查显示,保护区内共监测记录到鸟类324种,其中水鸟148种、林鸟17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8种、二级保护鸟类58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收录的受胁物种有26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名录的有32种。

斑尾塍鹬是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里的明星候鸟,尤其是春季北迁期间,能看到一群群的斑尾塍鹬从这里补给后,飞往北方繁殖。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团队技术专家雷春光介绍,斑尾塍鹬一次性迁飞能达到将近一万两千公里,“这里观测到的斑尾塍鹬种群数量,能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鸭绿江口湿地具有生态多样性与脆弱性并存的特点。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保护区属于滨海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抵御外界干扰能力较弱,极易受到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和威胁,具有高度的脆弱性,需要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因此,日常的巡护管护工作极为重要。

据悉,目前,保护区的巡护管护工作主要依托管理中心及孤山管理站、长山管理站、鹿岛管理站3处管理站。为加强保护区日常巡护力量,保护区组建了日常巡护队伍,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保护区火情汛情、湿地保护等多方面展开巡查管控,实现保护区陆域全方位巡护。

近年来,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投入到保护区日常巡护和点位核查确认等相关管护工作中,实现了巡护数据传输与记录同步。除人工巡护外,保护区设置有一处瞭望塔,配备24小时全自动激光监控仪,对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动物及人类活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秋风起,登上孤山苇场瞭望塔远望,鸭绿江口海天共色间,一群蛎鹬在滩涂觅食,海浪冲来,蛎鹬蝶飞;而在湿地芦苇丛间,不时惊起一滩鸥鹭,阵阵鸟鸣声回荡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大地上。

(大众新闻记者 修从涛 丹东鸭绿江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