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的国,国庆节的国,这个“国”字到底是如何演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这是最早的“国”字的写法,看起来是不是跟现在的“国”字毫无关系?

其实这个字造的很有讲究,左边是一个类似于“口”的字,代表的是围起来的城墙,右边则是一个像“戈”的字形,意思就是在城墙的边上有兵器,兵器的目的就是守卫,所以“国”字刚开始就是守卫部落、守卫家园的意思。

这个“国”字是西周时期的写法,后来人们觉得光一个“口”字表示围起来的家园,只有一侧有兵器镇守,有点不符合实际,于是又在这种写法的基础上在“口”字的四周各加了一个“一”字,把原来的“口”字又给围了起来,这是金文的写法。

这种写法的意思就是在国家的四周也有守卫,这样看起来更安全一点,强调的不再是单纯的国家,而是疆域,是所属的国土面积。

“国”字的下一个形态就把“口”字左右两边的“一”给去掉了,只有上下两方有“一”,并且上方的“一”和“戈”字的那一横连在了一起,表示守卫的力量更强了一些,这时候整个字看起来就像是现在的“或”这个字。

后来到了周代晚期,像“或”字的这个“国”字,字形有了歧义,“或”这个字形有了借用的意思,于是古人就又在“或”这个字的外围围了一圈,表示的是整个疆土的范围,就是原有的城外面的疆土也是属于我们这个国家的,疆域的范围又进一步扩大了。

后来到了战国时期,因为国家的不同,对这个字的写法也就有不同,像秦朝的小篆就沿用了“國”这个字形,其他的国家也有沿用类似“或”这个字形的,直到楷书的出现,才确定了“國”字的写法,方方正正且寓意明显。

不过这里中间有个小插曲就是太平天国的时候,当时洪秀全为了体现自己是“天王”的这个地位,曾经把“國”中间的这个“或”字改为了“王”,也就是“囯”这个字,比现在的“国”中间少了一个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简化汉字,“國”这个字太繁琐,而“囯”这个字则不符合时代的潮流,于是就简化结合了一下,改成了现在的“国”,既有疆土范围,又是人民为“王”,人民当家做主,又像“玉”一样珍贵得来不易,所以现在这个“国”字更有意义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你知道“国”字是怎么演变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