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从历史沧桑到繁华盛世,一路上都离不开为祖国发展努力奋斗的“追梦人”。今年国庆假期,区融媒体中心推出《追梦 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报道,向大家讲述长宁这些“追梦人”的故事……

在祖国的边远地区,有一群特殊的“追梦人”——援边干部。他们远离繁华都市,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对祖国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有的来自教育战线,致力于提升边疆地区的教育水平;有的来自医疗系统,为提高当地医疗条件不懈努力;还有的投身于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贡献力量。他们不畏艰难,不惧挑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

这两年,李志斌、王传凯、陈竑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伟大实践中,分别奔赴新疆克拉玛依、云南绿春和青海果洛,用青春和才华书写着一篇篇华章。

在今年的开学典礼上,克拉玛依市第九小学六年级(6)班的薛靖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在这次活动中,我领略到了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繁华与美丽。今后我要更加勤奋学习,为圆我的大学梦不断努力,更要用自己的成绩感谢祖国!”听到这样激昂的话语,挂职克拉玛依区委常委、副区长的援疆干部李志斌十分欣慰。原来,在今年暑假,同学们参加了由他经手的第二批沪克少年“手拉手”夏令营活动,来到上海参观游览,孩子们收获颇多。该活动目前已直接惠及40名克拉玛依区小学生,是长宁援克的品牌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合作交流,李志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援疆“梦想”,他认为援疆就是筑梦——追梦——圆梦的过程。他要把人生理想和知识才干挥洒在克拉玛依这片热土上,把个人梦想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克拉玛依实践的事业中。他的援疆之路,是一条筑梦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援边干部的到来,为边远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不仅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更带去了希望和梦想。在他们的努力下,边远地区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边远地区的繁荣昌盛正逐步成为现实。

在云南绿春的乡村振兴一线,“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标语掩映在绿树农田间。在这里, 挂职绿春县政府办副主任、农科局副局长的援滇干部王传凯始终铭记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的主线,全力以赴地落实区里的帮扶项目。他的故事,如同一场春雨,润物无声,却让绿春的民族歌舞在大上海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他以“绿春所需、长宁所能”为工作原则,在区合作交流办和各对口帮扶单位、爱心组织的支持下,将产业振兴作为首要任务。他培育致富带头人,推动茶产业转型,红米产品多元化,梯田鸭养殖试点推广……他期待群众能够就近就业,让“一老一小”得到更好的保障,让乡村焕发新的活力。

“青少年是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未来力量。”他经常这么说。为此,他组织“乡镇学生看县城”研学活动,落实好区妇联组织的“一群学生的爱心、一套校服的旅行”活动,让更多的沪滇青少年手拉手、心连心。一座座感恩亭、长宁亭在绿春大地矗立,见证着沪滇山海情。他还和其他干部群众一道建设和改造了一批蓄水池、淋浴室、篮球场、标准食堂、图书室……让大山的孩子更加热爱学校,让学校的孩子有能力走出大山,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这便是他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距离长宁将近300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200米的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有一位以“果洛人”自居的援青干部,他便是陈竑,现挂职甘德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前往甘德工作后,他全身心投入到甘德的建设发展中,两年多来,他见证了一批批增进民生福祉的保障项目拔地而起,一个个提升牧民收入的产业项目孕育而生。

他如同雪山上的守护者,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随着沪青两地交往交流交融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的友谊之花常开不败。最近,他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梦想——打造更多的“口碑”项目为新中国献礼,为果洛甘德的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文明和谐奉献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长宁出发,像他们一样扎根边远地区的援边干部还有很多,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去,共同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撰稿:吴佳倩

编辑:程 前

责编:王 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