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2—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二十佳典型案例名单,东营市《利津县集成推进非遗保护传承推动老街长巷融入现代生活》案例成功入选,也是全省唯一入选案例。
近年来,东营市确立“以非遗为路径、文旅为业态、研学为产业、传承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启动实施“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项目,集成推进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保护,让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旧街巷”摇身变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2022年,核心区南岭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首批全国非遗旅游村寨、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山东省文化体验廊道重点村等荣誉称号。自开集以来,累计接纳游客154.63万余人次。
项目根植原生土壤,立足当地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突出“老村、老人、老手艺”,组建“非遗红盟会”,开展“非遗项目溯源行动”,涵盖地区民俗、手工技艺、戏曲游艺等各大类别,为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保护打下基础。尊重传统风貌,改造提升非遗老街。着力打造“三个街区”,即山东手造非遗文化街区、黄河书院国学文化街区、文峰思贤历史文化街区。坚持不搞大拆大建,注重还原本村、本乡、本土风貌,延续保留原有街巷肌理、空间格局、传统院落,以“微改造、精提升”为主,对沿街闲置民房、院落进行美化提升与功能性改造,赋予文化传承、风貌再现、沉浸体验等多种功能。营造主题场景,吸引落户非遗项目。聚力放大“山东手造·非遗工坊”品牌效应,建设非遗戏曲演绎、手工制作、民俗文化展演、乡土风情展示等项目,沿街布局剪纸、草编、酱醋、织布等手工作坊及摊位,打造特色突出、氛围浓厚、体验感强的非遗特色街巷。
依托“老街长巷”,东营市不断创新非遗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方式,注重非遗文化创新转化,丰富活化利用业态,开展多元文化活动,推动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让渐行渐远的老手艺、老技艺与市场深度对接、焕发生机,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之路,带动业态“旺起来”。目前,已举办非遗大集130余场次,日均接纳游客5000余人,开展各类非遗文化演出500余场,举办黄河文化研学游78期,累计接待济南、青岛等地中小学生实践体验3万余人。(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马瑞琳 通讯员 穆春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