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共中央委员对内领导全党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是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未来,背负着人民的殷切希望。

这样重要的职务,自然在选人用人上也要慎之又慎,通常都是由德高望重、信念坚定,政治经验丰富,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省部级领导人担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1968年,有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一度进入了人一度进入了中央委员的候补名单,但数次均被毛主席拒绝,他就是——毛远新,毛泽民烈士之子、毛主席的侄子。

烈士遗孤

毛远新是毛泽民烈士唯一的儿子,但这个特殊的身份并没有让他得到父亲更多的爱,因为毛泽民烈士在他出生后不久便壮烈牺牲。

敌人没有放过他们母子,在监狱中想方设法的侮辱他们,折磨他们,直到1946年,他同母亲才从敌人的魔爪下逃脱,来到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弟弟的遗孤,无论是出于怎样的感情,毛主席对毛远新格外关照,一直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革命的年月是红色的,那是即将升起的太阳,也是烈士们的鲜血。无数仁人志士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的今天,他们之中有很多人甚至没有留下姓名,但我们不应该忘记,是他们在黑暗中举起了火炬。

在即将升入大学时,毛远新面临生命中的第一个重大抉择,是上清华大学还是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在那个年代,哈军工才是这些热血男儿的第一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清华大学也有它独特的吸引力,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的毛远新第一时间找到了毛主席,毛主席没有对两所学校做出任何评价,只是说凭自己本事考上的,上哪所大学都一样。

最后,毛远新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不过不久后他就转入哈工大,于1961年离开北京,此时的毛远新可能不会知道,正是这次离别,改写了他此后的人生。

大学期间,毛远新刻苦专研学业,也积极响应号召下到农村,同村民一起吃住,毕业后他被安排到国防研究所,但毛主席觉得他没有经过历练,挑不起这根大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伯的“激将法”下,毛远新主动申请到边远山区参军,通过了基层历练,可这时,W革的到来打破了他的计划,1966年8月18日,身穿军装的毛远新站在毛主席身边,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红卫兵。

命运总是这样的反复无常,就在毛远新即将开启属于自己的人生时,意外不期而至,同毛主席一同接见红卫兵是他一生的高光点,也是他命运的转折点,他即将迎来自己人生的大起大落,然而他对一切浑然不知。

可靠的接班人

w革开始后,毛远新回到了哈军工发起了名为“哈军工红色造反团”的组织,因为身上笼罩的光环,他的队伍日渐壮大,他本人很快就成为东北地区的红卫兵领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他又被任命为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沈阳军区政委,此时的他不过27岁,而更大的“惊喜”还在等着他。

1968年,毛远新因为工作原因在北京停留了一段时间,期间毛主席对他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不要因为自己身居高位就可以为所欲为,要继续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万万不可肆意妄为。

对于大伯的嘱咐毛远新不敢怠慢,可是自己最近总是被莫名其妙地叫去参加一些会议,本来没有什么事也不让他返回东北,这让他一时半会摸不着头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此时中央正在筹办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但对于与会人员毛主席与周总理却产生了分歧,周总理几次修改参会人员名单,毛主席多次修改后仍不满意,其中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了毛远新的身上。

周总理坚持认为毛远新是代表地区名义的代表,而毛主席认为毛远新不过是因为身份特殊才被推了出来,难堪大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一份与会人员名单要反复斟酌呢?因为这不仅仅只是开一场会那么简单,会上将宣布新一批候补委员递补中央委员的名单,也将产生新的一批中央候补委员,与会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毛主席坚决反对毛远新参会,一次又一次地划掉他的名字,但周总理也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没有毛远新的参加会议就没法代表全国人民的意见,争执一直持续到会议前夕,最终毛远新被挡在了会议室的门外。

1976年,毛远新的政治生命走到了尽头,随着毛主席的逝世,作为w革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几个领导者,他也被“保护”了起来,直到1986年,才宣判他有期徒刑1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年,毛远新申请保外就医获得批准,当年如日中天的小伙子,再出来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岁月留下的痕迹在他的身上格外明显。

1993年刑满释放后,他以曾经毛主席为他取下的化名“李实”继续生活,在上海的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工作,时隔多年,他终于回到了研究所,重新开启属于自己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远新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他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做到了他人一生也未必能够攀爬到的高度,但毛主席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背后的原因。

W革期间的所作所为让他在牢狱中度过了17年,在这个过程中他失去了最美好的青春,但他也重新回归到了自己的生活。

结语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举贤任能才是维持一个国家运转的关键,虽然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这一原则也曾经被打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关键时刻,毛主席还是非常慎重地为国家的未来谋划,他义无反顾地拒绝了自己一手带大的侄子,拒绝对方进入国家权力中心。

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毛远新人生的起点本应是学校分配的研究所,兜兜转转一大圈后,他还是进入了一家研究所。对他而言往事如烟,一切从头开始,一切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