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福州10月2日电 (刘宝琴)“当今智能化趋势明显,建议强化信息技术学科建设,让中小学生更好地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近日,有一名福建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提出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导留言板”截图

收到群众建议后,福建省信访局第一时间受理,并转由福建省教育厅进行办理。

信息技术对培养中小学生的数字素养和技能至关重要。早在上世纪90年代,福建省就已经在中小学开设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2004年以来,福建省将信息技术列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之一,纳入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组织实施。

2022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信息技术”这一课程的名称更名为“信息科技”,并从“综合实践活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课程。

福建省自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新课标,在三年级至八年级开设“信息科技”课程,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不少于210个课时。

如何强化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福建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是以课程为主体,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水平。在优化课程设置方面,加强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编程课程等内容教学;在考试评价方面,将信息科技纳入初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范围,引导师生深入开展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此外,福建省教育厅还积极开展学科专题教研、优质课评选、优秀作业设计评选等活动,促进学科老师的专业成长。

二是以试点为依托,提升人工智能教育能力。福建成立省人工智能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对福州市晋安区和厦门市湖里区2个省级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以及104个省级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开展业务指导和帮助,举办学科教师培训班,提升人工智能教育能力。

此外,两年来,福建各地市积极组织培训,开展多元赛事,摸索新课标落地试验。如厦门市编撰新课程教学指导材料,龙岩、福州等地探索信息科技大单元课程教学,开设第二课堂等。

以福州市钱塘小学教育集团为例,在资源方面,学校逐步增强师资力量、强化信息教学硬件投入;在教学设计方面,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运用信息科技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学校还通过分层、分段开设编程类、人工智能类社团,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创竞赛,让孩子在实践中深刻感受信息科技这门课程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州市钱塘小学黄育伟老师正在给学生上信息科技课。受访学校供图

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部分学校也发现了一些困难,比如信息科技实验室软、硬件等投入不足,专任教师身兼多职,难以专注学科教学等。

对此,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相关专家建议,教学上要尽力为学生争取实地考察、学习实训的机会,还要落实专人负责学校数字化设备管理和维护。

针对网友提出的建议,福建省教育厅表示,将进一步指导各地加强信息科技课程建设,落实好义务教育新课程新课标要求,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科技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践行信息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