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里,兴盛路的梧桐树陆陆续续生发出许多崭新的枝叶。每日清晨,途经树下,我常常会驻足欣赏沐浴在融融晨光中的小小叶芽,仰望它们碧绿傲娇的身姿在粗矮的树干上顾盼摇曳。
国道
兴盛时光小区对面绿化带一块刻有“214线·2355”字样的国道界碑低调地伫立在低矮的花丛之中,位置并不太引人注意,这块界碑就像一位默默驻守在流年岁月角落里的时光守望者,在寒来暑往中细数兴盛路与下关城的花落花开。
是啊,兴盛路是国道,是蜿蜒3256千米,从青海西宁至西双版纳景洪市的国道214线大理段2355千米处。在下关城不疾不徐的历史长河里,兴盛路一直发挥着参与大理、参与滇西、参与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不可小觑的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它也是大理州东面县份和大理市部分乡镇出入下关城区过境车辆的必经道路之一。
孩提时代,下关曾是我们这些生长在周边乡镇的80后农村孩子最向往的地方。旧日时光,从凤仪到下关,抵达小花园兴盛路就意味着进入下关。那时,交通不便利,只能依靠为数不多的公共交通出行,到一趟下关并不容易。可即便如此,下关之旅依然是我们心中无比期待的小美好。那会儿,逛下关就意味着可以从题有“百二山河”匾额的牌坊前往团山公园,争先恐后攀爬完石阶梯,登至望海楼远眺隽逸缥缈的万里山河,再到曲径通幽的猴山看猴子;还意味着可以到新建逛建设商场,穿过紫云市场,从鸳浦街,一路向西,再从振兴街至人民公园,跟随父母置办衣食住行所需,陪伴姊姊各种胡吃海喝……
如今,交通日趋成熟的下关城,兴盛路国道的身份似乎已在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网络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作为下关主城区纵横交错的交通主干道之一的兴盛路,从土路、石子路、水泥路,再到今天的柏油路,历经沧桑巨变,它在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里,每一米、每一公里都深深烙印下了下关城日新月异的历史荣光。
珍贵记忆
兴盛路,南起小花园,北至小关邑,过了小关邑村便可直达绿意盎然的洱海生态廊道。
从父辈们口中得知,70年代的兴盛路这一片是下关城较为偏僻的地方。那时还没有兴盛路这一说法,也没有连接西洱河南北两岸的兴盛桥。下关城的过境车辆只能由滇缅公路也就是320国道从建设路通往人民街。要是再往北上,那就只能走贯通西洱河的黑龙桥。
在长辈们滔滔不绝地讲述里,他们那段苦涩的流金岁月仿佛重现眼前,热烈而澎湃。我在与之忆苦思甜中,深切地体会着他们那段热血的青春。后来,兴盛路附近区域先后建立起了大批工厂,比如冶炼厂、农机厂、玻璃厂、棉毯厂、标准件厂、粮油机械厂、人纤厂等等,才逐渐热闹了起来。路名也从最初的苍山东路确定为如今的兴盛路。
兴盛路9号的亿标公司所在地便是当年数一数二的云南人造纤维厂的住宿区之一。进入住宿区,小区南面3栋3层一字形回廊格局的红砖楼较为醒目。红砖楼墙体斑驳,因超过使用年限,如今已腾空闲置。晨光斜照下,小区静谧。我怀揣着对那一时代的无限好奇与仰望,信步于并排而立的红砖楼之间,脚下,荒草丛生,无名野花竞相绽放。暗陬中,偶然散落下的朝阳光束,斑斓如宇宙星河。此时,楼道寂静苍凉,彼时,那每一扇窗户里不也正热闹非凡地响彻着属于那一代革命老工人的家长里短和爱恨情仇。
亿标公司安装队工具房侧门门头上还悬挂着一块写着“职工餐厅”的木牌,红色漆字依稀可见。工具房内几排陈旧的木柜靠墙摆放,木柜已被岁月打磨,失去了原有的色泽。木柜右上角“云纤”的标志仍然非常醒目。毛笔书写的“底图柜”“化学清洗资料柜”字体整齐有序。墙角堆放着一些不知名的工具和长长短短的扳手。工具原本明艳的红色、绿色、蓝色底漆已磨损,深深浅浅渡满锈迹斑斑的青铜色。
放眼四顾,小区红砖房与隔壁林立而起的“兴盛时光”呈现鲜明而强烈的反差。在下关,诸如此类的楼宇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今天在许多年轻人中炙手可热的“华纺1958”,还比如深藏在大理古城老宅老巷里的“床单厂艺术园区”,这些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老建筑,清晰地影印下了大理工业发展的无数珍贵画面,它们自在坦荡地蛰居在风城的马路深处,静静地安住于时代一次次更迭蜕变的褶皱里,日升日落,不突兀、不张扬。
回忆的闸门一旦打开,那段珍贵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我的父辈轻轻地感叹,那会儿,人纤厂占地面积很大,80多亩的厂房就在如今的兴盛商业城位置。从巍山进入下关,下了巍山坡一眼就能看到人纤厂直入云端的三只大烟囱。在下关,人纤厂可谓较大的国企,虽不及下关总站和滇纺厂,但作为专门生产织布原料的人纤厂,也是拥有近一千多名职工的大厂。人纤厂生产出来的人造纤维远销全国,订单应接不暇。曾几何时,在大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之下,类似人纤厂、滇纺厂等等许多工厂为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何等巨大且不可磨灭的贡献啊!
当过知青的父辈拿着自己当年亲手锻造出的一把精致的小铁刀,无比惋惜地说,当时手工制作了很多生活用品,几次搬家辗转之后没有保存下来。这把小刀还是他从巍山老家的厨房翻箱倒柜找了回来的。他手工制作的东西送的送,扔的扔,十分可惜。回忆往昔,兴盛路的那段峥嵘岁月里,他曾在厂里伙食团呆过,先后还自学锻造、打铁、焊工、钳工、锅炉安装、汽车驾驶等等技艺,为事业、为家庭不辞辛劳,拼尽全力。对于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布满厚厚茧子粗糙而厚实的双手最有发言权……
我对下关的桥的认识是从1994年才真正开始的。那年,我读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刚好学习《赵州桥》和《南京长江大桥》。课后作业便是写一篇关于桥的作文,为了写好文章,我和姊姊约了小伙伴专门到下关收集关于桥的资料。
那会儿兴盛路还没有桥,我们选择了西洱河之上刚刚竣工不久的泰安大桥。记得那天,我们都带了笔记本,认认真真记录下泰安大桥彩虹般美丽梦幻的伟岸模样。我们从大桥南端走至北端,从大桥上那两个独特的拱形元素、桥体和栏杆的设计,再到桥下的桥墩、桥洞,包括洱河南北两岸的风景都一一观察并记录。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下关桥的形状、城的模样在我的心底悄悄生长。
那个年代,我没有出过远门。陪伴我成长的桥就只有凤仪波罗江上的几座拱桥。童年里,我和姊姊大部分时光都在凤中路的大河桥附近度过。那一带,是一片农田,我家的田地就在大河桥边。春夏秋冬,桥上桥下有着不同的四时风景。农忙时节,大人们忙着摊田、栽秧、施肥、割稻、点豆、摘豆,我们则一头扎进大自然的怀抱当中,无论是在河水中嬉戏玩耍、捉鱼摸虾,还是赤脚在田埂上闻着稻香捉蚂蚱,都能够让我们在大河桥上下快乐好一阵子。
参加工作之后的我常年往返于下关和大理古城之间,每一日我都会通过泰安大桥。之后,西洱河最东端架起了欧式风格浓郁的兴盛大桥。2008年,这一长虹卧波的贯通,再次将下关城南北两岸的距离拉近,又一次脉动了兴盛路一片区域的飞速发展。
西洱河之上从唐代就已建立的五孔石拱桥——下关第一桥黑龙桥,到闸门桥、新桥、泰安桥、兴盛大桥,再到2015年通车的龙溪大桥,每一座桥的诞生都在下关这座绚烂多彩的小城提速发展的历史丰碑上写下浓重的一笔。2015年,小花园人行天桥通行,首座环形天桥落户风城。环形天桥的拔地而起,让兴盛路、建设路、环城路人车分流,不仅缓解了路口交通压力,也保障了兴盛路这一片区老百姓的出行安全,人行天桥“环形”造型的设计,让小花园的名称更加名副其实。之后,下关七小、下关四小、泰安路中段、火车站也相继架起过街天桥。下关用细腻的温情铺陈出一座座联接东西南北的虹桥,人民情怀被牢牢地浇筑在广袤的苍洱大地之上。
漫步兴盛大桥,下关风徐徐吹拂,俯瞰洱海,碧水清波。迎着夕阳余晖,举目遥望云蒸雾绕的山岚,天与云与山与水俨然一幅丹青画卷在你眼前缓缓展开,时光清明澄澈,美好与欢喜随之在心里无限扩展。待夜幕降临,步行至翘角飞檐的锁水阁,凭栏远眺,流光溢彩的大桥风采总会让你心动怦然。无论你选择怎样的角度,都可以随手拍出不加任何滤镜的大片。如今,兴盛大桥已成为大理热门的网红打卡地之一,是旅拍、婚纱摄影必选之地,已然成为“有一种生活叫大理”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遇见
欣欣向荣的兴盛路从北向南,疏密有致地为下关城描绘出一条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美“天际线”,它在岁月中为我们一次次展示着下关城市更迭发展的新纪元。洱海生态廊道、全民健身中心、湿地公园、爱琴海购物广场、大关邑美食街、大理州博物馆、珠海市场,过了人行天桥,便抵达兴盛商业城、泰兴过渡市场和新紫云街。这里,一街有一街的温情,一巷有一巷的味道,所到之处都会为你带来别样的体验。每次外地朋友来大理旅游,常常向我感叹“作为大理人,你们太幸运了!”。是啊,生在大理、长在大理,朝朝暮暮被苍山洱海的丰饶滋养,岁岁年年有风花雪月的浪漫相伴,何等之幸运啊!
4月的下关,春风和煦。兴盛路人行道上的梧桐树郁郁葱葱,214线国道界碑依旧安静地端坐在那里。我置身在下关城市发展的大动脉中,继续沿着街巷阔步前行,于人来车往的日月长风里踏遍写满下关前世今生的道路和桥梁,期待在十字路口,与下一个春天相遇,在遇见里,接纳人生无常况味,于明月清风中,体验生命自洽清欢。
作者简介:
苏汝艳,女,汉族,云南大理人,大理市作协会员,曾在《中国中医药报》《云南日报》《大理日报》《苍洱时讯》《大理》期刊以及“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云南网”“云岭先锋网”“大理融媒”等媒体、网站及公众号发表散文、通讯、评论等作品,多次参与各级征文比赛并获奖。
来源:苍洱文苑
编辑:陈琳玲
值周:张辉 胡亚玲
主编:李胜
文明城市建设我知道
问: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您身边有人参与过志愿服务或接受过志愿服务的帮助吗?
大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都建有志愿服务队,“中心”建强9支专业志愿服务队,“所”建强6支志愿服务队,“站”建强3支志愿服务队,“点”建强1支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更好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大理市通过入户走访上门询单、“文明大理”公众号线上及特殊群体线下点单、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智慧云平台评估匹配派单、志愿服务队平台接单、中心回访评单等方式,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相贯通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水平。截至2024年8月,大理市有各类志愿者团体759个,注册志愿者11.7万余人,共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科学普及、扶贫帮困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2万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群众满意率90.2%。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