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际,宝山区坚持贯彻人民城市理念,建设美丽、便利、人文、平安“四个城区”,大力推进民心工程和实事项目,成功打造一幕幕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实践剪影。

为推动社区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2021年起,宝山区全面推行“社区民心项目”勾选工作,指导各街镇、居村结合“四百”大走访,依托线上线下平台收集民情、了解民意,排摸梳理居民最急切、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并形成备选清单,再通过公开投票的方式,把决定权交由居民,选出居民最急、最需、最盼的项目重点推进,将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运用到基层治理中。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宝山区建立了“党组织‘四百’大走访—排摸群众需求—形成建议清单—引导群众勾选—推进项目实施—群众监督评议”的工作闭环,真正让群众口中的需求,变为群众心仪的项目,让社区由原先的“做我们认为的好事”真正变成“做大家认可的好事”。4年来,全区各居村共落地近8000个“社区民心项目”,共吸引82万余人参与讨论,获得了居村民的高度认可。

关爱流浪猫

从“我们认为”到“大家认可”

“小区里流浪猫要好好关爱!”“小区里流浪猫越来越多很扰民!”宝山区淞南镇万临家园居民区党组织在“四百”大走访中听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万临家园居民区爱猫人士众多,常将猫粮和水放置在一次性餐盒中投喂流浪猫,公共绿地成为流浪猫的“公共食堂”。随着小区流浪猫数量不断增加,叫声扰民、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部分居民的不满。为最大限度满足各方需求,万临家园居民区党组织通过公开投票的方式“让居民打钩”,最终“提倡文明养宠 关爱流浪猫”项目入选社区民心项目。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居民区党组织充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先后组织党员、楼组长、年轻志愿者、居民代表开展6轮议事会,充分协商达成共识,形成了“流浪猫治理三步走”项目推进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步:科学喂养。万临家园居民区党组织召集物业、党员志愿者、养宠居民代表等组建“临家爱宠”志愿服务队,排摸小区流浪猫情况,在小区较为偏僻空旷的场地设置固定喂养点,引入智能猫屋对流浪猫远程监控、云投喂,使用“猫脸识别”功能建立数字档案,既为流浪猫提供了庇护场所,也减少了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

第二步:控制数量。居民区党组织主动对接宝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宠物医院,为流浪猫实施绝育手术,逐步控制流浪猫数量、提升其生存质量,目前已为小区7只流浪猫进行了绝育、剪耳并放归至固定喂养点。志愿者们通过线上平台发布绝育猫信息和照片,爱心居民纷纷举手认领,让流浪猫有“家”可归。

第三步:长效治理。“临家爱宠”志愿服务队联合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扮靓”固定喂养点,让流浪猫的家“好看更好住”。积极发挥年轻爱猫达人们的作用,通过创建短视频账号、印制文创周边、筹集公益基金等创新举措,吸引更多居民加入流浪猫治理项目,不断激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和动力。

大场镇滨江雅苑居民区内的休闲广场老旧、儿童娱乐设施贫乏,两处地方平日少有居民“光顾”,显得异常冷清。为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共同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滨江雅苑居民区通过走访排摸、需求分类和居民勾选,最终确定将此作为民心项目的重点优先开展实施,以提升社区环境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民区针对社区内老旧的休闲广场、贫乏的儿童娱乐设施开展了社区微更新,不但修复了原本龟裂破碎路面,更是增设了新的游乐设施,两处地方摇身一变成为了居民区新的打卡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社区更是通过垃圾分类相关宣传、各类“社区小先生”活动等让更多的居民能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进一步提升社区生活环境品质。垃圾站在志愿者们的悉心维护下井井有条;废旧的轮胎在“社区小先生”们的涂鸦下穿上了缤纷的外衣,让平时不起眼的角落瞬间有了色彩。在众人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原本略显“疲态”的社区重新焕发生机,展现出一幅和谐宜居的美丽画卷。

建筑垃圾厢房改造

民心项目从“愿景”变“实景”

“新的建筑垃圾厢房,比以前的好多了,不仅外观美观,最重要的是解决了灰尘飞扬、垃圾异味等情况!”谈及小区升级改造后的建筑垃圾厢房,家住吴淞街道西朱新村居民区的樊先生眉眼间藏不住喜悦,“这是我提的建议,没想到真实现了!”西朱新村居民区内关于“建筑垃圾厢房改造”的民心项目终于从“愿景”变“实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朱新村居民区是典型的“老破小”小区。此前小区建筑垃圾堆放处的铁皮箱在每日高频使用中逐渐破损,蚊虫滋生、气味难闻,一旦有建筑垃圾托运,周边更是尘土飞扬,各种环境问题给居民带来诸多困扰。西朱新村居民区党组织积极回应居民对建筑垃圾厢房改造的呼声,将这项居民“急、需、盼”的问题加入社区民心项目清单大力推进,组建了一支由社区党总支、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等力量组成的“红色管家”志愿者队伍。在垃圾箱周边蹲点调研、收集建议,通过沟通问询、亲身体验等多种形式,“红色管家”实地商讨垃圾厢房的大小、高度、美化等,反复了解居民所需、所难、所求,锚定小区实际情况及具体需求,仔细研究改造方案,确定从“拖拉替换式拉臂箱”到“独立固定点位厢房”的升级改造方案。最终方案在小区内全覆盖征询并高票通过。施工后,居民自发参与外墙彩绘,让原先破落的“垃圾堆放空地”升级成为“精致垃圾厢房”。“社区治理没有终点,居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西朱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说道。

宝宝托管难

“宝宝屋”亮相“公共客厅”

家住张庙街道通河四村的居民时常反映,自“公共客厅”建成以来,丰富的社区活动让群众的生活多姿多彩。但是社区内有大量需要日常带娃的爷爷奶奶,实在难以抽身参加活动,期盼社区能有临时托管儿童的场所。居委收集到这些心声和愿望后,结合张庙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建设,通四“宝宝屋”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联动专业师资团队让家长吃了“定心丸”。通河四村居民区与博士娃幼儿园合作共建,发挥幼儿园专业资源和师资力量,确保每一个前往“宝宝屋”的宝宝有专人照看。此外,“宝宝屋”还设置了完善的卫生保健制度,在婴幼儿进入宝宝屋参加活动前,会有专业的保育员老师检查身体和精神状态,并为他们建立专属的个人档案。

二是优化暖心设计赢得熟脸“小粉丝”。为了丰富“宝宝屋”功能,居民区在前期软包环境的基础上,请博士娃幼儿园针对家长的不同需求,对活动区域进行重新规整,分隔出运动区、阅读区、游戏区等内容丰富的区域,给小宝宝们提供了充足的“探秘空间”。

三是设计各色主题让宝宝们“乐成长”。为了让托管的宝宝们坐得住、玩得欢,居民区还为“宝宝屋”精心设计了每月一主题的特色活动,涉及肢体大运动发育、蒙台梭利教学、手工协调培养等活动,让宝宝们通过有趣的学习活动、多元的特色活动、开放的游戏活动不断成长、收获喜悦,为后续进入幼儿园打下基础。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