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里是没人用了吗?竟然用她,她是不是领导的亲戚”。

刚进央视工作的张越因为自己的身材和样貌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甚至还被观众称作是“央视最丑的女主持”。

但没过多久,她就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在央视访谈节目中大放异彩,狠狠地回击了那些看不起自己的声音。

面对困难,她向来是只进不退,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就在她的事业巅峰时期,竟选择了从央视辞职,并靠低保为生。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如今生活的怎么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为主持人

1995年,央视筹备一档全新的女性话题节目《半边天》,为节目广泛寻找主持人。

在选拔过程中,张越展现出了与其他候选人不同的特质。她不仅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思考角度。

经过多轮面试和试镜,张越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半边天》的主持人。

然而,张越的主持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初次亮相时,她的主持风格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于传统的女主持人温柔婉约的形象,张越的风格更加直接、犀利,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她常常毫不客气地追问嘉宾,有时甚至会打断对方的话。这种风格在当时的电视节目中是非常少见的,尤其对于一个女性主持人来说。

这种独特的主持风格让一些观众感到不适应。

有人认为张越太过强势,不符合传统对女性的期待;也有人觉得她的提问方式过于尖锐,缺乏礼貌。这些争议一度让张越和节目组感到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些质疑,张越并没有轻易改变自己的风格。

她认为,作为一档探讨女性话题的节目,《半边天》需要一个能够直面问题、敢于追问的主持人。

她相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入探讨女性在社会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越逐渐调整了自己的主持方式。她保持了直接和犀利的特点,但同时也学会了更加灵活地把握节奏,适时地展现温和和同理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开始更多地倾听嘉宾的故事,用更富有同情心的方式引导对话。这种调整让她的主持风格变得更加平衡和成熟。

观众们也逐渐适应并喜欢上了张越的主持风格。

因为他们发现,张越的提问虽然犀利,但往往能触及问题的核心,引发深入的讨论。

她的主持不再仅仅是一种表演,而是成为了推动对话和思考的重要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半边天》的舞台上,张越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她还善于发掘有才华的嘉宾,并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平台。

这不仅丰富了节目的内容,也让《半边天》成为了新人艺人崭露头角的重要舞台。

彼时籍籍无名的韩红就曾上过她的节目,大大的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

通过这些努力和调整,张越最终在《半边天》节目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了观众喜爱的主持人。

谁能想到,这么优秀的女主持,并不是科班出身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破自卑的“小胖墩”

1965年10月,张越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

童年时期的张越是个"小胖墩"。小朋友们常常因为她的体型而疏远她,不愿意和她一起玩耍。这种被孤立的滋味,张越从小就尝到了。

面对女儿的困境,张越的母亲给予了她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母亲的教导让张越意识到,虽然自己可能无法改变外表,但可以通过提升内在素质来获得自信和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从8岁开始,张越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这种专注和勤奋使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84年,张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大学四年里,张越不仅在专业课程上表现出色,还积极参与各种文学创作和文化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文字功底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这为她未来的写作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8年,张越顺利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根据当时的分配制度,她被安排到北京财会学校担任语文老师。

在教书之余,张越开始尝试其他形式的写作。

她敏锐地注意到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各种综艺节目的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借自己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张越开始为央视的一些节目写小品和剧本。

在这个过程中,张越的才华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她被邀请参与了热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的编剧工作。

这部反映普通北京家庭生活的电视剧,以其贴近生活、幽默风趣的特点深受观众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越参与编剧工作,不仅让她有机会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融入创作,也让她在电视剧创作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这些编剧工作,张越逐渐在电视圈内建立了自己的名声。

她的作品以贴近生活、观察细腻、幽默风趣而受到好评。

这个阶段的经历,为张越后来成为央视知名主持人铺平了道路,也为她日后在节目中展现的机智幽默和敏锐洞察力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找自己

1998年,尽管在《半边天》节目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张越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暂时离开央视。

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许多人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正处于事业巅峰的主持人会选择离开。

离开央视后,张越进入了一段相对平静的生活。她利用这段时间做了很多思考,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

这段时期,她远离了镜头和聚光灯,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她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接触了不同领域的人和事,这些经历极大地丰富了她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

经过近两年的沉淀和思考,张越在2000年重返央视。这一次,她带着新的想法和更成熟的心态回到了熟悉的舞台。

央视为她量身打造了一档新节目——《张越访谈》。

《张越访谈》是一档深度访谈节目,张越在这里不再局限于女性话题,而是将视野扩展到了更广阔的社会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采访了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通过深入的对话,挖掘出许多有价值的故事和观点。

张越的主持风格在这个节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她保持了一贯的犀利和直接,但同时也展现出了更多的温度和深度。

她善于引导嘉宾展开内心,让观众看到这些成功人士背后鲜为人知的一面。这种独特的主持风格赢得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凭借在《张越访谈》中的出色表现,张越获得了多项重要奖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金话筒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界最高荣誉的奖项,是对张越的最高肯定。

除此之外,她还获得了"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多项荣誉。

这些奖项不仅是对张越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标志着她在电视主持界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她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她的主持技巧,更在于她对节目内容的深度把控和对社会议题的敏锐洞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张越访谈》,张越还主持了多个其他重要栏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夜线》。

这是一档深夜新闻访谈节目,主要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话题。

在这个节目中,张越展现出了她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判断力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夜线》给了张越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来探讨各种社会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民生问题到社会热点,从文化现象到经济话题,张越都能够用她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提问方式,引导观众深入思考。

这个节目进一步巩固了张越作为央视重要主持人的地位。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作为一位知名主持人,张越的个人生活一直备受公众关注。

其中,她长期单身的状态引发了不少讨论和猜测。对于这个问题,张越曾在多个场合坦诚地分享过自己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她的工作性质导致她很难有稳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个人感情生活中。

作为央视的重要主持人,她的工作时间常常是不固定的,需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临时任务。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她难以维持正常的社交生活,更不用说发展稳定的感情关系。

其次,她认为,婚姻不应该是人生的必选项,而应该是一种自由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坦言,自己并不排斥婚姻,但也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

她更看重的是找到一个真正能够理解和支持她的人,而不是仅仅为了符合社会期待而匆忙进入婚姻。

尽管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张越始终保持着直面不完美、坚持自我的态度。

她不回避自己的缺点,比如体重问题,反而经常在节目中自嘲,展现出自信和幽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坦诚和自信的态度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尊重。

2022年,张越正式从央视退休,结束了她长达数十年的主持生涯。

退休后,张越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关注女性故事。她不再局限于电视节目的形式,而是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和传播这些故事。

她参与了一些女性主题的讲座和论坛,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她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继续与关注女性议题的人保持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越特别关注那些在各自领域默默奋斗的普通女性。

她认为,这些女性虽然不为人所知,但她们的故事同样精彩和有价值。她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让这些故事被更多人听到,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女性。

张越的人生哲学和职业态度对她的事业和个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不仅是一个成功的主持人,更是一个有思想、有担当的公众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对内心缺失部分的探索、对真实生活的呈现、对职业的长期坚持,以及对社会性别议题的关注,共同塑造了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社会影响力。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在职业生涯还是在个人成长中,保持真实、坚持不懈、关注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资料:
1、南方人物周刊专访:《主持人张越:拨动人心里的江海》
2、《人物》专访:《平原上的娜拉》
3、《人物》专访:《自由之路,<半边天>往事》
4、张越:《在我短暂的编剧生涯中,有个剧叫<我爱我家>》
5、《非常静距离》张越专访
6、《重庆第一眼》张越专访
7、《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