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日报

聚力改革创新,南京探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从“看得上病”到“看得好病”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通讯员 曹红梅 汪小磊

9月13日下午2时,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导管室内,一场复杂的手术正通过网络“漂洋过海”,在东欧最大的心血管介入学术会议上向来自全球各地的心脏学科专家直播。对于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传统开胸手术不仅风险大,恢复更是困难重重。该院副院长张俊杰带领冠心病介入团队,在这场手术中运用陈绍良教授团队原创的双对吻挤压支架术,高质量解决了83岁高危患者的冠脉问题。这场向世界展示中国原创技术救治疑难危重症的手术,是南京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体验。近年来,南京统筹推进医改,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路径,聚焦提升疑难复杂危重疾病诊疗能力、医学科技创新水平、医院整体运行效能,入选多个国家及省级改革试点项目。从“看得上病”到“看得好病”,南京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南京样本”。

筑高峰,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诊疗能力

“我的裤子已经小了3号,瘤子都消了,特别感谢你们!”上周回到南京鼓楼医院复诊时,夏阿姨开心地说。6年前夏阿姨被确诊为“腹腔去分化脂肪肉瘤”,面对这种反复复发且迅速生长的恶性肉瘤,手术也无法解决问题。而多次复发失去手术机会后,患者会因腹腔巨大肿块而出现肠梗阻、出血等并发症,甚至死亡。夏阿姨尝试多次治疗,但数次复发后,已无更好的办法。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她来到鼓楼医院接受肿瘤中心团队“免疫性放疗+瘤内免疫注射”的原位疫苗模式治疗。“这是由医院刘宝瑞教授团队自主建立的原创性组合疗法,该模式不仅可以对治疗的病灶达到抑制效果,对其他病灶也可产生作用。”鼓楼医院肿瘤中心执行主任李茹恬介绍。经过治疗,夏阿姨腹腔病灶显著缩小,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这项南京原创的新技术,不仅向世界肿瘤治疗领域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更给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南京公立医院百花齐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备受瞩目的2024年美国心脏病学年会上,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陈绍良教授团队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研究领域开展的ULTIMATE-DAPT和IVUS-ACS两项突破性研究成果,研究论文同步发表于国际医学顶刊the LANCET(《柳叶刀》)上,同时改写了国际心血管治疗指南。这两项来自中国的临床实践,为世界冠心病介入治疗提供了中国方案,不仅优化了介入手术操作和术后服药方案,更填补了全球指南的空白,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心血管界在全球的地位。

一众原创技术的应用,一项项成果的发布,持续提升了南京公立医院对于疑难危重症的诊疗能力,高水平的诊疗为更多患者带去了希望。干细胞临床研究、严重脊柱侧弯矫形、骨关节置换及修复、心脑血管疾病诊治、肿瘤免疫治疗、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IVF)、出生缺陷预防干预、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口腔颌面外科诊疗等技术国内外领先;全市开展国际国内领先核心技术90余项,近五年,牵头或参与国家、国际指南/标准/共识等超700项;在衡量医院诊疗病例的技术难度及收治疑难重症能力的重要指标上,全市三级公立医院CMI值1.08,其中南京鼓楼医院达1.4,位列全国第七。

兴科创,全链条医工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科技创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是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强有力支撑,而科技成果转化则是驱动创新的核心动能,其不仅能带来先进技术与设备,更会促进医学科研发展,加速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与产业升级。

在医工结合的创新科研路上为患者觅“新路”,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孔祥清是“最强大脑”之一。刚过而立之年,刘女士就面临高血压治疗的窘境,“不吃药血压就高,可吃药就犯痛风,换了很多药都不行。”之后,刘女士来到省人民医院,不打针、不吃药,在聚焦超声设备治疗下,终于控制住了高血压。约60%的脑卒中和50%的心梗与高血压有关,我国有超2.45亿高血压患者,但疾病控制率却很低。历经8年探索,孔祥清教授团队探索高血压的始动源头机制,创新性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病理性高血压升高的“肾周脂肪—脑”轴新机制,并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研发出一款治疗高血压的技术产品。目前,这项研究已治疗高血压患者近400人,1次治疗后患者血压下降15毫米汞柱,有效率达70%左右,持续时间1年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初,湖南省人民医院一位冠心病重度钙化病变患者,在国产创新性振波球囊助力下顺利完成了一场复杂手术,这款振波球囊上市前临床研究的研发创新就是由张俊杰牵头完成。重度钙化是冠心病治疗中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振波球囊介入治疗则是该病变的治疗利器,此前却一直被美国垄断。张俊杰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不仅打破了技术垄断,且经过改良研发,使其覆盖的病变范围更广,国产振波球囊应用后,患者治疗费用降低了30%。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治疗一直是棘手问题,张俊杰研究改良技术,将针对性的介入治疗标准化,作为核心专家牵头撰写了关于主动脉瓣反流介入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将这项技术带给了世界。同时,根据中国疾病谱,他还参与研发了专门针对主动脉瓣反流的带有锚定键的介入瓣膜,降低了术中医生在光滑“心脏岩壁”上“攀岩”的难度,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预计两年后,该款瓣膜有望上市。

近年来,南京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2018—2023年,南京医疗卫生机构共获得纵向科技计划项目1984项,同比2012—2017年增长44.4%。其中,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90项,在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创新药物研发等方面产出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原创成果。鼓楼医院朱大龙团队研发的我国首个原研新型降糖药物“多格列艾汀”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于2022年获批上市;今年,高下团队与东南大学合作自主研发的耳聋基因治疗,技术在国际顶级期刊率先报道,为遗传性耳聋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2023年度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上,南京1家医院进入全国百强、61个学科进入百强,其中12个学科排名前20位。

赋数智,多维度医疗服务提升就医体验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健康的发展理念也有了变化,医疗服务多维提升,共同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通过智慧医院建设,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让患者更加便捷。

“多年前找专家看病挂号得‘拼体力,靠运气’,如今线上有个‘智慧医院’,手机上挂号、看报告、复诊都轻松解决。”年近七旬的曹斌不久前在鼓楼医院做了甲状腺手术,互联网医院帮了大忙。今年该院互联网医院开通了线上智能导诊、病史采集功能,实现智能分诊、AI辅助自查、精准导医,完成了从导诊到挂号的闭环。这也是鼓楼医院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国家试点医院的亮眼成绩。目前,南京地区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均建成互联网医院,建成远程会诊、心电、影像、检验和病理五大中心,接入南京都市圈城市和新疆、西藏、青海等省份。

南京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高位统筹、政策先行是基础。南京印发《南京市率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后,今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汇聚全市15个部门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36条创新举措,加大保障支持,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肯定推广。

多项改革试点成果斐然,南京聚力打造了一批医疗技术顶尖的高水平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在江苏省16家高水平医院中,南京地区公立医院占12家。近年来,南京更连续被国家和江苏省表彰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有效探索了我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路径。

南京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京将持续凝聚改革合力,进一步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全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更多的“南京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