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市173万青年人口,我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安排,始终把青年发展摆在事关全局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党管青年”原则,把青年发展放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等高度,促进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和试点工作与经济社会重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创新打造数字化“青春唐山”大数据平台并增设事业单位。该平台综合人社、教育等全市青年数据信息,形成青就业、青创业等10个“青字号”板块,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服务,现注册总人数16.7万。专门新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唐山市青年发展促进中心,配备事业编制10个,成立青年发展工作专班,同步251万元专项经费,专门推动试点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山抗震纪念碑

成立青年创业发展专属基金优化青年创业发展环境。团市委主导推动专门设立青年创业投资发展专项基金,总规模3010万元,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数字经济、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文旅消费等战新产业和新业态,重点支持创业青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同时,积极联合科技局、高新区推动设立2.2亿元机器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和高新技术孵化基金,致力于打造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专项服务青年创业的主力军,着力于优化青年创业发展环境,解决青年创业创新项目“落地难”“融资难”“成长难”问题。组织“金团助青企”对接活动15场,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各金融机构累计召开银企对接会244次,对接创业青年2741人次,对接青创企业932家次,努力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唐山制造”品牌、培育一批“质量标杆”青年企业。

首创“共享工厂”模式助力青年创新创业打造百川京津冀青年梦工场,建成软硬件设备800台(套),研发及生产专业人员1000余人,具备年产机器人产品2000台(套)的生产能力,成为机器人产业领域的“造梦工厂”。为创业青年提供资金、技术、场地、采购、设备、试生产、测试、仓储、物流等线上线下一体化共享制造资源,青年创业首台(套)、首批次项目可享受最高10万元创新券、每年不超过2000万元创制券、低息青创贷款、不超10万元运营补贴资金、风险保障金、科研和人才等支持,这让创业青年立即拥有现代化生产线和千人团队,生产效率提高10%,单位成本降低8%,研制周期缩短15%,不良率降低10%。“共享模式”有效降低了青年创业成本、缩短研发生产周期,短期内就吸引各地2000余名青年来唐创业、设立创新企业230家、实现知识产权2400余件。同时全市逐步在印机、家具、矿机、轨道交通等领域推广共享模式,依托全市孵化基地、众创空间、产业园区等优势,让青年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担当,让“青质”创新力为新质生产力增光添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山金融中心

出台《唐山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唐山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指导意见》,青年发展与城市建设共建共享。两项文件是与青年发展型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公共服务空间与设施建设地方标准,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遵循。《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涉及两个维度,共12个领域、32个方面、68项三级指标,聚焦标志性、引领性、带动性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项目,立足唐山实际,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倡导青年优先发展,激发青年担当作为,注重普惠均等导向,强化吸引青年、确保留住青年、精准服务青年、致力成就青年。《社区建设指导意见》结合青年群体的不同层次需求,融入唐山城市发展特色,最终形成了“9个场景+35项约束性指标+37项引导性指标”的指标体系,促进青年发展与社区建设的深度融合,为唐山市青年发展型社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提供规范和指引。

开创性提出并实施“产业+人才家园”“服务+生活家园”住房供给模式。打造市县域全覆盖的青年驿站24家,为青年提供最长7天的免费或优惠住宿,并提供青年政策宣传、城市融入等配套服务。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3万套、人才公寓4616套,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青年住房供给。取消青年购买首套自住房贷款额度与缴存余额挂钩限制,自2023年4月施行以来向唐山市青年群体发放贷款9392笔、52.40亿元,青年群体贷款发放额平均增加约28万元,青年群体购房占比提升16个百分点。积极启动国家第三批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支持灵活就业人员自主缴存,给予年0.5%的利息补贴,目前已有1869人加入,227人购房,发放贷款1.09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山新体育中心

出台“一老一小”“惠唐保”等相关政策和建设医疗援助保障体系,解决青年后顾之忧。“一老一小”有政策。制发《唐山市关于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的实施方案》《唐山市“一老一小”服务提质升级十八条措施》等,成立市县两级“一老一小”公益基金1.4亿元,提前完成“十四五”托位数4.5目标,公办幼儿园公费普遍低于700元每人每月,培育养老机构343家、托育服务机构1144家,我市“开展适老化改造、建设社区养老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开展适幼化改造、依托社区资源建立儿童公共活动中心”等“15分钟生活圈”社区老幼共育模式4项典型做法被商务部等12个部委在全国推广。医疗援助有保障。全面推进“惠唐保”公益保险参保扩面,参保不受年龄、户籍、既往病史、健康状态等条件限制,保费129元/人,累计参保130万, 理赔17.95万人次,单件最高赔付87.2万元。推行“上车即住院”,120救护车费用全免,院前急救费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打造“重症远程会诊平台”,增设16个事业编,专项负责统筹20多家京津冀优质医疗机构专家会诊资源,构建绿色通道。降低“长护险”准入门槛,定点服务机构181家,累计享受待遇5.17万人,有效缓解失能人员和家庭长期护理难题。关心关爱有温度。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公平覆盖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等7类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困难职工和城乡居民,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病弃医”难题。在121所学校配备专职心理教师129名,在1297所学校配备兼职心理教师2532名。“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累计帮扶200余人,全市9578名困境儿童实施“多对一”包联举措,“爱心代理爸妈”等品牌经验在全省推广。

打造“赛事之城、圆梦之城”。共举办赛事活动985场次,其中国际级9场次、国家级54场次、省级30场次、市级302场次、县区级604场次,累计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围棋大师聂卫平、奥运冠军武大靖、评剧名家冯玉萍、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等社会名人600余人次,参与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按照“办好一次赛、提升一座城”,我市以举办世界力王(中国)争霸赛、中俄青少年冰球邀请赛等大型赛事活动为契机,充分展示唐山的人文之美、城市之美,不断促进城赛共荣与青年友爱的“双向奔赴”。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记者赵珺

编审: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