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救国报》社旧址

葛昌秋

4月17日上午,到《唐山劳动日报社》参加报史馆建设的对接研讨会。

下午去了遵化鲁家峪,再去《救国报》社旧址寻访。《救国报》是《唐山劳动日报》的前身,是唐山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鲁家峪我并不陌生,1987年的暑假,我曾从唐山骑自行车到过这儿进行社会实践,以后又来过两次。在《唐山劳动日报》创刊60周年的时候,我又来这儿采访拍摄,还策划组织了党员的两次党日活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带着几位摄影家来此拍摄了当年的幸存者。为完成《我们家乡的抗战胜迹图》,带领大学生走进保垒户,了解了过去的峥嵘岁月。还曾为原来村里建的抗战陈列馆策划活动,并到展陈更新现场帮忙,与村干部结下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家峪不仅有我的学生,也有好友李自亚,他是鲁家峪红色精神的研究者,传播者,也是志愿者,一直为家乡的红色文化建设倾心尽力,而且乐此不疲,非常令人尊敬!

我们先到了冀东军分区指挥部旧址,然后在地北头镇的张山和小吴的引导陪同下,看了《救国报》社旧址,冀热辽抗日根据地陈列馆项目工地和鲁家峪抗日根据地纪念碑。

之后又驱车到了东峪的山沟里,在李自亚老师视频的指引下,几经努力爬上山坡后,找到了当年油印《救国报》和储备相关物品的山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看到《救国报》旧址的小炕桌,到树丛掩埋的山洞口,我始终怀着崇敬的心情,脑海里一遍遍地想像着当年的场景,眼前是一个个前辈的形象。面对民族的生死存亡,他们毅然担起责任,团结起来不怕一切困难,不惜一切代价,投身于抗日的战斗中。关键时刻用笔挺起了脊梁,点燃了心灯,擎起了旗帜,振奋了精神,凝聚了力量,走向了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挺动情地深深一躬!努力向前辈学习,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新闻人。在这里我又感悟“初心”,感觉到肩上的使命!

当回望大山,轻风中一点点嫩绿初上枝头,装扮着春天的景象,迸发着蓬勃的力量,催人奋进!

鲁家峪,冀东“小延安”,我心中永远的根据地……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