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围绕“禾”主要讲四块内容,争取给大家弄清楚两个东西:一个什么是“禾”,一个是“禾”与大运河的内在关系,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一、禾字的起源和意义演变

1、禾字起源

禾,是一个象形字,其字形起源于甲骨文,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都描绘了一株成熟的谷子,具有主干、枝叶、侧根和须根,顶部下垂着谷穗。字形经过多次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最终形成了现代使用的“禾”字。

2、意义演变

《说文解字·禾部》对禾的解释是: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清朝学者段玉裁注解说:禾穗垂而向根,君子不忘本也。意思是说:谷穗在成熟时垂向根部的样子,是提醒君子不要忘“本”。这里的“嘉谷”,就是指小米,古时候称“粟”为嘉谷。由此可知,古代的“禾”本意是指“粟”,广义指称谷子。但随着使用的广泛和延续,在“禾”被用做禾本科农作物的泛称之后,谷子的意思则另外写作了“穀”,今简化字写作了“谷”。

《广雅·释草》中说:粢黍稻其采谓之禾。盖凡谷皆以成实为费,禾象穗成,故为嘉谷之通名,谷未秀曰苗,已秀曰禾。禾苗在未抽穗前称“苗”,抽穗后才称“禾”。组词有:禾粟(谷粟);禾畴(种植禾谷的田野);禾颖(带芒的谷穗);禾绢(谷穗);禾线(谷穗);禾稿(连茎带穗的谷类收获物);禾菽(谷类和豆旧范茶新类)

《辞海》中对于禾的解释是:①即粟,亦为谷类作物的总称。②特指稻。由辞海的释义可以看出,禾在当代已经成为谷类植物的统称。或者说包括了各种谷壳类粮食。在这里我要简单介绍下我国的农业发展史。粟和稻的驯化种植是我国农业诞生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食用的两种粮食,也就是主食。北方主要吃“粟”,也就是谷子或小米,北宋以前,基本上全国都吃“粟”,产量大,能饱腹,有的朝代发工资就是发“粟”。粟万石就不得了。可以说直到新中国成立前,“粟”还是北方的主要粮食,有句话大家应该很熟悉,那就是我们的八路军、解放军靠着“小米加步枪”打跑了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这里的小米就是“粟”,我们的八路军、解放军吃的主食就是“粟”。南方吃稻米。北宋以后,南方稻米产量扩大,全国的主食就由“粟”变成了稻米。“粟”和“稻”都是我国先民从野生植物中驯化出来的,大概在1万年前,南方先民发现一种野生稻,慢慢培育驯化,开始了种植,慢慢成为主要粮食作物。在8000年前,北方的先民发现一种狗尾巴草,觉得可以驯化变成吃的东西,经过年复一年的驯化培育,狗尾巴草就驯化成“粟”,成为一种主要粮食作物,慢慢推广到整个北方的黄河流域种植。现在陕西、甘肃、山西等还在大面积种植这种作物。那儿水土不适宜水稻。后来我们的粮仓逐渐丰实,有了“五谷丰登”之说,所谓的五谷指的是:稻、黍、粟、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粟)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吕不韦编《吕氏春秋》的时候综合为了六谷。

3、“禾”的读音来源。读[hé ],为什么读这个音呢?“禾”是二月仲春时播种,八月仲秋时收获。秋季按古人说法,在四季居中,所以“禾”的读音取自“中和”之“和”,因为“禾”与“和”两者叠韵,读音相似。也有一说,“禾”就是谷,谷就是有壳的粮食,“禾”字的读音就是从“壳”字的音来的。这两种说法都难以考证,都有一定的道理。

二、古诗中“种禾”的苦乐

简单选几首古诗,让大家体会一下稼穑(种禾)的艰辛和快乐。在封建时代农民是最苦的,一年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还是常常食不饱腹,要忍饥挨饿。就连著名诗人陶渊明、杜甫的儿子都被饿死了。

1、周·《诗.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禾麻菽麦。”这是最早把“禾”写入诗歌的一首。《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首杂言古诗。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黍稷,高粱;重:即“种”,是先种后熟的谷;穋:即稑(lù),是后种先熟的谷。禾,就是今天去了皮叫小米的谷物。麻: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菽麦:豆子和麦子。

2、宋·黄庭坚《戏咏江南风土》:十月江南未得霜,高林残水下寒塘。饭香猎户分熊白,酒熟渔家擘蟹黄。橘摘金苞随驿使,禾舂玉粒送官仓。踏歌夜结田神社,游女多随陌上郎。----此诗熙宁四年作于叶县。黄庭坚时任汝州叶县尉,这是他进士及第后担任的第一个官职。这是一首写农家丰收欢乐的诗歌。

3、唐·李绅《悯农二首·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抒写稼穑艰辛的诗歌。

4、唐·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苍。“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并不仅仅是写一家父子的事件,而是高度概括了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家庭,所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正是农家普遍的情事。从耕田写到开荒,简洁有力地刻划出农家一年到头的辛苦,几乎没有空闲可言。这是封建社会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按唐时两税法,六月正是应该交纳夏税的时节,按正常的情况,四五月麦苗就该扬花(“秀”),“六月”应已收割,而“禾未秀”,说明当时遇到了旱情,暗示着歉收。这首诗说庄稼歉收,而官家却在急切等着征收田赋了。

5、唐·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描写了官家催粮的无奈。杜甫还有一首《石壕吏》,虽未有“禾”,却写出了催政公差的嚣张“叫嚣乎东西,挥突乎南北。”

三、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禾”是谷类粮食的总称。粮食是什么?粮食是民之根本、国之根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普通群众眼里,没有比粮食更重要的东西了。其实人活着主要靠“吃穿”。有吃的就饿不死,有穿的就冻不死,其他的都是在此基础上的高配要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生理需求主要就包括空气、食物等,是最基础的需求,如果这些需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我们国家能够人人吃饱饭、穿暖衣也就是最近四五十年的事,上世纪1958年的时候,我们这儿还出现过饿死人的事,吃树皮吃白土。现在非洲仍然还有大量饥民。对于国家而言,粮食是最重要的战略安全物资,一旦国家缺粮,国家安全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出现战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还怎么打仗。我们国家除了立法保护耕地外,还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改良粮食品种,增加粮食单产,保证粮食安全。其中有一个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叫袁隆平,他一生孜孜不倦研究杂交水稻育种,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让水稻单产成倍增加,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从前面我们欣赏的诗歌中,大家也可以感觉到粮食种植的艰辛,真的是“粒粒皆辛苦”。我们现在的农业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天吃饭,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学习,长大后为我们国家甚至全世界农业粮食发展作出贡献,真正实现“不靠天吃饭”。

四、运河和“禾 ”的关系

要讲清楚运河和“禾”的关系,首先要简单讲讲漕运。什么事漕运呢?漕运就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

漕运起源很早,秦始皇北征匈奴,曾从山东沿海一带运军粮抵于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汉朝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每年都将黄河流域所征粮食运往关中。联结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形成沟通南北的新的漕运通道,奠定了后世大运河的基础。唐、宋、元、明、清历代均重视漕运,为此,疏通了南粮北调所需的网道,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浅梗,河运日益困难,随商品经济发展,漕运已非必需,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儿西年)清政府遂令停止漕运。

在隋朝初期,除自东向西调运粮食外,还需要从南方长江流域向北方调运稻米。于是隋炀帝动员大量人力开凿通济渠,联结河、淮、江三大水系,形成沟通南北的新的漕运通道,奠定了后世大运河的基础。大运河之所以能够最后打通南北,形成南北向流动的航道,主要是为了运送粮食,也就是“禾”,北方的粟、南方的稻米。为了保证运输通畅安全,还专门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

清代的漕运最为鼎盛。漕运实行官收官运,承运者是卫所军籍中较殷实的军丁(运丁)。发运时每船配运军一名,运副一名,雇募水手九至十名。各省运军水手多少不等,总数在十万名左右。漕运最高长官为漕运总督,驻淮安。其下为各省粮道,共七人,掌本省粮储,辖所属军卫,遴选领运随帮官员,责成各府会齐、佥选运军等;坐守水次,监督、验明漕粮兑换,面交押运官,并随船督行至淮安,呈总督盘验。押运,原为粮道之责,后选管粮通判一人,专门负责督押,约束运军,后因官卑职微,仍由粮道押运。领运官,由千总一人或二人领运,武举人一名随帮效力。为确保漕运无误,于淮安、济宁、天津、通州运河沿线设置巡漕御史,稽察本段漕运。此外,淮安淮北沿河置有镇道将领,以催促入境漕船前行。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应该清楚了,为什么开凿大运河?开凿大运河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粮食,也就运“禾”。没有“禾”就不会有大运河。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禾生大运河,大运河运禾”。大运河开通后,当然其他作用也慢慢体现出来,运输盐等其他货物,甚至是客运。不仅促进了南北物资人员的流通,也促进了区域的融合,既有文化的融合,也有经济技术的融合,对于粟和稻米的种植推广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它更增加了民族的融合团结,有利于国家统一,使得幅员辽阔、文化各异的大中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