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2024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大会”,在前不久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榜单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结核病学均进入全国前十。另外,包括神经内科王学峰教授团队进行的癫痫防治相关重点课题的创新研究也都有新的重要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癫痫,俗称“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脑部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我国目前约有900万癫痫患者,每年新增癫痫患者约40万。

王学峰教授率领团队提出了针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防治策略,经过多年的研究对比,最终形成了国际认可的癫痫快速检测平台。这一成果不仅为癫痫的临床治疗开辟了新路径,更是改善了数万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因如此,他提出的“癫痫防治的新策略及临床转化”项目也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学峰教授介绍,目前,团队正在利用人工智能对癫痫的发病机制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希望通过开发新的医学技术来解决癫痫病人的耐药问题。

王学峰教授团队的癫痫防治策略及临床转化研究,也是这家医院近年来科技创新加速度的缩影。数据显示,在科研项目方面,这家医院202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就有63项,在立项数量较去年增长50%;在人才培养方面,这家医院已获批“博士后国家级科研工作站”,目前在站人数是2023年同期数量的2倍,位居重庆市医学类博士后设站单位第一。在成果发布方面,这家医院2023年度发表卓越科技论文630篇,居全国医疗机构第15位。

重医附一院院长罗勇介绍,医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重庆医科大学近年来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下足了功夫,近年来,医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构建一个全方位覆盖、多层次衔接的人才引育体系。“我们希望能吸引更多顶尖人才加入医院。”近日,重医附一院在英国剑桥设立了首个海外人才前哨——“剑桥青年人才驿站”,通过剑桥学者创新研究院的平台资源优势,促进与英国顶尖高校间的人才交流合作。

得益于多项措施的实施,目前,这家医院拥有在岗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20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3人,省部级人才341人次。

重医附一院吴昊党委书记介绍,未来,医院将从5个方面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一是多措并举培育优秀人才梯队和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加快形成人才发展的雁阵格局。二是推动医院科创平台建设“扩容”“提质”“增能”,深入推进“1+N”科研公共支撑平台建设,营造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科技创新生态。三是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融合,以基础创新促进临床技术创新,以临床技术创新服务健康需求,形成一批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有重医附一院辨识度的科技创新成果。四是用好“重庆市医学转化中心”平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研究向应用的转化,填补医院高质量科技成果与可产业化科技成果之间的空白环节。五是进一步健全科技管理机制、创新激励机制、人才引育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数智化建设机制等制度供给,提升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摄影 甘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