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英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是社会主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议题。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可使广大受教育主体在知情意行等层面重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认知,从而引导广大受教育主体自觉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和主动践行者。

完善工作格局 提升工作水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完善高校工作格局,提升对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想重视程度。因此,高校要重视完善组织架构和顶层规划,构筑完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

其一,高校党委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要求,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带头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头脑、进课堂,努力培养出一批批新时代拥护民族团结统一的守护者和践行者。构建高效透明、科学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方向、有进展。其二,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整体建设之中,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摆在基础性、战略性位置,打造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绘制多主体联动、多部门协同的“同心圆”。其三,落实工作考评制度,将各责任主体和主管部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表现和工作成果纳入工作考核范畴内,切实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序落实。

构建课程体系 提升教育实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思政课程为主干,以课程思政为补充,引导广大受教育主体在知识内化和价值内化中自觉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捍卫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

其一,在思政课程中合理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思政课程中融入“四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国情教育、形势教育等,将“五个认同”“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等内容渗透到思政课程各环节。讲清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的根本保障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讲清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不倒、不断发展进步,与其内在的凝聚力、认同感和向心力密不可分;讲清楚中国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以及同中国具体实际的内在契合性;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的理论内容、发展脉络、价值功能、实践经验、典型案例等阐述清楚,引导广大学生受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二,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合理、有序地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组织成立共同体意识教育教研工作室,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元素与各专业课程的契合点和切入点。《中国民用航空史》课程中涵盖民航、文化、教育等领域,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影像资料、经典事迹、经典著作中的重要表述等作为课程导入材料;采用情境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精神展览馆、民族博物馆等,进行沉浸式学习,引导其树立共同体意识和理念。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呈现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团结进步的案例,激励学生形成深厚的家国情怀和道德品质。

注重实践教育 营造育人氛围

注重在日常思政和校园思政中持续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而构筑起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的综合培养体系,这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实需要和应然之举。

其一,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在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中深化文化认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进步。成立专门的民族文化交流和学习小组、文化交流社团、知识宣讲社团等,引导学生在深层次交互中增进对党史国情,民族史等知识的了解。同时,依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社会实践契机,鼓励学生积极协助和服务民族地区教育、医疗、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实践中不断厚植学生爱国情怀。

其二,丰富校园文化。依托民族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重大节日契机开办民族文化活动、主题知识讲座、民俗庆祝活动、民族团结进步演讲,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沟通,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夯实价值认同。同时,注重在校歌、校徽、学校规章制度中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元素,将民族团结进步、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中国梦等思想内蕴其中,引导学生在长久的制度规训中自觉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

本文系202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实践路径研究”(24YJC710069)、2023年上海高职德育联盟德育课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育框架、实施途径及评价机制研究”(DYLM2)、 2024-2026年度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规划研究课题“基于情感挖掘的高职院校学生评教机制优化与应用研究”(1QYB24143)研究成果。

(作者系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